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软土地区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分析

发表时间:2020/5/18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5期   作者:罗书省
[导读] 摘要:本文简述了上海地质及软土地区情况信息概况,探讨了软土地区特性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影响,重点对开展勘察工作期间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具体实用方法展开探析,包括具体划分各阶段进行勘察、软土地区细微处详细勘察等,旨在为相关专业人士提供理论参考。
        上海广联环境岩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简述了上海地质及软土地区情况信息概况,探讨了软土地区特性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影响,重点对开展勘察工作期间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具体实用方法展开探析,包括具体划分各阶段进行勘察、软土地区细微处详细勘察等,旨在为相关专业人士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软土地区;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
        引言: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影响下,我国建筑工程各项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我国上海城市软土地区高层建筑工程当中离不开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帮助,软土地区的勘察检测信息,直接关乎着高层建筑的实际施工状况,因此,如何在软土地区做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现阶段相关专业人员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1上海地质及软土地区情况信息概况
        1.1地质概述
        上海地处中国东部、长江三角洲东南部分前端,北、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东临东海,曾因全球气候冷暖交替致使该区域海平面多次发生变化。该区域内的沉积覆盖层在构造运动的稳定管理下达145米至420米左右,这一特征是上海区域地质的主要表现。上海地区的地下水位变化幅度常年受地面蒸发、连续降水、地表水等各类因素的影响,实际产生变化的幅度区间在0.5米至1米左右。
        1.2软土
        软土通常指的是土质压缩程度高、承载力较低、含水量较大、抗剪强度大的软塑型黏性土。软土并非指定的是某一种特性土,在各类工程当中,软土又分为淤泥、泥炭、淤泥质土、软黏性土及泥炭质土等。
        1.3软土地区的土质特性
        软土当中蕴含较高的水资源、其内部自然空隙较大、固结时间较长、固结系数较低、透水性一般、扰动性较大、各层分布的实际物理性质差距较大。通常情况下,软土地区的土质多为灰黑色或灰绿色,土质在触摸时能够明显感觉到较为滑腻的感觉,在土质内部有机物含量较高时还会散发较深重的腥味。软土地区的土质粒度成分主要为粉粒和黏粒两种类型,其中黏粒在部分软土地区的含量普遍会占据其中65%至75%的份额[1]。
        2软土地区特性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影响
        软土地区的土质特性为各类建筑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带来了极高的挑战。
        首先,在软土地质失稳现象方面,软土地区的土质通常稳定性能较差,一旦发生失稳问题,会为勘察工程的开展带来严重影响。软土地质的内部结构灵敏度高,由于其承受强度较低的特性,在经受外界力量触碰或干扰后,容易对其内部土质造成破坏。这样一来,开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期间,要重点强化对软土地区的分布集成规律、地质层理结构、软土成型原因等方面的关注程度,及时收集上海软土地区的软土层均匀性、渗透性、基层厚度、硬土层层次、土层分布特征等信息。
        其次,在规范处理软土地基方面,软土地区的地基倘若没有进行规范处理,在其长期凝结期间,会不规则的产生不同程度的降尘现象,为高层建筑的地基带来较多的安全隐患。从软土地区的结构程度来看,规范地基要从软土结构的固结程度进行分析,根据相应软土地区土质特征来降低出现风险的概率。软土地区的地质状况通常是容易导致发生地质灾害的重要区域,在开展岩土勘测工作期间,适当对该区域地质采取相应防护措施是降低风险系数最为有效的方法。
        最后,软土层勘探处理方面,部分软土地区的软土层结构下方可能是质量较好的硬土层结构或是基岩层结构。基岩是在常温常压下,陆壳表层风化层下面较为完整的新矿物岩石。该类基岩层表面通常是起伏多样的。综合起来,这样的地质条件会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带来重大影响,在开展勘察工作期间,要实现结合地质状况分析地基表面及内部结构的受力状况,尽量避免出现上层结构承担超负荷压力,而导致底层软土结构被破坏,整个区域软土层失稳的情况发生[2]。
        3软土地区高层建筑开展岩土工程勘察期间需要注意的问题
        3.1分阶段勘察
        针对伤害软土地区高层建筑开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期间,及时将整项工程统筹划分,明确做好分阶段计划,是开展实际勘察工作当中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之一。岩土工程开展勘察工作期间,软土地区进行勘察的工作内容更为广泛,实际开展难度较大,相关技术涉及的复杂程度也要远高于普通地质勘察工作。岩土工程开展勘察工作时,需要在相关建筑标准的要求下实施,而对于软土地区的地质情况,结合相应勘测标准可以将实际勘察工作划分为初步可行性勘察调查研究、初步接触勘察、综合方面详细勘察及施工阶段整合勘察四个阶段。
        总的来说,根据分阶段勘测的工作内容和实际任务来看,各个阶段在勘察期间需要开展的工作内容都有着不同深度的意义,每个勘察阶段对地质勘探孔位间距、孔内系数深度及勘察位置制定都有较为科学的规定。

勘察工作是对区域地质的整体进行研究、分析、判断的一项工作,各阶段的勘察工作都可以为整项勘察任务提供较大的信息帮助,便于相关专业人员在得到相应准确的地质信息后,对地质状况作出科学、有效的研究。
        3.2细微处勘察
        细微处勘察是针对上海软土地区高层建筑,开展岩土工程勘察期间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对于稳定性相比较高的地质结构,常用的勘察方法为静力触探法,运用较为专业的地质压力装置,将有触探头的触探杆深入勘察土层,通过量测系统测土的引入阻力,确定土层的各项地质信息。但这种方法在上海软土地区的高层建筑当中并不适用,软土地区的地质勘察工作,需要适当结合高层建筑的实际稳定性能、规范降尘标准及实际负载能力等问题,因此,软土区域的勘察工作可以根据软土地区的分布范围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
        此外,细微处勘察工作还需要对软土地区内的暗沟状况、暗塘情况进行调查。特别针对上海软土地区的高层建筑楼群,高层住宅建筑普遍要高度大于27米,在对此类高层建筑进行勘察期间,要重点注重地基持力层的实际分布状况,掌握软土区域的长期变化规律及综合土层性质,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细微处勘察工作还可以适当进行深入勘探,便于相关技术人员对地质层结构信息准确判断[3]。
        4软土地区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的实用方法
        4.1准备方法
        软土地区开展岩土工程勘察期间,要根据相应工作内容及时确定软土的土质等级、软土的勘察仪器、开展相应勘察工作的技术人员、软土勘察标准、调取数量方法、勘察内容等。实际确定软土地区的土层结构是需要根据相应岩土工程规范标准,联系软土地区高层建筑施工具体情况划分的各项等级进行制定的。准备阶段的实用勘察方法要在开展勘察工作前期制定一系列勘测计划,对每一环节的勘察工作内容进行评估,从而保障勘察过程的具体时间。
        取样准备工作在前期勘察方法制定当中具有重要实用意义,该项工作需要及时根据软土地区高层建筑场地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确定勘察取样的落实位置和实际数量,保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勘察取样工作。水文状态的准备内容包括诸多方面,如软土地区的河流分布、降雨径流、水资源量、蒸发、泥沙等,都要在岩土工程实际勘察前,对该区域各项信息详细收集并了解,确保在开展勘察工作期间不会出现诸多意外因素。
        4.2软土检测
        软土地区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软土的实用检测方法包括室内试验和原位检测两种。这两种软土检测方法都可以较好的为软土样品进行保护,不会破坏软土内部的重要组织结构,在监测期间也不会导致失水及扰动等情况出现。软土地区的结构质地通常为流塑状黏土,在检测期间可以适当应用先进剪切试验,重点检测软土的抗剪程度及实际灵敏度。软土检测的室内试验内容主要包括固结试验及剪切试验两个方面。在对软土地区的软土进行加压期间,一旦发现实际下载速率远高于相应孔隙水消散速率状况,相关技术人员要及时开展自重压力不凝结试验。在软土试验体透水性能较低时,软土检测的方法可以适当调整实际测试强度,避免施工进度缓慢且软土排水速率较快的情况发生,将直剪试验与其进行结合,保障软土检测工作的开展效率。
        4.3钻探方法
        针对上海软土地区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可以实际应用的钻探方法普遍为钻探法和静力触探法这两种。
        对软土地区开展岩土勘察期间,要尽量减少外界因素对软土层的扰动状况,妥善采用干钻法开展工作。钻探法主要指的是应用较为专业的钻机在地层表面进行钻孔,划分及鉴别地表下地层状况,该种方法也是现阶段在部分地质勘察工作中较为常用的一项技术手段,可以帮助相关专业人员获取较为准确的地质信息。在实际应用该项方法开展勘察工作期间,可以应用相应设备结构套管对软土区域的结构进行处理,降低软土区域结构被破坏的风险系数。
        静力触探法是相比干钻法更为适用于实际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一项技术方法。该种方法主要是利用压力装置将有触探头的触探杆压入软土层,通过量测系统测土的贯入阻力,确定软土结构的基础特性,如软土的变形模量、软土的容许承载力、土层厚度等信息。这两种方法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收获较好的实际勘察效果。
        结论: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现阶段建筑行业的不断快速发展,未来会在越来越多的软土地区开展相关高层建筑工程工作。做好对软土地区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保障高层建筑优质施工的重要基础,实际掌握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方面的相关技术,保障勘察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曾超.软土地区大型沉井、长距离曲线顶管岩土工程勘察案例研究——以上海为例[J].工程技术研究,2018(04):25-26.
        [2]程小兰,朱远胜,周双燕.露天矿山地质工程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查要点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9(07):248+250.
        [3]张欣海.深圳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审图执行规范的若干疑难问题探讨[J].勘察科学技术,2019(01):26-3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