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外科皮瓣移植围手术期的观察及护理

发表时间:2020/5/19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5期   作者:郭晓梅,
[导读] 分析显微外科皮瓣移植围手术期的观察及护理情况

         摘要:目的:分析显微外科皮瓣移植围手术期的观察及护理情况。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10月在本院需要实施皮瓣修复手术的68例患者为对象。将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组34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则为改进护理方式,对比护理成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皮瓣组织成活率要高于对照组,并且不良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护理质量上看,研究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护理干预后的评分为(92.31±1.71)分、(91.34±2.42)分,要高于对照组的(72.41±1.65)分、(69.86±2.75)分。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需要实施显微外科皮瓣移植手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患者改进的护理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皮瓣组织移植的存活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可能。
         关键词:皮瓣移植、显微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临床效果
         皮瓣移植是目前对于患者软组织缺损治疗的主要方式,由于现今交通事故的不断以及伤害增多,身体受损的患者也就不断加剧,这些患者的损伤对为皮肤软组织缺损,而这种皮瓣移植可以是在最大程度上维持患者创伤部位的完整性来保持正常外观【1】。由于创伤会对患者在心理上产生紧张焦虑以及恐惧等变化,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降低,那么在患者实施显微外科皮瓣移植手术的过程中配合一定的护理就显的格外重要,给予患者全方位,优质的改进护理干预就有着重要意义。本次研究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10月在我院需要实施显微外科皮瓣移植手术,入选的患者共68例,将其分为两组进行实验,对比手术结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0月在我院进行皮瓣移植手术的患者,患者总计68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其中研究组男20例,女14例,患者年龄在25-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5±2.5)岁;对照组男18例,女16例,患者年龄在26-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5±3.5)岁,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登记一般资料,组间对比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提供舒适的病房和床位,告知患者与家属注意事项,进行手术前后相关注意事项的强调,引导家属与患者积极配合围手术期间的工作,密切注意患者的情况及时做好记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之上进行改进护理方式,首先对患者采取人性化的床边护理,对病房周遭环境进行梳理,让患者感到温馨,护理人员积极学习心理护理专业知识,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减少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距离感。其次患者手术前加强其锻炼,对患者进行相关的体位训练,因为合适的体位对于术后皮瓣组织的供血恢复以及皮瓣组织的存活率上都有很大的影响,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动作要轻柔细腻。最后加强手术后的护理监督工作,护理人员分工明确,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情况,严格做好患者的防感染工作,对患者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保持患者创伤处一直处于清洁与干燥,防止感染发生影响皮瓣组织存活率【2】。


1.3 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其次,对比两组患者的皮瓣组织成活率和不良症状的发生率。  
1.4统计方法
         对显微外科皮瓣移植围手术期情况进行讨论,以SPSS24.0专业计算软件为基础。在本次实验中,对焦虑、抑郁的评分采用计量统计采用(`x±s )表示,实施t检验。在皮瓣组织成活率和不良症状发生率上则为计数统计采用n(%)表示,实施c2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对照组在护理干预后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为(72.41±1.65)分、(69.86±2.75)分,研究组为(92.31±1.71)分、(91.34±2.42)分,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皮瓣组织成活率上研究组要远远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成活率为94.11%,其中有32例患者的皮瓣组织成活;对照组为76.47%,其中有26例患者的皮瓣组织成活下来,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2=13.451)。
         两组的不良症状发生率相比,研究组要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没有发生不良并发症,发生概率为零,而对照组有3例发生了感染情况,不良并发症发生率为8.82%,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2=12.312)。
3 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显微外科技术也在日益的增强,这样在临床上常常就采取皮瓣移植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处进行修复和治疗,也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手术方式。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和目标性的治疗,尤其是对患者出现特别严重的创伤情况,采用显微外科皮瓣移植手术可以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最终会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3】。然而皮瓣组织移植手术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手术方式,在其临床操作上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度,为了降低围手术期的风险,我们就要在手术前后采用改进护理方式进行干预来保障患者的安全。
                  综上所述,对于要实施显微外科皮瓣移植手术的患者,给患者在围手术期以有效的改进护理干预以及观察,就可以改善手术的临床效果,值得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程超,于英楠.显微外科皮瓣移植围手术期的观察及护理43例[J].实用护理杂志,2016,06:22.
[2] 孙蕾.显微外科皮瓣移植围手术期的观察及护理50例[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7,716:120-121.
[3] 孙蔚.显微外科皮瓣移植围手术期的观察及护理36例[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4:2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