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分析 方洁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方洁
[导读] 摘要:我国建筑行业自改革开放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其成果得到了世界领域的高度认可。
        身份证号:33068219871021XXXX
        摘要:我国建筑行业自改革开放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其成果得到了世界领域的高度认可。科技的深入发展以及现代人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大大推动了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的智能化,为人们营造出一个更加舒适、环保、绿色的生活环境。现代社会,大力推动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有利于减少电能消耗,满足节能减排的要求,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
        引言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很多高科技技术运用到建筑行业中。如今社会经济正在迅速发展,人口数量也在急剧增加,对于自然资源和各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在建筑方面智能化电气节能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为了打造智能化电气节能建筑,抑制自然资源的快速减少,创建绿色文明节约型新型社会。
        1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现状分析
        电气节能在智能化建筑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行业人员需综合多种因素,加强智能建筑设计、安装、施工、维护各流程的节能处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技术存在诸多问题,具体如下。首先,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理念不够完善,相关理念的提出更多是纸上谈兵,缺乏实践根基,因而理念难以落实,设计方案缺乏实效。其次,我国关于智能化建筑以及电气节能技术的研究成果较少,相关的自动化技术、智能技术水平并不高,相关辅助设施缺乏。另外,控制系统、建筑照明在智能化建筑中能耗大,尤其是照明部分,许多设计师盲目设置多样化的光源,看似智能化的背后却是能源的大量损耗。设计师缺乏统筹协调,管理人员工作不到位,相关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电气节能体系运行效率低。最后,通风设计的不合理性也成为显著问题,冷量过高、换气故障、机械通风、高空调能耗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2我国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和改进措施
        2.1合理选择供电电压
        根据同等情况下,电压越高,损耗越小的原理,供电电压等级的确定应考虑技术合理性、经济合理性及电力公司相关规定等因素。当用电设备总容量在250kW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在160kVA及以上时,宜采用10(6)kV供电。对准备使用空调冷水机组的大型公共建筑,经分析和比较,应尽量采用10(6)kV的冷水机组。除上述因素外,还应考虑大容量电动机启动时对变压器的影响。
        2.2智能化建筑空调系统节能优化设计
        在智能化建筑的暖通空调及通风系统设计过程中,也需要从节能设计角度出发,对系统进行优化部署。在传统建筑体系下,空调系统的能耗水平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对空调负荷变化的调节不及时,空调系统一直保持高能耗运行状态,产生了大量能源浪费。在空调系统节能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负荷监测与自动化调节措施,及时对空调系统出力进行调节,从而兼顾环境调节需求以及节能需求,优化空调系统运行效益。在此方面,可以利用智能化环境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完成环境参数采集工作,并通过设计智能化调节算法,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在空调新风系统设计方面,还可以通过对新风量进行调节,充分利用自然冷源和热源,对室内环境温度进行调节,同时保证室内空气质量良好,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居住环
        2.3优化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
        优化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分析电气设备的符合、布局、大小灯,分析变压器使用情况是智能化电气节能优化设计中的重中之重。变压器在配电系统中是最主要的耗能者,综合考虑成本、负载并选择相匹配的变压器可以有效提高变压器节能性。导致变压器选择不当的原因较多,数据统计不够准确是原因之一。因此,工作人员要及时调整变压器,使变压设备并联工作,同时降低线路损耗。就线路损耗问题,应选择合适的供电形式、线路横截面,充分考虑电阻率、材质、经济情况,在坚持降低损耗的基础上进行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


        2.4提高电气节能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如今我国建筑电气节能技术发展迅速,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在实际生活建筑中电气节能技术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导致相当一部分建筑电气设备节能效果并不明显。如果空有技术但在实际应用中却无法得到实施,这无疑是对技术的损失,一定要提高电气节能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首先要制订一套合理可行的电气节能设计方案,采用先进的技术后须根据所施工的具体环境设定方案,以确保后期可以顺利地进行,然后在后期的实践中不断获取经验改进施工措施,可以让电气节能技术得到更好的应用。其次也要做好相关的后期处理设施,确保后期电气节能相关设备可以更好地投入实际应用中。在拥有先进的电气节能技术后,必须也要提高电气节能技术在实际生活建筑中的应用,才能物尽其用,为人们打造节能环保的建筑,为当下及未来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2.5加强对绿色可循环资源的利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提高,经济水平的迅速发展,人类数量的急剧增加,人们对各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越来越高,环境的承载力正在接受着考验,除了对常规能源的利用,我们更应该开发和利用一些绿色可循环资源,例如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一些新型资源。目前我国已经逐步开始了对这些绿色可循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例如对风能的利用,利用风能发电,太阳能在我们生活中更加常见,例如太阳能热水器,还有新型能源汽车也在市场中崭露头角等,还有一些其他的绿色可循环资源待开发和利用,这些新型资源更加节能和环保,可以代替一些常规能源,抑制住常规能源的消耗量,更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秉承节能环保的理念。在环境污染日益严峻各项自然资源枯竭的今天,应该开发一些绿色可循环利用的资源并将其应用到生活中,风能可以发电,太阳能可以代替电能的作用,比如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热水器,水能也可以发电等,在人们未来的生活中肯定会出现更多的新型能源。
        2.6建筑设备自动化
        应对建筑内的电气设备采用自动化管理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监视和测量是自动化管理控制系统的三大要素。通过信息通信、计算机网络、自动化控制等智能化技术,对建筑物内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给排水及热水供应系统、照明和其他各类用电设备的运行实施能效管理,确保各类设备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可靠,从而达到提高能效、降低能耗的目的。
        2.7合理选择光源和灯具
        在满足照明质量的前提下,不同场合应尽可能选择高光效的光源。为充分利用光源发出的光通量,应注意选用配光合理、效率高、利用系数高的灯具,且优先选用开启式直接照明灯具,并选择电子镇流器或节能型高功率因数电感镇流器以提高功率因数。
        结语
        综上所述,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措施,通过对各个系统进行全面优化,在满足实际用电需求的同时控制额外电能损耗,可以明显改善电能使用效率,提高建筑节能效益。在具体设计过程中,也需要发挥智能化技术以及再生能源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的优势,对电能使用情况进行动态调节,充分满足节能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徐周坤.探析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及优化措施[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8,24(3):87–89.
        [2]陆龙虎.试论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和应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0):494.
        [3]王凯.浅析PLC在建筑电气智能化过程中的实践[J].建材与装饰,2019(28):23–24.
        [4]陈丽芳.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的设计[J].工程技术研究,2019,4(5):162-163.
        [5]李瑞强.基于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5):100-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