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产住房保障有限公司上海市浦东新区 200120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宅对住宅品质需求的不断提升和建筑产业转型发展的需要,预制装配式住宅因其更高效、更集成、更环保的特点而被普遍推广应用。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住宅现场施工技术;安全风险管理
引言
预制装配式是采用工业化模块技术将需要的构件在工厂浇筑成型,再把构件运送到施工现场之后,将构件通过节点连接的建造过程。采用这种建造模式,具有施工质量可靠、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优点,在国外已经得到普遍应用,但我国预制装配式建造技术尚未成熟,从施工安全风险依然存在,本文根据预制装配式住宅现场实践对其施工阶段的特有安全风险管理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预制装配式项目施工安全控制提供参考。
1简要分析预制装配式住宅施工风险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存在的安全风险主要有:运输和卸载构件风险、构件吊装时高处坠落风险、物体打击风险、吊装风险、坍塌风险、触电风险等。
1.1 吊装危险
吊装是在整个预制装配式住宅现场施工技术中工作中最危险的。他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第一,预制装配式住宅大量的构件和周转材料都需要通过塔吊来完成运输,塔吊的使用频率很高,合理的选择塔吊位置及型号,成为施工总平面布置中的关键,塔吊的选择必须要满足最重的构件和最远端的构件的吊装需求。第二,构件的吊装都是由吊钩和构件吊点或者是专用吊具连接的。 吊装过程中,如果混凝土的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就会存在吊点从预制构件中拔出,发生构件从空中掉落的情况,对下面的工作人员造成极大的生命威胁。因此在构件进场后复查预制构件的强度报告,十分必要。第三,如果塔吊在半空中停止工作,让构件停止在半空中,就会导致构件突然脱落或者是压塌设备等危险,因此,我们在构件吊装作业前应该选择对塔吊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并进行试吊,并定期对塔吊进行专业检查维护,使其能够正常工作。第四,因为吊装工作需要塔吊人员与地面人员配合工作,因为存在盲点区域,一名起重信号工无法同时掌握地面和楼层的信息作出正确判断。
1.2 坠落危险
预制装配式施工主要应用在高层房屋建筑中,高处坠落和临边坠落是危险性最高的,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每年高处坠落事故的死亡概率达到了30%。发生此类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施工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安全意识不足,或安全设施如脚手架、临边、洞口防护存有缺陷,对作业工人带来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1.3坍塌危险
预制叠合板吊装在平台支架上,如果支撑系统不稳定,就有坍塌危险存在的可能,盲目追求施工进度拆除模板系统,不仅危险性高,还会严重影响房屋质量。预制墙板在吊装及临时固定过程中,斜撑固定螺栓未紧固,或预埋件所在楼板混凝土强度未达设计值,也存在预制墙板的坍塌风险。
1.4 触电危险
在施工过程中,因为任务繁琐,施工环境复杂,人员钢筋连接存在焊接作业,如果工人没有风险规避意识。当出现电路老化或者是电路短路时,容易发生火灾和触电,不仅造成财产安全也降严重威胁施工人员的安全。
1.5 爆炸危险
施工现场会使用到氧气、乙炔等气瓶,如果氧气、乙炔使用过程中未保持安全距离并加以临时固定,一旦倾倒,可能造成爆炸事故,对附近的作业人员造成严重伤害。
2风险应对措施
2.1 制定专项安全方案
对装配式施工应制定专项施工组织设计,需制定构件运输、预制构件堆放及运输加固、现场吊装施工、塔吊安装、脚手架等专项安全方案,其中对塔吊安装、吊装作业等还应包含应急预案,并经过各级专业工程师的审批后,严格按专项方案要求组织施工。
2.2 吊装风险管理方案
在各类安全风险中,吊装作业过程的危险性是比较高的。首先,施工企业需要制定严格的现场安全管理制度,例如在吊装作业前,进行吊装作业条件安全审批,开具吊装令后方可进行吊装作业。构件首次吊装执行试吊制度,在塔吊吊装区域的正下方不得有作业人员,项目安全员、安全监理对吊装过程进行全过程监督等。其次,要选择专业的吊装人员,吊装人员需要持证上岗,并根据项目特点进行作业前培训交底。在构件起吊前,司吊工应对吊钩与吊点之间的连接进行确认,每台塔吊必须配置地面和楼层两名起重信号工指挥吊装作业。再次,监督人员也要定期的检查吊索具的磨损程度,当发现钢丝绳、吊具有问题时,及时维修、更换。最后,施工企业要合理安排一线工人的工作时间,针对每一天的工作量安排相应的工作人员,以免出现疲劳过度,造成安全事故。
2.3 预制构件运输、装卸的安全管理措施
因为预制装配式施工是在高层住宅建筑中,因此,需要的构件的质量和体积都比较大。在运送施工现场中,经常会出现损坏问题。这就要求构件运输过程中加强成品保护,在运输之前要了解构件的面积,制定合适的运输方案。根据构件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运送车辆。当构件完成装车后,要对构件进行固定,并采取防震措施,以免出现构件摇晃、碰撞,造成损坏。在运输中,应该合理选择运输路线,要尽量规避有陡坡、坑洼的道路,以免出现颠簸造成构件损坏。同时装卸人员需要站立在预制墙板上挂吊钩,往往被忽视其高处坠落的风险,作业需要佩戴好安全保护用品。施工现场的构件的堆放和运输路线一般落在地下室区域,因此必须做好地下室顶板的预加固工作,通过设计计算复核确定施工阶段地下室结构的承载能力,避免施工阶段形成地下室结构质量安全隐患。
2.4 外围护系统的安全管理
装配式建筑施工外围护形式有传统落地脚手架、悬挑脚手架、外挂架、爬升脚手架等多种形式,应根据项目的特点选择相应的脚手架形式。传统落地脚手架、型钢悬挑脚手架相对安全性较高,但脚手架的使用周期长,租赁费用较高,而外挂架是附着在预制外墙构件上的一种外围护形式,通过型钢固定在预制构件上,在本层结构完成后,通过塔吊配合安装至上面一层结构进行安装。外挂架的拆除至上一层安装的环节是危险环节,必须加强作业流程的交底,提高安全意识,室内外人员必须加强配合,保持通讯设备畅通,以免造成室外外挂架司吊人员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2.5临时支撑系统的安全管理
预制叠合板吊装之前支撑排架系统要制定专项方案,并通过验算复核,每块叠合板的吊装采用4个吊点,吊装时先吊装边缘窄板,然后按顺序吊装其它板块。支撑排架系统应在预制墙板完成灌浆作业,灌浆料强度及现浇结构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条件后方可拆除。 此外预制构件在楼面上吊装临时固定斜撑在安装前必须要保证楼板的足够混凝土强度。
2.6 对大型机械的安全管理
工地现场所使用的塔吊、施工电梯等特种设备安装与拆除应制定专项方案,并列为重大风险点进行管理,在使用阶段应督促专业安装维保单位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并应重视塔吊、施工电梯与预制建筑的连接,甚至在设计阶段应进行协调优化,其附着点应尽量设置在外墙现浇暗柱的部位。
2.7加强培训,并提高建筑产业工人素质
施工企业应该不断健全预制装配式施工管理方案, 制定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对工作中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评估,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和安全素质。针对当前施工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不高的状况,建筑企业应该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岗前培训,并完成职业技能考核,对工作要点、工作内容、工作流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及应急处置进行交底,提高一线工人的自我保护能力。
结束语
综上可知,随着我国建筑工业化的不断推进, 预制装配式建造方式已逐渐成为建筑业主流, 建设项目参建各方需要不断加强预制装配式施工现场管理,特别应重视施工安全风险的管理,制定合理的措施降低安全风险,保障从业人员安全,促进我国建筑业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彭皓.预制装配式住宅现场施工技术与安全风险管理探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3):65-67. DOI:10.3969/j.issn.1001-523X.2019.13.032.
[2]原福森.预制装配式住宅现场施工技术与安全风险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8):4435. DOI:10.12159/j.issn.2095-6630.2019.08.4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