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在农业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李玉军
[导读]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关键
         摘要: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关键。文章分析农田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现状,通过工程实例,提出农田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1、引言
         目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升,大家的环境保护、水资源保护意识在不断增强,为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节水灌溉工程是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关键,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和经济效益[1]。因此,水利工程管理部门需要重视灌溉技术的应用,引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体质量,本文主要研究了农田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策略。
         2、农田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现状分析
         首先,施工技术人员需要根据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应用节水灌溉技术,但很多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缺乏对施工现场考察工作的重视,无法及时地更新施工现场的相关资源和信息,导致计算结果和实际情况出现了严重偏差。其次,相关人员在灌溉过程中,仍实行传统的灌溉技术,无法将现代化灌溉理念予以落实,未充分认识水利灌溉与农田产量之间的关系,缺乏对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视,严重影响我国农作物的产量。最后,从我国节水灌溉技术的实际应用来看,相关技术人员缺乏对后期技术设备维修工作的重视,设备老化问题比较严重,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带病工作”问题。并且,在使用节水灌溉技术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设备不科学使用问题,使得设备的使用年限不断缩短。
         3、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
         3.1引进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
         现阶段,全膜覆盖、膜下滴灌等农业节水技术得到了有效应用,其在“大禹节水”工程中的应用,为该地区谋划大项目、建设示范区、推广农业节水新技术提供了很大的机遇,该地区的农民群众通过转变传统的理念,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并对农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增加了节水种植的作物品种。同时,为了实现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设,相关部门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平台的基础上,将高效节水项目建设作为载体,创新并优化了相关机制,抓住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机遇,使得很多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运营和管理中。


         3.2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在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相关部门需要在提高农民群众经济收入的基础上,合理地调整农业结构,引进更多先进科学技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将工程措施、农业措施和生物措施结合起来,进行土地综合治理开发,利用项目扶持、企业投资等形式,引导农民群众进行土地流转,合理地铺设滴灌管网,为节水农业的高效性提供支持。另外,水利工程建设部门需要遵循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充分整合资源创新制度,大力发展公司式运作的规模种植经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预期目标。
         3.3创新并优化农业发展模式
         首先,探索农民用水合作社的三权改革模式。如单县浮岗镇高效节水建设项目区,建立专业的用水合作社,由股份认购筹资入股项目企业参与项目建设、管理和运营全过程中,以获取更多收益,在合作社的基础上探索“三权”改革模式,将项目区域初始水权分配到村、户、农民用水合作社中,社员可以以股份认购获取合作社股权,以最低4.95%获得收益,参与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其次,实行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模式。水利工程建设部门大力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项目,优化传统的农业灌溉模式,实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农作物的复种指数和产量,实现项目区域土地流转,有效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4、单县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项目取得成效
         单县高效节水建设项目建设中,通过引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取得了很大成效:(1)该项目通过引进先进的灌溉技术,水资源的利用率达到了95%,每亩平均用水量由原来的600~800m3降低至180~240m3,每亩的管理人员由20人减少到6人,节省了30%的农药和化肥,且在使用管道供水后,农户的生产投入也有所减少;(2)与传统的漫灌技术相比,管道供水技术使得农业增产率达到26.6%、增收率达到17.4%,供水保证率提高到75%,农民群众的节水意识也不断增强;(3)实现三方共赢:首先,农民增收,平均用水成本由1258元/亩降低到350元/亩,增收了5000元/亩(1亩=666.67m2);其次,企业盈利,企业资本回收年限是5~7年,20年利润达到3.6亿元,年平均收益率达到了7.95%;最后,政府节水,每年节水量在2158m3以上,解决了全县1/4的土地灌溉问题;(4)实现了农业产业的转型和升级。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种植模式转变成高科技现代农业形式,分散经营转变成规模经营形式。
         综上所述,在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农业用水问题日益严重,相关部门需要有效地控制灌溉用水,有效地解决水资源浪费问题。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相关部门需要引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改善农村生产环境,提高农民群众的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