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大数据技术的反窃电分析

发表时间:2020/5/18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2期   作者: 翟艺泽
[导读] 现如今,我国的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使得国内各个行业都得到了显著的进步,在这个趋势下,居民生活以及各个行业对电力能源的需求量不断的增加,供电企业提供能源供应的单位以及个人用户的数量都在逐渐的增长,使得电力客户的信息数据量越来越大。怎样将如此巨大的信息数量进行存储和处理是现如今电力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利用电子设备信息技术的创新将大数据构建电子信息收集系统,从而完成大量信息的处理并加以利用,以达到针对供电企业反窃电以及智能监控的目的。本文主要围绕大数据技术的反窃电工作开展全面的分析研究,希望能够促进大数据技术的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电力企业;大数据技术;反窃电;分析
         引言
         如今信息化时代快速的发展,大数据也被应用在各行各业中,智能化的技术也随之不断的发展,这使电力企业解决窃电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创造更加有力的反窃电条件。因为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不断的将反窃电系统进行有效的完善,强大的数据采集功能可以有效助力精准打击窃电。
         1电力营销大数据的特征及其数据来源
         电力营销大数据本身的数据量比较大,电力行业所涉及到的设备和生产调度等都会产生较多的数据,并且这些数据的增长速度比较快。电力营销大数据的处理速度比较快,电力企业具有维持用电量和发电量平衡的作用,所以,为了确保工作的快速展开,为用户用电提供保障,需要进一步提高数据处理速度。电力营销大数据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不仅可以反映电力行业的规律,还可以指导电力企业发展。电力营销大数据的表现形式比较多,目前有视频和音频等多种表现形式,电力系统所涉及到的数据比较多,并且具有一定的数据支持,这就使得数据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2供电企业反窃电管理困难的主要原因
         2.1 客户窃电情况统计
         一旦出现窃电问题,供电企业将无法对窃电电量进行准确的统计,电量一般都是利用计量设备进行统计记录的,电力信息报表中涉及到的线损是电能供应总量和总销售量二者之间的差异。线损在相关窃电量统计表中,可以运用一定的方法来对窃电问题加以掩饰,这样就使得管理人员无法及时的发现问题,势必会对供电企业反窃电工作产生一定的制约。
         2.2反窃电检查方法有漏洞
         针对电力而言,这是一种虚拟产品,与部分常规性产品有区别,实质性的产品是能够统计与监控的,但虚拟产品是无形的,造成其管理困难,仅仅能够经过用电量的统计应用记录进行相关表达。另外,由于一般的基础检查设施无法精准的体现窃电总量,如此也就给违法者提供了一定条件,为了可以减小电表上的计费数值,开始采取多种技术手段来窃电,造成供电公司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当前,客户的用电量与供电企业的供电量有明显区别的状态下,供电企业一般认为是线路老化和重过载造成的,但无法精准地判定出损失的电量值,如此也造成窃电现象更为猖獗。
         2.3企业对反窃电行为的重视程度
         在进行计量设备安装工作的时候,没有将计量箱以及接线设备加封加锁,设备缺乏良好的防窃电预警性能,为用电客户的窃电行为提供了便利。导致上述问题发生的主要根源是,供电企业对反窃电管理工作缺少基本的重视、前期的成本投入存在不科学的情况及设备配置不足等多个问题,造成企业防范窃电工作无法切实的落实。
         2.4反窃电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反窃电检查工作技术水平较低,电力资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为用户缴纳电费提供了巨大的便利。电费是对使用电量所缴纳的费用,电费的数量是不固定的,这就使得窃电行为时常发生,并且窃电行为很难被发现,也无法统计窃电的数量。为了提高反窃电检查工作的有效性,需要使用相应的设备对用电量进行精确的统计,但是,仍然有一些窃电人员利用技术漏洞进行窃电行为,导致用户用电量与电力企业供电量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而电力企业也无法统计窃电数量,这就使得窃电行为更加猖狂。


         其次,管理不够完善,现在一些电力企业不重视反窃电检查工作的开展,并且在管理方面也存在漏洞,管理制度不完善。电力企业也没有引进先进的反窃电检查技术和设备,窃电查处成效不明显。同时,反窃电检查工作人员整体素质较低,导致窃电现象普遍存在。大多数用电检查人员反窃电经验欠缺,在检查中很难应对突发状况,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并且在发现窃电行为时取证手法不规范,相关证据掌握不足,所以,反窃电检查工作效率还有待提高。
         最后,窃电人员技术手段比较高,并且有丰富的窃电经验,他们会利用用电管理中的漏洞进行窃电,并且窃电行为不容易被发现,即使被发现也很难掌握证据,同时,反窃电检查工作人员的经验不足,技术落后,这为窃电人员提供了足够的动机。
         3智能反窃电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3.1 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
         现如今,针对窃电行为实施的排查工作,通常都是依赖工作人员进行人为排查,这种方式要想准确的对窃电点加以确定是较为困难的。所以,我们可以结合以往电力测量和电力监测模式,借助前沿的互联网技术,对客户的用电基本信息加以收集,随后实施采样处理,将获取的信息输入到分析软件之中,创建完善的反窃电智能监测系统。利用这个系统来创建电子档案,在档案中需要对用户的用电情况、电压电流情况加以统计,这样才能提升对电力用户用电信息获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并且可以保证在不同的地点都可以获取用户的用电信息,针对大量信息数据进行不同形式的比对,并结合计量设备的检测结果,能够更加准确的掌握用户的用电情况,为反窃电工作提供更为精准的排查方向。
         3.2反窃电手段
         在一个用电表箱中放入多家用户的电能表,并对电表箱集中管理,使得个人用户没办法自行打开电能表箱。但是这一方法只能应用在用户比较集中的城市,在一些住户比较分散的地方是难以实现的;
         要求用户使用防止逆向使用的电能表。目的就是以防用户自行改变电表的数据,在现实中这一方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严格管理计量装置。将传统的半开放式计量箱用全封闭式的计量箱代替,并在箱子外面做好标记,或使用封锁的手段进行监控;
         计量装置及接线盒。使用编号的方式对计量设备进行有效处理,之后要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不定时的检查。
         以上所有防范窃电的传统方法,只能起到一时的作用,并且耗费的人力精力也较多,甚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3数据库的基本构架
         数据库的创建能够有效的完成大数据量的存储和分析工作,借助数据库中主、从节点服务器的联系,将信息数据分析软件加以高效的运用,将原始数据和实际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促使信息利用效率的不断提升。这两个构成方面将计算和存储高效配合,对大数据系统的完善构建有很好的推进作用。
         结语
         窃电及违约用电行为不但会造成电力企业的经济损失,并且也会阻碍整个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所以,加大力度研发反窃电技术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在推进反窃电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全面的运用最前沿的大数据技术,借助专业的技术和信息数据对窃电行为进行有效的分析判断,提升反窃电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电力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韦思佳,刘一朋,张书峰.浅析大数据技术在智能反窃电和线损监控方面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09):174-175.
         [2] 张文宇.应用大数据技术的反窃电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8):67-68.
         [3] 陈文瑛,陈雁,邱林,等.应用大数据技术的反窃电分析[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6,30(10):1558-15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