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技术与风景园林数字化 向涛1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向涛1 黄黎1 顾恩科2
[导读]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1汇绿园林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000;2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000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新媒体技术是在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形成新的信息传播媒介,其具有多样性、交互性、集成性。计算机图形学知识是其重要一部分,相关知识可以迁移到许多行业中。在建筑信息系统BIM、土木信息系统出现并迅速普及后,风景园林信息化必然可行。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风景园林;数字化
        引言
        风景园林数字技术辅助设计是依靠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和图形能力,通过物理环境分析技术、GIS系统、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建筑信息模型)参数化设计,运算生成设计,科学分析和评价空间环境,产生的设计成果具有科学性、艺术性及社会价值,符合时代的新的艺术形式。风景园林数字化规划设计整个流程建立在数字化平台之上,强调的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数字技术辅助设计教学,设计成果具备相对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增强了设计者的空间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未来是属于数字和信息的时代,数字化建造乃至数字化管理,在计算机的辅助下输出更具科学体验性的设计成果。
        1风景园林规划数字化策略的相关阐述
        我国风景园林规划注重诠释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有机协调,也对人精神层面有所探求;体现在人与城市空间、生态环境、人与人交流之间的协调。如今,无论是大尺度的风景名胜区规划,还是新型城市化的绿地系统规划、还是小型的公园绿地设计过程中,科学利用土地资源、生态保护与抚育、使用者活动行为模式等问题相当凸显,亟待数字化客观、科学性的分析研究,全方位的时空大数据辅助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趋势。数字化技术主要是以数据综合分析运算、参数化和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技术,能够将对地理环境的认知、各种行动模式、生态系统以及社会感知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科学分析和理性构建一个完整的逻辑架构。国家已出台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城乡规划领域已出现五个方面的时空大数据应用发展趋势,其中既包含大数据平台构建及管理体系,又包括了大数据分析技术、大数据应用探索与决策支持等多个方面。最近几年,在规划设计研究工作中,我们正逐步重视学习研究数字化技术方法,逐步将其运用在具体的设计案例、和风景园林的教育工作当中。
        2新媒体技术与风景园林数字化
        2.1复合模型
        基于以上或是二维、三维的树木建模方式,对树木枝干进行基于分形的几何建模(减少数据量的方法是基于树木生长规律L系统并引入随机量),而对树叶这种数据量大,真实感要求强的部分进行基于二维的建模(类似布告板原理,但对面片进行2.5维处理,即加入相位通道,以增强真实感),再结合一定的数据封装与压缩技术,可及时减少树木数据量到一个可控范围,如果结合GPU加速,也许可以达到可推广范畴。


        2.2大数据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人本主义
        对于园林的规划设计,需要重视人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当前数字时代的到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到生活中,但是计算机并不能代替人脑进行思维,还是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人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大数据具有体现人本性的特点,包括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大数据能够开发出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例如,在园林的规划设计中,会涉及到各个空间的三维立体转换,对于自然环境等基础数据,需要将人与景观设计统一在一定的逻辑范围内,利用定位数据、关系网络等体现人的性格、行为习惯模式,反映人的行为轨迹及时空特征,形成时空的连续性,开展深入的研究和设计。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首先对地块内的现状环境等进行数字化分析,利用Rhino软件建立统一化的数字模型,在数字化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对人的生产、生活、娱乐、休闲等的行动模式等的分析,对数字化模型定量刻画人的多维特征,通过规划的设计手法,满足设计空间内人的多维需求。
        2.3风景园林规划中要有数字化科学基础
        在风景园林的建设规划领域,风景园林的建设规划需要有一定的科学基础作为支撑,其中包括数学、环境科学和生态学等的大数据科学体系,其中数值模拟大数据的研究和运用,正是将来规划设计设计过程中的数据技术支撑,可以设定多种不同的设计方案,并做数字模拟分析,进一步结合温度、湿度、风向等进行空间三维仿真模拟,并加以设计成果的定量评价,这也是数字化对风景园林设计数据化的发展方向。同时数字模型只是一个精简的、不稳定的数字合集,只能对一定范围内的信息进行分析,也是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局限性。数值模拟大数据分析是规划设计的重要手段之一,比如对某一区域植物生境研究,借助微气候模型,对不同植物配置在不同的分布状况中产生的效益做研究,可判断植物模型的组合和空间不同布局,产生的不同的通风、温度调节及户外舒适度的环境效益影响。为风景园林规划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2.4参数化设计
        参数化设计的过程是将设计参数量化,每个参变量控制设计结果的表现性质,参变量发生改变,设计结果也发生改变。参数化设计可用于城市设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建筑表皮的参数化分形研究等。参数化设计常被理解为“参数化建模”,如Rhino、Revit、DigitalProject等软件,其中Rhino软件因其强大的曲面建模能力,可以用做风景园林地形的建模,通过修改参数来控制地形的起伏,可以在规划设计中节省出大量的时间。与设计师们的感性设计相比,参数化设计提升了设计本身的科学性,也使得模型修改更为方便,快捷。
        结语
        综合所述,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涉及到很多学科的知识,需要有相应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只是一次重要的改革,而且数字化技术并不能替代人的思考,还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提供客观的分析,要适当选择适合风景园林发展现状的数字化策略,推动风景园林规划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淮清,于舜.一种基于二维半描述的树木实体建模方法研究[Z].北京,2008
        [2]王春华,杨克俭.基于分形的树木建模[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4)
        [3]谭云兰,贾金原,张晨,等.3D树木建模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13(11)
        [4]卢康宁,张怀清,刘闽,等.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树木建模研究[J].林业实用技术,20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