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焊接质量与无损检测的管理与应用探究陈杰

发表时间:2020/5/1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2期   作者:陈杰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电力行业也在加快着脚步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电力行业也在加快着脚步,无损检测技术是金属技术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焊接质量管理的关键手段,使用无损检测监督电力工程焊接质量,对提升焊接质量管理效果意义重大。本文以无损检测技术为视角,深入分析电力工程焊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依托某工程实例介绍无损检测应用现状,提出一系列做好焊接管理和无损检测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电力工程;焊接;质量;无损检测
        引言
        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综合性技术,其在我国电子以及机械生产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的应用能使电力使用变得更加安全,有效避免了电力事故的发生。不过在采用无损检测技术来对电力工程进行检测时,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要想确保无损检测以及焊接施工的质量,必须要重视对无损检测技术应用过程的监督与管理。因此,在电力工程施工中,我们不仅要做好对焊接施工的管理,还需要加强对无损检测工作的管理,确保无损检测技术在电力工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1无损检测的方法
        1.1超声检测技术
        超声检测技术因具有投资成本低、反应速度快、灵敏性高等优点,得以在金属板材、铸件、房屋建筑等领域广泛使用。超声检查的原理为:借助超声波在界面给出的反射、折射及其在介质传播中的衰减,由发射探头向被检测对象发射超声波,接探头接收从界面反射回来的超声波或透过检测对象的透射波,检查设备是否存在缺陷,并对缺陷进行定量、定位。但这种检测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如下:对比较复杂或具有不规则外形的固体检测难度加大;对体积型缺陷敏感度较大,从而影响物体的检测结果;这种检测技术会受到材料材质、晶粒度等因素的影响;除检测自身存在缺陷,具体操作中还会受检测人员工作经验、主观性等方面的影响。
        1.2射线检测技术
        射线检测技术通常被运用在电子、石化、机械制造以及材料生产领域,它具有较强的电离作用以及穿透能力。这种检测方式的工作原理为:让射线穿透被检测产品,根据射线穿透后的衰弱情况来判断产品是否有瑕疵存在。如果射线在穿透被检测产品后,出现较大的射线强度衰弱或射线强度不均匀的情况,则说明产品有质量问题,反之则说明产品没有质量问题。不过这种检测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检测工艺复杂、摆放位置不合理以及现场的不良因素等,这些会导致检测结果出现不准确的情况,难以确保被检测物品的质量。
        2电力工程中焊接质量管理现状
        2.1未实现对焊接施工作业工人基本任职资格审核工作的充分关注和重视近年来,尽管我国现代电力工程项目施工活动的组织发展水平正在不断改善提升,但是在实际组织开展的电力工程项目焊接施工技术作业活动过程中,尚且未能引入和配备数量充足的焊接施工技术作业工人,且现有的电力工作项目焊接施工技术作业工人,本身在实际掌握具备的焊接施工技术作业能力层面,也存在着一定表现程度的参差不齐特征,诱导部分电力工程项目,在实际组织开展焊接施工技术作业环节过程中,切实引入和配备了一定数量比例的临时工,造成实际组织开展的焊接施工技术作业环节,难以稳定且顺利地获取到最优化的施工质量控制效果。
        2.2焊接技术资料保存的问题
        在电力工程开展焊接工作的时候,人们往往将重点放在焊接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忽视焊接技术资料的整理和留存,然而一旦发生问题这些资料就会对工作开展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可以作为后续工作开展的参照和依据而存在。为此,相关人眼在焊接工作以及质量检测工作开展之后,在保证数据真实的情况下对焊接资料进行整理和留存。


        2.3对焊接工艺评定的不重视
        在电力工程中,企业需要加强对焊接人员培训工作的重视力度,施工前对他们进行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技术的双面培训,确保每一位焊接人员都能掌握专业的焊接技能。此外,焊接过程中还需要对焊接人员的焊接工艺进行评定,确保焊接的质量能符合标准。不过现如今很多电力工程企业都不太重视焊接工艺的评定,觉得其起不到什么作用,普遍用焊接前的焊接考试来代替焊接工艺的评定,使焊接完成后的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
        3针对焊接管理与无损检测工作的建议
        3.1做好人员培训工作
        因为当前电力工程焊接工作和质量检测过程中,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存在较大差异,所以相关人员应当从工作人员入手,不断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其操作水平和整体技能,解决技术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为监测工作进行技术支持,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
        3.2加强对新型检测技术的研究
        近几年来,我国的无损检测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技术优化工作中也有了很大提升,但是随着人们电力工程工艺的不断扩大,相关人员需要对新型的检测技术展开研究,不断为人们提供多样化的技术支持。
        3.3加强对焊接技术的规范化管理
        规范化、高标准化是促进工程建设的有效因素,加强对电力工程中焊接技术的规划范管理能使施工更合理规范,可以有效提高焊接质量,降低不合格率。施工方要针对焊接难度、工作量、具体结构设定相符的操作流程,要求技术人员严格按照规范执行。比如领取焊接材料时要求必须使用保温桶存放,要确保焊接材料的温度符合操作要求。进行焊接前,必须对焊接口的情况进行检测,确保焊接口清洁无渣子,确保焊接口符合施工要求。要求技术人员提前了解焊接要求和焊接参数,以便对操作中的失误进行及时修补。施工规范要求主要针对焊接前和环节过程中,要求技术人员必须在选材料、存放、施工、焊前检测等多个环节中严格按照规范执行,确保高水平完成焊接任务。
        3.4努力提高检测技术水平
        目前电建工程中的无损检测主要运用锅炉管道的自动检测,虽然属于自动检测,但是由于该检测手段仍处于初期检测阶段,很多检测手段与实际环境并不相符,检测过程中不能实现完全地自动化检测。要提高检测水平,就必须以目前的检测瓶颈为目标,寻求技术突破的关键。要针对超声检测技术的目前检测手段进行研究,努力提高其在实际检测中的检测效果。比如在小口径管焊缝的检测过程中,就需要不断完善检测技术,使超声检测的检测结果更准确、更直观、更有参考性。提高目前检测过程中各种技术手段的融合效果,要不断提高检测效率,朝着智能化、自动化的检测目标发展,要提高对各种检测手段的综合调配能力。加深对射线检测技术的系统评价优化,要提高当前评价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使射线检测技术发挥应有作用,带给检测人员更详实、更准确的参考数据。
        结束语
        针对电力工程焊接质量与无损检测的管理与应用论题,本文具体择取电力工程中的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具体化的检测技术操作方法、电力工程运作过程中焊接质量管理工作的组织开展现状,,以及电力工程项目焊接管理与无损监测工程的改良优化建议,三个方面展开了简要的分析论述,旨意为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人员构筑和提供经验性参考借鉴支持条件。
        参考文献
        [1]熊力.电力工程焊接质量控制与无损检测技术[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45):128-129.
        [2]何菲.钢结构工程焊缝无损检测技术应用研究[J].安徽建筑,2018,24(2):186-187.
        [3]张喜福.无损检测新技术及其在焊接质量检测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8(1):177-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