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创新的策略分析 马殿术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马殿术
[导读] 摘要:建筑企业要想得到长期稳步的发展,对于建设的质量和建设的进度就要重点进行把控,推动工程建设的管理进行合理化的创新发展,从而使自身的利益能够得到最大化。
        鲁甸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  云南省昭通市  657100
        摘要:建筑企业要想得到长期稳步的发展,对于建设的质量和建设的进度就要重点进行把控,推动工程建设的管理进行合理化的创新发展,从而使自身的利益能够得到最大化。本文对建筑工程中建设管理模式的创新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能给予读者一些有效的思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管理模式
        前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壮大,建筑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地涌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市场竞争的加剧。因此,建筑企业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建筑水平和质量,才能立足于优胜劣汰的市场中,并处于不败之地。
        1.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1)对于建设工程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是现代企业进行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企业得以发展的基础性工作。要进行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首先要做的就是对于企业的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建筑企业的管理制度和模式应完全相符合,这样才能使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和模式得到有效的建立和健全,在建筑工程中的责任被贯彻落实下去,保证工程的质量符合业主的要求,这不仅会提升企业的信誉和知名度,同时也能促进企业的利润得到大幅度的增长。
        (2)为适应当前的大环境下企业自身的发展,进行管理形式的创新是企业自身的必然要求。在任何行业创新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进行有效的管理形式创新才能立足于建筑企业品牌效益的基础上,促进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不断增长。从而达到适应时代的发展背景,自身竞争力得到切实提高的需求。建筑企业的建设管理模式要进行不管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生存下来,树立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进而接受到更多的工程项目中来,对于管理模式进行创新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如果管理形式得到了创新,这必然要求建设操作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与技术进行同步的更新,对于设计和技术投入先进技术的使用,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程质量安全,切实对于企业的竞争力得到强化。
        (3)对于建筑作业进行管理形式创新为建筑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动力。我国对于建筑行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同时,也出台了明确的法律法规。在建筑的质量方面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质量问题始终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再加上行业内竞争激烈,建筑企业的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这也说明,在建筑企业在向现代化企业靠拢的过程中,只有对其管理形式不断的进行创新,才能使建筑企业的管理更加现代化和发展力,对于企业的管理体系不断的进行完善,才能从根本上使我国建筑企业打破传统陈旧的管理体系的束缚,切实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为企业的发展创造出更为宽广的平台,进而促进相关建筑企业的得到良性健康的发展[1]。
        2.施工作业模式创新策略分析
        2.1建筑建设管理模式现状分析
        2.1.1对于施工管理理念重视度不足
        近几年来,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战略不断得到深入发展,各种基础工程建设工程项目尚待建设,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之下,企业拥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各个施工企业力求对于建筑承揽的项目越多越好,这就使建筑项目在承包过程中困难加大。很多企业在项目承包的过程中没有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对于作业的管理不加重视,导致整个工程造价增加,建筑的质量得不到良好的保障,竣工后还会涉及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会从根本上影响企业自身的效益。建筑建设相关企业应树立正确的施工作业管理理念,加大对于施工作业管理的力度,从而降低因企业施工管理不当所造成的对于社会和企业的巨大损失。


        2.1.2施工操作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目前,较为具体的建筑市场标准以及管理制度标准尚未被建立出,大部分的施工企业对于利润最大化的追求相对较为盲目,在减少成本的方面极为重视,并尽可能的对于成本进行减少,这就导致管理资金极为匮乏,资金投入不够充分将不利于建筑的质量安全问题的保障,这将会在很大的程度上造成施工操作出现危险的情况。同时,在整个的施工建筑过程中,如果对于施工操作的管理体制健全程度不足,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工人对于自身的责任不够明确,对于其具体的操作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规范标准,这就会导致施工工人在工作时的积极性得不到切实的提高。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发展十分不利。同时还会给整个工程的建造质量带来很多的问题。
        2.1.3没有重视施工质量的要求
        由上文可得知,企业的根本是追求利益的提高,这就导致很多企业具有侥幸心理,对于安全建造和建筑项目的质量不加重点强调,对于施工质量的重要性没有进行重视。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缺少质量规范性文件的出具,很多时候因为工程项目事项较为繁重,对于质量的要求仅仅落实在口头上。使建造工程的操作的安全性没有得到切实的落实。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不仅对于整个工程建设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也会对于工程的验收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工程的质量不达标,那么不仅仅会造成整个工程的安全性能得不到切实的保障,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蒙受巨大的损失,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建筑单位的声誉,这对于一个建筑单位的发展来说,将是极为致命的。
        2.2建筑建设管理模式创新策略的提出
        2.2.1对管理理念加以重视和创新
        思想对于行动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只有企业敢于推翻传统管理理念的制约,才能建立出顺应时代发展的正确的管理理念,从根本上促进创新管理模式的进步。在具体的操作环节中,应要求建筑企业的领导层面充分对创新管理模式进行认可,同时,对于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大局上的掌握,将管理理念的创新与管理制度的创新进行有机的结合,从根本上对于管理结构进行集中优化,形成一套全新的最适宜与企业相匹配的企业发展道路的管理模式。同时,先进的管理理念要为实践提供导向的作用,这就要求要对于管理理念进行大力宣传和贯彻,对于创新管理理念深入到每一位员工的潜意识间。企业要注重对于员工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引进具有先进思想理念的人才,使人才队伍的建设不断地扩大,确保管理理念的创新能够充分的落实下去,确保工程的质量提高。
        2.2.2对管理体制加以重视和创新
        要求企业应对于先进的管理经验进行学习和吸收,结合工程管控的各个环节加以把控,立足于整体制定出与工程作业实际要求相匹配的管理体系。同时,在对于管理制度进行确定时,对于制度的具体内容中的每一项都要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推敲,这样能够保障管理模式的管理体制能够真正应用到实际中来,确保工程的质量在建筑企业的审查以及建筑验收企业的审查中得到完美的通过。这样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促进企业利润的增长[2]。
        2.2.3对工程质量加以重视和创新
        强化施工质量的控制,就要在施工前对于技术交底工作进行落实,根据施工图的要求,在操作中就要注意操作的技术性和规范性,对于项目中较为复杂的建设部分进行分层次的建设。确保施工质量,同时检查员进行细节上的监督和把控。在施工的工序上要着重进行把控,确保加工的顺序具有有序性和合理性,要总结施工操作的要领,确保操作的步骤具有准确性。在质量管理中必须要进行的就是对于责任的落实,这就要求要制定出详细的质量管理体系方案,将质量管理进行细化,从材料的检验到设备的检验,都要有专门的检查员进行检查。
        3.结语
        建筑企业要对于形势的发展具有充分的认知,积极地对于管理形式进行创新,从管理的各个方面对于施工工作进行落实,全面提高自身的建设水平,对于工人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责任意识进行切实的强化,在确保质量和进度的把控节奏完美的基础上,形成良性的竞争,从而从根本上基于工程建设的质量中,全面的促进建筑企业健康的、良好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超.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07):23-24.
        [2]王罡.促进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创新的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8(11):154-1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