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全第一始终是建设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原则,尤其对于危险性高、工艺复杂的建筑施工行业而言,施工安全管理与控制贯穿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全过程。目前,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较为完善,但安全事故仍然频发,所以,要对施工安全管理问题进行仔细分析。基于此,在本文笔者将对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现状进行探究,并针对具体实际情况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事故控制
1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概述
建筑安全管理是在实际建筑产品建设过程中为提高产品质量、杜绝安全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工作的统称。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化就建设进度逐渐加快,建筑行业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建筑行业在发挥重要经济推动作用的同时,也暴露出较多的安全管理问题,事故管理方面存在不足。一部分建筑施工企业重视产品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在施工过程中暴露出的安全隐患。完善的施工安全体系可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促进建筑企业的稳定发展。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只有保证施工安全,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竣工。近年来,党和国家加强了对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和事故管控。建筑施工企业将“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法应用于实际安全管理中,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的同时,执行国家颁布的一系列安全管理法规,保障所有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避免财产流失,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提高行业竞争力。
2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2.1安全生产管理成绩
第一,我国建立了安全生产法规体系和技术标准,对建筑施工行业进行了规范,使建筑施工各项工作有法可依,实现了行业管理、国家监察和群众监督。
第二,完善了安全生产制度。在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均已经完善了安全生产责任制,这样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在查找原因的时候能够一针见血,直接找到负责人,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将损失减少到最低。
第三,开展了意外伤害保险试点。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相对危险的行业,很多施工事故都是难以避免的,只能将事故造成的损失尽可能降低,在我国的《建筑法》中提出了对从事建筑类行业的危险的作业的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这样激发了企业深化安全管理措施的积极性。
2.2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第一,在法制方面。在法规建设方面,有的法规的制定并不符合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出现政策不配套的现象,这样不利于调动企业管理的积极性,此外,很多法规的强制性比较高,忽视了企业主动性的发挥。
第二,在监督方面。很多施工企业的智能分工仍然比较老套,在协调现场工作方面经常出现问题,对企业员工职业安全管理这项工作并没有专门部门负责。此外,很多法律法规实施不力,监督不严,很多事故的发生经过调查都是由于没有严格执法,没有严格按照施工条例进行。
第三,在施工人员方面。构成我国建筑行业施工人员的绝大部分都是农民工,他们缺乏基本的文化素养,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职业教育,更没有经过严格的安全法规教育,在施工过程中,操作不规范,最终造成事故的发生,给家庭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这也是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限制条件。
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与事故控制措施
3.1管理部门加强工作力度
安全生产必须要有强制性的监督管理条例作为约束,这也是降低安全事故的有效方式,坚持做好事故预防,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并且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安全监督队伍,完善并制定建筑安全技术标准和施工规范,实现建筑施工的法制化。
此外,有关部门也要定期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评价,对于安全不过关的企业要严厉惩罚,并提出整改措施。
3.2加强安全教育
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教育问题首先要从领导决策层展开,提高他们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加强安全教育,发挥安全榜样作用,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部门要定期组织各大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国家的安全法规,指导他们做好安全生产。另外,还要对基层的施工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加强他们的技能教育,提高在操作过程中的自我保护能力,避免由于操作不当导致的安全事故。安全问题常提常新,不能因为大家都指导而就不组织专门的培训,要根据操作工人具体的工种安全具体的安全教育内容,结合多种方式进行安全教育。例如,在施工的间隙,可以将工人集中到一起,观看事故录像等,也可以直接在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教育,再次,就是让每个部门或者工种的负责人根据前一天的施工情况对员工进行教育,预防各类事故再次发生。
3.3民工管理
建筑行业以民工为主体的局面在短期内很难改变,而且根据调查显示80%的安全事故都是发生在民工身上,由于民工是家庭的主力,一旦事故发生必然会给家庭和子女造成很大的伤害。而民工普遍文化素质比较低,虽然能吃苦受累,但是管理起来也是比较散乱。
首先,从短期来看,民工受雇于建筑施工企业,因此,安全管理首先应该由施工企业来负责,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民工管理制度,针对各类安全事故都要有相应的应对措施,并且全权负责,加强安全教育,确保其持证上岗,这对民工家庭和谐、稳定来说也是益事。
其次,从长期来看,民工的安全问题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不是仅靠施工企业一方就能完成的。民工的输出地,相关行业的管理部门都要积极努力确保民工施工的安全性。劳务输出低要成立安全教育培训机构,在其走上岗位之前就要接受安全教育,掌握事故防护技能,经培训拿到安全合格证,这样便于用人企业在雇佣时的选择。此外,国家也要完善民工管理条例,明确民工的权利和义务,一旦出现事故要维护好自身的利益,而不是处于法律盲区,仅仅拿钱走人.
3.4鼓励建筑企业进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工作
加强对建筑企业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认证能够加强对企业的约束和规范,将其管理的重点放在事故预防上,让企业紧绷安全之弦。市场经济的发展总归是法制经济,我国很多企业都是计划经济条件的产物,已经习惯于应付上级的检查,一旦上级放松检查,企业就会降低重视程度,在问题的整改上也是拖拉。也就是说企业缺乏真正的内部自我约束机制,而通过进行安全卫生管理认证能够在内外部利益的驱使下督促企业实现企业自我负责。进行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企业需要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这一体系的认证不同于以往的普通安全检查,这是从基本的策划、实施到检查、评审的过程,需要企业长期保持正常、可控的的安全状态,而不是仅仅一时之需。只有这样才能让我国建筑企业走上国际,和国际标准接轨,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安全关系到建筑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只有不断加强建筑施工人员安全方面的综合管理和综合教育,加快建立安全机制,不断更新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完善施工安全保证保障系统,建设好施工安全管理体制,确实形成全体成员、全部过程、各个角度的施工安全管理,才能达到施工安全、效益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冯小光.浅谈建筑施工相关安全管理控制措施[J].居舍,2019(17):162.
[2]叶宏伟.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及控制措施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07):161-162.
[3]李涌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难点及控制措施[J].建设科技,2017(19):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