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中BIM综合应用研究 姜娜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作者:姜娜
[导读] 摘要:建筑信息模型(BIM)是以工程建设为对象的一项新兴的工程实施(技术)理念,具备三维可视化、协同作业、数据共享、全生命周期和数据继承等较为突出的特点。
        山东蓝图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省临沂市  276000
        摘要:建筑信息模型(BIM)是以工程建设为对象的一项新兴的工程实施(技术)理念,具备三维可视化、协同作业、数据共享、全生命周期和数据继承等较为突出的特点。基于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理念,分析BIM在新工艺、新技术应用过程中以及在方案优化设计、施工准备、施工管理中的综合应用。结果表明,BIM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发挥积极成效,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项目建设管理水平。
        关键词:建筑信息模型(BIM);装配式;绿色施工;效率
        1.前言
        我国建筑业发展的整体大方向是逐渐走向绿色化发展,所以绿色施工在我国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2007年,住建部颁布并实施了《绿色施工导则》,《导则》的颁布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的发展。紧接着各个地方也相继颁布了地方的绿色施工的导则,导则要求把握“四节一环保”的绿色施工总体原则。将BIM技术应用于绿色施工中,可以提前知道在施工过程中消耗的资源量,可以为施工企业制定企业资源消耗的企业标准提供指导;将BIM技术应用在施工方案模拟的过程中,可以提前发现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现的施工问题,从而可以减少错误率;另外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综合管理运用BIM技术,也可以使施工进度得到有效的把控、施工的方案得到优化,大大降低施工的安全隐患。综上所述,在施工过程中应用BIM技术,可以使施工进程得到有效把控、提高了工程质量,符合导则的总体原则。
        2.BIM以及绿色施工概述
        2.1BIM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lding)全称为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建筑行业信息化的问题,在建筑设计、施工管理等环节都可以得到良好的应用效果。在设计阶段可以实现智能设计、虚拟设计,同时还可以进行碰撞测试以及建筑能耗分析等;在施工管理阶段可以实现对施工成本、能源消耗以及环境影响的分析和控制,并且还可以实现模拟施工,包括模拟施工场地、模拟施工工艺等,可以使施工方案得到进一步优化,从而有效保证建筑施工质量。
        2.2绿色施工
        绿色施工简单来讲就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保证施工质量、施工安全、施工进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实现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以及环境保护。通过当前各项先进的技术和施工管理理念,降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各项资源的消耗,同时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噪音、大气、土壤、水源污染。目前我国已经开始逐步建立绿色施工评价体系,颁布实施了GB / T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这有效促进了绿色施工理念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落实和普及。
        3.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3.1节能建筑行业
        作为我国的传统行业之一,在其发展过程中对于能源的消耗极大,目前,建筑耗能以及达到全国总耗能的30%以上,并且随着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耗能有进一步提升的趋势。基于BIM发展装配式建筑,可以实现预制构件的集中生产,然后在施工现场进行组合安装,这种建树模式不仅建设周期短,同时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预制构件的集中生产可以使各项建筑材料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并且在组合安装的过程中速度相较于传统施工模式有了极大的提升,机械化程度更高。
        3.2节水
        我国属于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随着不断的发展,缺水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我们必须要通过各种手段提升水资源的使用效率,节约水资源,环节我国水资源短缺的情况。在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混凝土养护、湿作业等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同时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员参与,生活用水量也极大。而发展装配式建筑,构件集中生产,然后组合安装即可,减少了混凝土浇筑施工、混凝土养护、湿作业等环节,有效减少了水资源的使用。

同时在预制构件组合安装的过程中主要依靠机械进行,极大的减少了人力的参与,从而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生活用水的消耗。
        3.3环境保护
        传统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周期长,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的环境造成的影响大,会产生极大的噪音、大气、土壤、水污染,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垃圾,对于环境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而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机械化程度相对较高,施工过程主要依靠机械完成,因此可以有效缩短施工周期,同时由于只需要进行预制构件的安装,所以对于周围的环境产生的影响极小,其环境效益相对较高。
        4.BIM在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中的综合应用
        某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对象为专业地下污水处理设施,设置了地下两层结构。上层为空箱结构,作为巡视操作层,下层为水池结构,空箱顶板上覆土约0.5~2.0m,进行绿化,形成大片绿地景观。结构内含有生物反应系统、高效反应系统、深度处理系统,同时包含鼓风机房、配电房、泵房等。基坑开挖总面积约15万m2,基坑尺寸263m×289m,东西向最长处约289m,南北向最宽处约263m。基坑平面形状总体呈矩形,基坑开挖深度12.8~15.8m。
        4.1 BIM在方案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项目顶板区域设计采用预制装配式叠合板+预制梁,梁节点处采用现浇模式。通过BIM建模发现,鉴于结构荷载需要,结构配筋导致主次梁与柱子相交节点处钢筋过密,混凝土骨料无法通过,现场浇筑及振捣无法到位,施工难度大,质量难以保证。项目通过BIM建模,优化节点处的配筋方案比选,采用节点预制方式,将方案优化为顶板区域,采用预制装配式叠合板+现浇梁,主次梁预制节点与预制装配式顶板。通过工程实体外采用与原设计1∶1等比例大小的构件建造3m×2m单跨的实验结构,对构件进行压载试验。实验数据表明,优化后的设计方案相关结构荷载满足原设计方案要求,效果良好。
        4.2 BIM在施工布置中的应用
        项目中仅北部箱体设计规模25万t/d,工程涉及50万m3的土方,施工区域平均落深14m,施工过程中有大量的工程车辆进出场地,在有限的施工时间内,预计每小时有45车次的通行频率。因此,合理布置施工现场和进出通道,将对工程施工效率产生重大影响。项目在施工布置前期,利用BIM模拟现场设施布置,合理设置入坑通道和施工便道;结合场地和便道设置,布置各项工种的加工区域,促使场地整体布置更加合理,施工过程更加流畅。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过程中预制构件的进场速度、预制构件的堆场设置、构件短驳及吊装等,都将影响工程的施工效率。通过BIM模拟建设,结合塔吊的覆盖范围,预先设计合理的预制构件堆场布置方案,提高场地利用率,减少了二次搬运。
        4.3 BIM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预制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要遵循绿色理念,采用预制装配方式,减少工程结构施工时的模板使用,减少支撑排架的搭设,增加机械施工作用,减少劳动力的使用,实现在建设过程中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的节约,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梁节点预制模式,对预制梁节点之间的现浇梁段部分,采用工具式模板支架体系,梁模板体系采用铝膜面板加工字钢吊模的工具式模板支架体系。
        5.结束语
        针对复杂的重大工程,在施工布置前期,采用BIM技术对现场布置方案进行验证,可有效提高现场布置的合理性,促使工程施工过程更加流畅、高效。针对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利用BIM技术进行建设模拟,直观展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提前进行有效的安排和教育,能够体现建设管理成效,提高管理水平,减少施工投入,降低成本。
        参考文献
        [1]任志涛,郭林林,郝文静.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项目集成管理模型研究[J].建筑经济,2018(9):27-30.
        [2]皇甫飞飞,裘园,何良犇,等.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研究与实践[J].安徽建筑,2017(5):152-1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