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66000 山东青岛
摘要: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其对公路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与此同时,由于公路中软土地基的广泛分布,使得施工难度增加,因此选择适当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运用于公路工程施工中刻容缓。在具体的公路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整个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基于此,论文重点针对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
1.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意义
一般情况下,公路的跨度都比较大,并且呈现带状特点,而这也就决定了公路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地质环境。而软土地基是公路施工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因为软土地基的地质比较软,如果不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将会引起路基的不均匀沉降与塌陷,增大过往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施工单位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造成巨大的影响。所以,在公路施工中,必须要对软土地基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要想保证软土地基的处理水平,就必须要选择正确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提升施工人员的软土地基技术水平。所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对于公路施工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公路工程建设是我国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基础行业,适应我国现代工业化的发展需求。而在公路工程中,针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也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只有意识到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重要性,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软土地基处理质量,为提升整个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打好基础,满足现阶段我国交通系统施工建设的需求[1]。
2.软土地基处理的发展现状分析
2.1软土地基处理的重要性
软土地基面积在我国的分布占比较大,且软土的含水量较高、易受到外力挤压压缩,这都导致了其承载力较弱,因而在进行公路施工时也会产生变形,这就要求在针对不同的地基情况时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来进行处理。公路的稳固性与安全性是保障交通正常运行的基础,若公路在日常交通进行时损坏了,不仅会造成交通的拥堵,也会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在此情况下,若是不能及时处理软土地基的问题,也会使得地面沉降的发生,从而造成一系列的交通运输安全问题,由此可见,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不能马虎大意,而是需要认真规划,找出最适合的方法。
2.2软土地基处理中的不足
2.2.1不能准确的考虑到实际情况在一些软土地基中,普遍存在淤泥土和砂石土含量较高的状况,这类地基大多都是缺乏强度且易压缩的,土质较为疏松。地基成分含量的差异性与复杂性要求对软土地基的处理不能以偏概全,是不能以一种方式来解决所有情况的。而现实中对公路路基的实际调查大多都是敷衍了事,并没有严格的勘查体系,这就使工作人员在进行公路修复与完善的时候没有准确的情报,只能凭自身的经验盲目选取一种方式,一般而言,大多数时候的处理方法不仅不能起到修复地基的作用,反而会进一步让路基遭到破坏,让后续的修复难度加大的同时也增加了时间与金钱的消耗[1]。
2.2.2对于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不适当运用没有一种方法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正如这句话所说,没有一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可以解决所有因软土地基产生的公路问题。不进行实地考察是无法确认所要解决路段的真实情况,也不能做出正确的处理方法判断,最终会发生施工的粗糙性与不适配性,轻者会让路基产生二次破坏,重则会造成附近区域的水污染与水土流失。
2.2.3对施工的监管较为松懈监管是保障施工准确性的重要武器,目前大部分施工单位对于监管的重视度较低,往往只是走个过场,装装样子,在工作质量的检查上完全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而对于公路施工来说,质检的缺失会让施工者产生倦怠的情绪,完成工作的效率较低,在勘测地质时也不能做到精确无误,更不用说在不准确的数据上采取相应的处理办法。对于公路工程建设来说,光有外观上的美观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还是安全问题,只有对公路建设的安全问题进行严格监测,才能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供进一步的保障。
3.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的注意事项
3.1准备工作在公路施工中,要想保证软土地基的处理效果,必须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首先,加强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的分析与调研,针对性地制定软土地基处理方案,然后再正式开始施工作业。其次,软土地基的处理施工准备工作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第一,搜集软土地基地质的勘探报告以及相关调研报告;第二,搜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以及地基基础等方面的资料;第三,进行初步处理方案的制定,这一方案需要在后期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优化;第四,加强施工现场各项数据的搜集、对比以及分析,提升数据的利用率,发挥数据的作用;第五,实施必要的预测实验,根据实验结果来开展后续的施工作业,提升施工质量。
3.2夯实处理技术在公路施工中,如果明确软土地基的土质成分,那么就可以优先使用夯实处理技术。这是一种通过机械物理碾压方式压实表层地基土,然后通过夯实过程中产生的动应力使土基发生固化。在进行夯实处理时,需要以重锤自由落体产生的力来进行地基的反复夯实,进而增强软土地基的强度与硬度。在实际的夯实处理中,夯实技术的最大深度为1.2m。另外,在夯实处理的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软土地基中含水量的影响,只有软土地基中的含水量最合理,才能够获得最佳的夯实处理效果[3]。
3.3加载填土施工技术在公路施工中,加载填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促进软土沉降,增强地基强度,进而避免填土上方出现沉降,或者紧邻填土路段出现沉降。而促进地基沉降固结的有效方法就是对地基上方增加压力,使填充物之间的缝隙得到有效的降低。另外,还可以将砂和不透气的水膜覆盖到地基表层。通过制造真空层来加快地面的沉降。需要注意的是,加载填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必须要注意地基的稳定性。先填土再加载,一般填土使用的是透水性好、承载力大的土体,如水泥土、粗砂、沙壤土等。同时,在填土的过程中,要防止欠挖或者超挖现象的出现。
3.4竖井排水技术在公路施工中,设计竖向排水井,逐步排除土内的水分,缩小孔隙,就可以促进地基的固结变形,进而实现地基强度与硬度的有效提升。其中,在天然土层内增加排水方式和竖向排水管,控制排水距离,可以明显促进地基的固结,进而缩短地基沉降的时间,提升地基土抗剪强度,从而确保地基承载力的提升速度远超施工荷载的增加速度。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地基的稳定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地基的承载力与稳固性是公路上交通运输发展的最基本的保障,而作为最常用技术之一的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其选择对于公路地基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做到合理进行软土地基处理,就要正视在该方面仍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吸取经验,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切实进行施工地勘察与监管的加强,让该技术更好地运用在公路工程施工中,为公路的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尹刚.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标准化,2018(12):144-145.
[2]谢百慧.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23):110-111.
[3]张超.道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14):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