生命教育与家庭教育研究综述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21期   作者: 郑周萍1 王旭2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科技的进步,教育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科技的进步,教育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在青少年成长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他们共同影响着青少年们的成长和发展。而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二者本身的边界,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社会的矛盾。
关键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家校合作;研究
教育水平的好坏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有素养的标准,而家长们为了让孩子们得到更好的培养,也更加愿意把孩子们送到更好的教育机构去学习,然而,优质的教育取决于更多方面,学校教育只占据小部分,它是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决定的。
        一、生命教育的价值
        对学生而言,生命教育可以让学生树立对生命的良好认知,在学生价值观念尚未完全成型的情况下,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并消除玩乐主义、虚荣主义、自我主义等的负面影响。在目前网络盛行,各种价值观混杂的情况下,学生的心理成熟期也在不断提前,极易产生一些扭曲心理。该心理会阻碍青少年养成正确的身心价值观,同时学生心理极容易受到社会环境的干扰产生极端思想,导致心理扭曲、思想迷茫、行为失控等现象,甚至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要积极引导学生了解并把握生理、心理发展的科学规律,领悟生命的本质与价值。
对于学校来说,开展生命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来说学校现有课程中极少提及有关于生命教育的内容,并且缺乏系统性有效性操作性指导。同时小部分教师的思想比较落后且迂腐,对青少年心理存在观念上的误解。因此,在学校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学校教育体系的重构升级与教育理念的发展创新。
        二、生命教育的方式
尽管部分学者认识到要将生命教育理念与学科教学结合,但是生命教育究竟该如何贯穿于学科的教学之中,通过什么路径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当前学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有学者曾指出要借助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进行生命教育。尽管在理论上不同学者都提出了不同的实施生命教育的方法,但具体的教育实践还需继续进行探索,寻找最适合学生,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对学生而言,目前只能采取课程的方式进行,但是社会上普遍不重视生命教育,院校出于功利主义的追求也极少开设相关课程,认为其是资源的不合理使用。所以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要求开展生命教育,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教师进行案例讲解与分析。同时让学生切身体验,帮助他们产生正确的领悟,生命教育要因材施教,不能局限于一种模式。生命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理论水平,更应该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在实践中让学生充分理解生命教育的现实意义。
        对于学校来说,开展生命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来说学校现有课程中极少提及有关于生命教育的内容,并且缺乏系统性有效性操作性指导,同时小部分教师的思想比较落后且迂腐,对青少年心理存在观念上的误解。因此,在学校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学校教育体系的重构升级与教育理念的发展创新。
        三、家庭教育的概述
        过去的认识里,家庭教育通常认为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即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而按照现代观念,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
        孩子上了小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其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确实,家庭教育是对人的一生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它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一个人人生目标的实现。


        四、家庭教育的研究
        有许多负责任的管理部门和机构,会主动进行家庭教育的宣传和普及工作,然而多是一些讲座、答卷、竞赛活动,因为专业能力不足,难以引导和支持家庭教育的观念更新。日本发展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藤永保曾描绘过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日本:“令人感到遗憾的是,所谓教育只不过是学校把孩子召集起来,使用教科书或其他一些教具,以老师为中心进行整齐划一的满堂灌。即使在家里,父母也模仿着学校的方法进行教育,因而一说到家庭教育,马上就会想到去找一个家庭教师让孩子拼命学习,即使不请家庭教师,也要让孩子进私塾,以为这样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也就是说家庭教育就是使学校教育更加有效化和小型化。”现在,很多父母成了教师校外的代庖:监督孩子完成学校之外的作业,为孩子制订学习计划,把开始知识学习的起跑时间提早,把学习的时间延长,把学习的资料加重。
家庭教育成为社会的焦点、热点以后,也会引起市场的过度商业化行为,有学者就指出:“每一个人,只要他愿意,随便请几个‘专家’,或者自己扮演专家,就可以发通知、发广告,宣传招生,做家庭教育培训。”他将此称之为“家庭教育产能过剩”“家庭教育全面巫术化”。只有严格管理和规范这种家庭教育的市场商业化运作,家庭教育培训才具有真正的时效性。
        五、总结
        生命教育的核心目标在于,通过生命管理,让每一个人都成为“我自己”,都能最终实现“我之为我”的生命价值,即把生命中的爱和亮点全部展现出来,为社会、为人间焕发出自己独有的美丽光彩;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董波,王秋香.当前中小学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J].文教资料.2019(01)
        [2] 李维亚.在小学开展生命教育的价值和实现途径[J].西部素质教育.2016(17)
        [3] 孙丽娟.基于学生成长的家校合作研究[J].成才之路.2017(04)
        [4] 谢媔媔.家长应加强家庭教育作用推进家校合作[J].中国教育学刊.2019(01)
       
        姓名:郑周萍
        出生年月:1979.01
        性别:女
        民族: 汉
        籍贯:四川省古蔺县
        学历:专科
        现职称:一级教师
        研究方向:语文,德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