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建筑生产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刘慎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作者:刘慎
[导读] 摘要:近年来,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下,预制装配式建筑得到快速发展,兴建了一批以商品住宅、人才房、保障房为主要代表的装配式建筑,在提高施工质量、提高现场效率和节能减排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但现阶段装预制配式建筑相较传统现浇建筑成本增量较大,各地在实施装配式建筑的过程中,仍以满足地方政府强制性建设要求为目标,主动采取装配式建造方式的项目为数不多。
        身份证号码:37081119860206XXXX  山东济宁  272400
        摘要:近年来,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下,预制装配式建筑得到快速发展,兴建了一批以商品住宅、人才房、保障房为主要代表的装配式建筑,在提高施工质量、提高现场效率和节能减排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但现阶段装预制配式建筑相较传统现浇建筑成本增量较大,各地在实施装配式建筑的过程中,仍以满足地方政府强制性建设要求为目标,主动采取装配式建造方式的项目为数不多。增量成本是制约国内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基于此,本篇文章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生产成本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生产成本;影响因素引言
        在大力提倡建筑节能环保的今天,预制装配式建筑已经被国家列为建筑业新的发展方向。国家大力支持建筑节能环保项目建设,走新型的建筑工业化道路。但近些年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整体发展形势并不乐观,截止到目前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比例依然不足15%。究其原因,预制装配式建筑项目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和技术手段等各种原因,导致成本居高不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大部分预制装配式建筑项目都是由国家投资完成的,而民营类的企业大都迫于形势和响应国家号召才开始建设装配式建筑。成本的居高不下进一步压缩了建筑企业的利润空间,使他们投资预制装配式建筑项目的积极性大幅度降低。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对预制装配式建筑项目成本的研究,是一个相对迫切的课题。
        1预制装配式建筑内涵
        预制装配式建筑为新型建筑,采用先进的装配式建筑技术以及可持续技术,选用绿色环保材料进行建筑构件生产与安装,可以有效解决建筑内部空间分化不灵活的问题。
        2预制装配式建筑成本构成
        预制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主体结构部分和装饰装修部分的直接成本上,即考虑主体结构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和措施费,以及装饰装修的人工费、材料费,并以综合单价的形式进行计算分析,最终折算到单方建筑面积的成本指标进行统计。
        3预制装配式建筑成本的影响因素
        3.1标准化和专业化程度低
        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构件设计过程中缺乏标准规范。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大多采用的是拆分设计和构件生产同步进行的模式,不同的拆分设计人员、不同的构件生产厂家,拆分设计的标准往往不一致。不同厂商生产的构件产品很难进行有效的替代,促使该环节的成本过高。其次,目前预制装配式建筑在安装过程中专业化程度比较低,这种专业化不仅体现在吊装作业的专业化方面,而且也体现在现场施工人员的专业化技术水平,这严重影响了安装的质量和效率。且加之装配式建筑构件在设计时对安装作业条件考虑不周全,导致安装过程中不得不重复对构件进行调整和设计,使得安装作业难以持续进行下去,无形中增加了构件的成本。
        3.2监督管理力度有待提升
        在实际开展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工作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将提前做好构件加工工作,并要将其运输到内部施工现场,这样能够为施工人员顺利开展建设工作创造条件。基于此,无论是在构件生产还是在成本控制的环节,都需要专业管控人员转化场地。转化场过程中,会受到一些突发因素的影响,为了能够有效地降低突发因素对预制装配式工程造价的影响,就要不断提升其监督管理力度,在发现问题之后,要做好及时反馈工作。而在实际开展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工作时,其监督管理力度比较弱,时间与场地管理工作转换速度缓慢,管理人员与监理单位缺乏沟通;管理人员工作态度消极,致使成本管控质量始终停滞不前。


        3.3安装成本过高
        相对于传统的现浇施工模式,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对安装人员的技术水准要求比较高,从装配式材料的选用,到现场施工完成,都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传统建筑模式虽然消耗工时大,比如泥瓦工,木匠等,但是这些工种本身就具备一定的技能,加之简单的培训就能轻易上岗。预制装配式建筑安装人员除了利用本身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借助大量的辅助设备,否则无法完成安装作业,甚至造成资源的浪费。我国目前经过专门培训的熟练安装人员少,在这种情况下,施工单位不得不花重金聘请该方面的专业人才,导致人力成本增加。
        4提高预制装配式建筑成本管理的对策
        4..1提高施工水平
        预制装配式建筑有别于传统模式很重要的一点是,无论是现场安装还是预制构件的生产都更加依赖于有技术的施工人员。在构件厂生产岗位除了常见钢筋工、砼振捣工、模板工等工种外,还有模具操作工、生产机械操作工等工种。工人们不仅要熟练掌握混凝土浇筑施工操作,预制构件模板的拆装、养护、运输、储存等要领,还要能够因地制宜或因生产需要掌握基本的二次拆模。技术娴熟的工人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有效降低废品率,从而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因此,装配式建筑企业要为员工提供正规的岗前、岗中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施工水平。
        4.2优化构件的安装水平
        安装的速度和效率会对安装成本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可以选用分段式流水施工手段,各部位按施工工序同步进行,进而保障了全面安装的速度,提高了安装效率,节省成本。此外,注重对安装人员技术和管理培训,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技术水平越高,经验越丰富,那么安装的速度和质量都会大幅度提升。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单位只有不断强化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才能确保构件的安装精度,满足单位对技术人员的长远需求。最后,合理安排安装步骤。如果安装步骤设计不合理,那么很容易出现返工的情况,增加了安装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会影响施工的进度。
        4.3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强化造价管控力度
        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单位,为了能够有效减少违法违规的现象,要对表现优异的员工进行激励与鼓励。这就要求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单位,要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不断强化造价管控水平,引导监理人员以及建筑施工人员参加到在造价管理工作中,在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同时,能够全面落实惩罚与激励工作内容。通过这种方式的运用,能够营造健康舒适的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工作氛围;对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人员进行动态化管,积极运用BIM技术制定奖惩机制,在紧跟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趋势的同时,将网络信息技术与实际管控状况进行有效结合,进一步强化造价管控力度。
        结束语
        总而言之,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工作,是促进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事业行业长远发展的一项关键性工作。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工作内容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现阶段,工程建筑单位越来越注重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工作的开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像: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与落实工作存在差异、监督管理力度有待提升等现象严重。因此,装配式建筑工程单位管理人员,要制定完善的监督管理以及奖惩制度等,为今后顺利开展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工作拓宽渠道。
        参考文献:
        [1]崔军.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问题分析[J].智能城市,2019,5(22):90-91.
        [2]崔宝霞,黄蒙.装配式建筑成本影响因素及成本管理研究[J].居舍,2019(30):4.
        [3]武亚帅,常嘉,戴坚强.装配式建筑成本影响因素研究[J].山西建筑,2019,45(15):152-154.
        [4]李卫民.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问题及改进措施[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24):12-13.
        [5]刘炜.装配式建筑工程全过程成本控制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