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于环境的保护与改善意识也在日益提升。不仅如此,城市建设的发展也逐步进入到了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时期阶段,园林绿化行业作为一个相对受欢迎的行业,有关绿化的相关事业也逐渐朝着更好的方向不断发展。另外,随着现代城市景观要求标准的改善,园林绿化工程的专业分工也朝着日益细化的趋势发展。本文首先分析说明了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与概念,继而着重分析了提升园林绿化施工管理水平的科学与合理的措施。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管理水平;提升;措施
引言
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促使社会经济也在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提升,工业化的程度也随之有所提升,因此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中也愈发的渴望绿化,并且也出现了不少的园林绿化工程。但是我国的不少园林项目规模比较小,管理也较为分散,在此情况下,提升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意义重大。
一、园林绿化工程概念与特点
(一)概念
在城市生活的人,每天面临的都是钢筋混凝土,并且生活的压力与节奏也日益加快,因此人们对于自然的渴望也在不断增加。在当前的城市化发展中,园林绿化工程在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场所的情况下,也逐渐为人们提供了休闲以及娱乐的重要场所,方便人们与自然接触,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市的环境。园林绿化工程主要包含园林城市绿地与环境建设的相关工程。可以在工程技术的相关基础上,逐步实现园林艺术以及周边建筑、景观等之间的相互融合。
(二)特点
园林工程在整体工程完成后,并不代表工程已全部完成,后期的养护管理也是园林绿化工程的一部分,所以对于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项目来讲,其不仅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同时其技术性也较强,而且施工地点都较为固定,工程体积庞大,需要较长的施工周期才能养护,而且养护的时间也是项长期性的工作。
二、园林绿化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人员素质偏低
要想高效地完成现有园林园艺工程施工项目,必须要求施工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并能有效地将所学的相关知识运用到园林园艺施工过程中。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园林园艺项目施工人员的知识储备不足,对于现有很多的园林园艺设计的示意图理解不到位。因此,现有大多数园林园艺工程施工管理过程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施工效率不高。同时,施工人员的业务能力低导致现有园林园艺工程施工效率不高,并且部分施工人员仅仅注重工程的收入,不注重提升自身的施工专业水平、所以,一些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一些不合格行为可能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从而影响园林园艺工程的施工成本。
(二)缺乏有效的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的主要作用是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任何工作都需要有规章制度的规范,其能保证工的顺利实施。但是,目前我国园林园艺工程缺乏有效的规章制度,因此大大影响了施工质量。园艺园林工程是城市文明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如果施工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操作不合理、不科学,就很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废料也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出现这种现象,不仅不能发挥园林园艺工程应有的作用,反而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给当地的经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三)施工管理方式落后
现场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我国在园林园艺工程建设方面有着较长的历史,但是落后的施工理念的形成却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目前,我国的园林园艺工程建设时间大多较短,缺乏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还处在探索的阶段。但在实际的工程实施过程中,园林园艺工程施工管理往往需要大量的经验作为支撑,一旦在施工过程中缺乏理论基础和经验,用传统的、落后的管理方式,就很容易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传统的管理方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在现有的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方为了获得不法利益而采用不合格的材料进行施工,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目前大多数施工操作都没有按照规范来进行,而且很多施工操作方式过于单一。很多施工人员常常无法考虑到一些细节问题。目前,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违规操作的现象,这些现象对工程的质量适成了严重的影响,为日后的使用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施工方必须要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在一定的规范秩序下进行。
三、提升园林绿化施工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培训,全面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
首先,加强园林建筑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招聘,特别是通过与艺术设计学校的合作,通过教育和培养提高国内园林建筑专业人才的数量,也可以引进国外园林建筑人才。其次,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培训可以围绕园林工程建设的专业技术和职业道德进行,以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则需从知识储备、创新、效率提升、管理技巧等方面加强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从而促进园林园艺施工管理的水平提高,保证管理人员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制度提高施工效率工程质量。
(二)加强园林绿化工程的成本管理和控制
首先,降低施工材料的成本。在整个工程当中降低原材料的成本是降低整的关键。施工单位可以采用招投标的方式选择性价比原材料时加强对植被种植的管理和植被的成活率,减少原材料的耗损。其次,提高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节省机械费用的开支。施工单位在要选择信用良好的租赁单位,防止机械在工作中出现故障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用最有效的措施,提高施工人员的劳动效率,从而节省大量的人工成本。施工单位要根据实际的工程排水数量合适的施工人员的情况。
(三)制定专业的园林绿化标准
随着园林绿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制定园林绿化质量标准势在必行。通过制定园林绿化质量准,可以加强对施工的管理,提高施工管理的水平,从而大大提高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质量。因此,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要针对当地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专业的园林绿化施工标,以导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保证工程建设更快更好地完成。
(四)加强监管力度,防止设计和施工相脱离
园林绿化工程不仅讲究美观性,而且还讲究艺术性,如何将美观性和艺术性有机地结合,给人以视觉震撼和美的享受,成为园林绿化设计人员和施工单位面临的重要问题。要想实现这一点就需要景观设计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密切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呈现出更好的效果。为了确保设计和施工不脱节,设计人员还需要到施工现场亲自指导施工作业,并注意绿化工程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和统一。
(五)做好园林録化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工作
国林化工程施工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个工程建设的质量,进而影向到工程建设完成以后使用性能的发挥,因此,做好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至关重要。首先,施工单位要提高质量管理意识,树立“质量第一”的施工理念,其次,加强对苗木栽植以及养护等方面的质量管理工作,购买质量好的植被,并严格按照植的流程进行操作,提高植被的成活率,如果植被的成活率低,不仅会增加施工的成本,而且对企业的信和形象也会产生影响。
(六)创新建设模式
创新设模式,使用设计和造为一体的设计承包方式,可以解决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运作缺乏主体控制的问题,使整个工程从设计到工都由一个承包单位负责,促进工程承包商主动优化设计方案,确保施工质量和效果符合业主单位的要求。
(七)认真完成技术交底工作
施工前必须要做好合同的签订以及图纸的设计等技术交底工作,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所以,为了能够真正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水平,必须要重视技术交底工作,施工前开展交底工作,从根本上保证交底工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才能够帮助施工人员掌握足够的技术交底信息,了解施工的实际情况,为后续的施工计划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条件。
(八)加强技术创新管理模式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必须要积极的打破传统的模式,在原有的基础上积极的引进更为先进的技术项目,不断创新技术管理模式,坚持具有自身特色的技术管理体系,才能够真的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和效率,但是,其前提条件就是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建筑工程不仅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还会影响到人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必须要予以重视,严格的做好技术创新控制工作,不能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和施工进度,首先必须要控制质量和安全。
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绿化工程的实际质量总的来说会受到多个设计以及施工阶段与环节的影响。不仅如此,园林工程实际设计的范围非常的广泛,所跨专业也相对较多,因此需要多方人员之间的共同参与,不仅如此,所有施工过程中不同的施工方之间的相互配合也会对园林绿化的实际工程质量造成极大影响。本文在分析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前提条件下,提出了合理提升施工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时琳琳,王丽云.园林绿化施工管理控制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7(30):67-68.
[2]黄志华.园林绿化工程管理水平提升策略[J].现代园艺,2016(04):190.
[3]段素芳,房静.园林施工绿化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6,36(03):138-139+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