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林业生产对我国生态经济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对环保工作也有着诸多益处。林木本身有着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但对于病虫害方面的抵抗力较差。但凡有严重的病虫害出现,都会对林木的生命造成巨大影响,并导致经济损失出现。因此,相关人员理应提高重视程度,通过积极应用营林技术,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应用营林技术进行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探讨病虫害出现的主要原因,并对于依靠营林技术进行病虫害防治的方法发表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营林技术;森林病虫害防治;应用
前言
对于病虫害问题而言,如果相关人员没有给予重视,很容易造成林木大面积死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理应采取营林技术,确保整个生态环境能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当前在进行病虫害防治的时候,能够应用的方法有很多,诸如植物检疫、机械防治以及人工捕杀等,效果都很不错。但是,这些方式都是治标不治本,并不能在真正意义上完成病虫害防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应用营林技术。此类技术能够贯穿林业发展的全部过程,在每一个环节之中都有所渗透。整体效果不但非常好,而且对于森林本身不会有任何影响,能够将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全部展现出来,改善整个生态环境。
1 营林技术概述
营林技术可以看做是科学的造林方法,是林业产业的核心技术。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养护而最大化的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切实改善生态环境,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促进生态平衡。
营林技术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其目的是促进林业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这要求在实践中提高营林技术的深度、质量,将营林技术应用于森林的病虫害防治,可以有效解决森林树木的病虫害问题,延长森林树木的寿命,促进林业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保护林业产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2 营林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作用
营林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森林树木的病虫害的发生,延长树木的寿命。营林技术是一种科学造林、育林的技术,其在现代林业的发展中地位与作用明显。利用营林技术,通过合理种植、栽培树木,提高树木的抗病性,优化选种,合理进行病虫害预防控制来切实提高树木的抗病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次数,促进树木健康生长,保证森林树木的质量。
通过合理的营林技术能够促进林木健康生产,培育高质量的林木,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降低对自然生态的影响,促进生态平衡。
3 森林病虫害发生原因分析
3.1 退耕还林现状
我国退耕还林进程的加快使得我国森林树木不断增加,在此之中相对应的管理、运营、保护工作做得不到位,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次数、速度、扩散范围远远超出其监管的能力,使得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同时,人造森林与自然形成的森林存在较大的差距,人造林没有强大的自然调节机制,其生态环境更为脆弱,受到病虫害困扰的压力更大。
3.2 栽种树木种类少
我国人造林中栽种的树木基本都是一个种类,或者只是简单的几种产品,这种情况降低了森林树木的多样性,也使得一旦遭受病虫害,其蔓延速度更快,局面难以控制,加大了病虫害治理的难度。
3.3 病虫害生命力顽强
森林病虫害其生命力顽强,蔓延速度快,一旦染上,治理难,治理干净更难,由于病虫害的生命力问题,其时长反复发生,降低治理效率,影响林木的健康发展。
4 基于病虫害发生原因而应用营林技术的策略
林业权威部门曾指出,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我们不能忽视生态环境,要将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在经济发展之中,开创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携头并进的局面。
这要求在实践中不断强化林木养花,将林木产业化、集团化,以林木产业带动经济发展,通过专业的林木养护,进行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在森林栽培、养护之中,要结合科学的营林技术,提高林木的质量。
4.1 科学选种育苗
育苗是森林种植栽培的基础,也是提高病虫害防治能力的根本,在实践中,要通过科学的选种与育苗,发挥森林树木的抗病性。在育苗选种的时候,要通过营林技术来分析地区的差异,水土资源等,准确把握地区的病虫害,从根源栽培高抗病性的树木。
在进行育苗的时候,要考虑三点,首先是森林所在地,要尽量选择林地或与林地环境相近的地区,以保证生态系统的相似性,保障森林树木成长的环境,避免人造林生态脆弱而容易感染病虫害的事实。其次,在育苗之中,要根据土壤的环境、湿度等,进行育苗,尽量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湿度适宜的环境进行育苗,提高树木的成活率,节约资源。最重要的就是,要选择合适的树木,进行育苗,选择抗病性强、容易成活的树木来进行培育,从根源提高树木的抗病虫害能力。
4.2 树木混栽
病虫害对森林的影响大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森林树木种植种类过于单一,正如上文所说,一旦遭受病虫害,其蔓延速度快、波及面广,难以控制。进行树木混栽,其不仅提高树木的成活率,保证生物的多样性,还促进生态平衡,提高人造林的生态环境。在混种林的营造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树种选择相应的品种,并考虑各种树木的生长与习性等,因此,在选择树种时,应充分考虑这些综合性因素,尽可能地满足所有条件,从而提高森林的抗病虫害能力,积极促进生态平衡。
4.3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森林养护人员是森林發展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其在森林营造、森林养护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森林管理人员通过规划、养护保护森林,保证林业健康发展。可以通过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加强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森林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加强森林管理人员的素质,促使其能够合理监管森林,防范病虫害。
4.4 加强管理检疫
在森林的营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引进新品种,引进新品种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环境的生态可持续性,也很容易会将新的病虫害带入造林区域。对于林业工作者而言,要通过不断优化自身的技术水平,加强对森林的检查,及时发现病虫害,严格把握林木的质量。要根据规定对林木产品进行检查,对于有问题的林木及时处理,防止病虫害蔓延。要确保引入的品种各项指标达标之后才能引入造林地区,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在病虫害的治理过程中,要在造林地区要合理设置隔离带,防止病虫害过度蔓延,保证健康树木远离发病树木,通过切断幼虫的食物源头治理病虫害并防止病虫幼虫迁徙,从而彻底治疗病虫害,保障树木健康成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森林来说,病虫害一直都是对其造成巨大威胁的重要问题。早期在进行处理的时候,应用的方法过于简单,实际取得的效果很难令人满意。因此,工作人员理应积极应用营林技术,将所有可能对森林生态发展造成影响的因素扼杀于萌芽之中,确保生态环境能够得到全面优化,推动我国整个林业不断发展,进而使得人们的正常生活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李经纬.营林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探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7(1):55-55.
[2]孙绍芳.在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环境中应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C]//中国昆虫学会学术年会.2015(13):00048-00049.
[3]杨屹玫.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与营林技术的关联性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9,594(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