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1806
摘要:企业和企业家能够重视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正确认识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内容和作用,有效地加强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给企业管理基础工作插上有力的翅膀,本文浅谈企业基础管理工作检查考核的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企业基础管理;工作检查;
1企业基础管理工作现状
大多数企业基础管理工作水平不高,是不争的现实。究其重要原因是与计划经济时期相比,企业失去了加强基础管理工作的自觉性和动力。计划经济时期,企业如何运转和经营,政府部门要过问,行业和系统要开展评比、达标活动,上级部门要检查落实情况,企业自觉、不自觉地建立并推进了企业管理基础工作,也基本能够适应当时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企业内部如何管理,是企业自己的事,企业的自我约束机制,代替了各层机构的指挥。在企业自身建设上,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重要要求之一外,来自企业外部的建立企业基础管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少。优化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外部动力消失,再加上一部分管理者的模糊认识和重视不足,在企业管理基础工作上不愿意投入人力、物力和精力,企业管理基础工作薄弱就在所难免了。企业制度好比房屋的框架结构,企业基础管理工作就是构成房屋主体的各类建筑材料,建筑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房屋的整体质量。企业管理基础工作薄弱,就好比建筑材料质量低劣,现代企业制度这个房屋框架再科学,也无法高质量运转。企业基础管理工作必须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必须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配套。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企业基础管理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从形式上和内涵上丰富企业基础管理工作,只有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企业基础管理工作,企业才有可能实现经营上的腾飞和发展,达到科学发展的目的。
2基础工作的内容与作用
对企业管理基础工作所包含的内容,有不同的看法。一般来讲,企业管理基础工作应该包括:标准化工作、计量工作、定额工作、信息工作、基础教育、规章制度和班组建设等几个方面。企业制度好比房屋的框架结构,企业基础管理工作就是构成房屋主体的各类建筑材料,建筑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房屋的整体质量。企业管理基础工作薄弱,就好比建筑材料质量低劣,现代企业制度这个房屋框架再科学,也无法高质量运转。企业基础管理工作必须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必须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配套。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基础管理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从形式上和内容上丰富企业基础管理工作。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为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只有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企业基础管理工作,企业才有可能实现经营上的腾飞和发展。
3企业基础管理工作检查考核的实践与探索思路
3.1对企业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全面清查
国有企业虽然制度健全,但普遍执行力不强。主要原因有如下方面。1)制度本身的原因。一是不切合实际,内容空虚、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二是制度不系统、不严谨,不同制度某些条款相互交叉矛盾,使执行者无所适从;三是有些制度订的标准过高或过低,员工难以接受和认同;四是有些制度不经认真论证就仓促出台,随之朝令夕改,甚至半途而废,失去公信力。2)执行者方面的原因。一是许多领导干部带头破坏制度,喜欢就事论事,做出违反制度的处理决定,而下级又不好纠正;二是对基层员工宣传不到位,导致其对制度条例不清楚,难以准确执行。3)检查考核方面的原因。一是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不到位,没有统筹监督管理制度的权威机构,致使各项制度主管部门疏于检查考核;二是由于检查考核不严,制度形同虚设,习惯做法取代了制度;三是检查考核中没有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因人而异,丧失了制度权威性;四是长时间疏管,当问题严重时,兴师动众地严抓几天,随后又放任自流,实行运动式的检查考核。
3.2分工协作、关注重点
各部门在推进推行自查整改过程中,一方面按照业务工作组分配的任务逐项整改,另一方面主动作为,自主梳理,结合五项内容把与部门密切相关的标准条款所涉及的工作,重新在车间(部门)层面进行二次分工,支部书记、车间主任、副主任、调研员、技术主管、分工会主席以及班组长按照对应的相关条款提供和整理支撑材料,同时号召全体员工参与现场管理改进,确保车间各项工作符合业务巡查标准要求。其中生产组织和能力资源是车间自查工作重点,特别分工协作、关注重点是推进自查整改工作的基本法各部门在推进推行自查整改过程中,一方面按照业务工作组分配的任务逐项整改,另一方面主动作为,自主梳理,结合五项内容把与部门密切相关的标准条款所涉及的工作,重新在车间(部门)层面进行二次分工,支部书记、车间主任、副主任、调研员、技术主管、分工会主席以及班组长按照对应的相关条款提供和整理支撑材料,同时号召全体员工参与现场管理改进,确保车间各项工作符合业务巡查标准要求。其中生产组织和能力资源是车间自查工作重点,是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地面装备保障任务的承接、勘验、修理、检验、交付、验收、建档各个环节是否规范有效?尤其是地面装备业务合同签订与履行情况?还有人力资源是否满足车间使命任务要求?这些都是各部门(车间)自查整改的重点内容。
3.3推进有序、执行有力的工作系统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企业管理和装备保障巡查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推进基础管理工作需要有计划地进行,工厂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五项内容分别由不同的职能科室牵头,分块负责。先制定工厂管理标准和制度,按照五项内容的标准,协同推进,虽然工作有交叉,但是职责明确,从而确保了推进工作有条不紊。各部门(车间)自查整改过程中,严格按照任务要求认真落实,不打折扣,属于车间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坚决做到做好,精益求精,不属于车间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车间如有能力也要主动作为,进一步完善基础性工作。例如有关定额工作,虽然车间属于执行标准的部门,但是车间在提供实际工时数据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完善定额管理的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车间,因此,确保劳动定额准确性、真实性是车间不可推卸的责任。
3.4职工培训是增强素质的重要手段
强化现代知识培训是实现企业可持续经营的需要。国有企业基础管理工作要立足于以人为本,促进职工综合素质的提高。我们要弘扬“人人能成才,处处有舞台”的人才理念,推行特人特薪,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和“青工技能振兴”等活动。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才,抓三支队伍的建设。对经营管理人才,重点抓好政策、理论和现代知识学习及实务训练,选派年轻骨干外出学习,邀请国内著名学者为经营管理人员授课,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现代化经营管理能力。对专业技术队伍,以提高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搞好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强化和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对专业技术岗位坚持按需设岗、精干高效的原则,实行分级管理。抓专业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培养装置专家和学术带头人,抓好其他专业技术人才的能力再造,从而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科研组织力、持续创新能力和解决生产、技术、经营等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技能操作人员队伍,以提高岗位操作技能水平为重点,搞好技能操作人员队伍建设。全面推行职业技能鉴定和资格准入制度,对技术工种岗位的技能操作人员实行职业技能鉴定,对非技术工种岗位的作业人员实行资格准入制度。重视技师、高级技师培养,提高处理和解决技术难题的能力;落实高级工、中级工和初级工的职业资格等级培训和岗位适用性培训。基本功训练要各有特色。职工教育要以人力资源开发为主题,以优化培训效果为主线,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规范运作,创新培训理念,强化服务功能。我们要丰富培训内容,从建设学习环境、营造学习氛围入手,完善考核激励机制,采取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培训方式和方法,使基层职工的基本功训练取得更好的成效。
总结
企业管理基础工作适应了企业发展的需要,就会大大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管理基础工作不适应企业的发展,就会延误企业的发展速度。要贯彻和执行企业的发展战略,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完成企业的各项目标任务,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实现科学发展的目的,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基础管理工作,打牢企业发展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