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迅猛发展,先进的设备使施工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为土木工程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虽然土木工程的施工水平逐渐提升,但土木工程的质量仍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当土木工程遇到灾害问题时,不仅会影响土木工程的正常使用,甚至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笔者根据土木工程灾害的种类,结合土木工程抗灾能力低的原因,浅谈一下提升土木工程抗灾能力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土木工程;灾害;防御
一、土木工程灾害的种类
(一)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对土木工程的使用寿命有严重的影响,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产生巨大的威胁。自然灾害分为两种,主要有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我国的气象灾害主要体现在台风和雨水灾害,在东南沿海地区每年都会受到对台风的侵扰,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阻碍。台风往往会带来强降雨,使土木工程受到双重的侵蚀[1]。而常见的地质灾害有泥石流和地震,地震的发生不仅会对土木工程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还会造成人身伤亡事故。而泥石流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地质的问题导致的。泥石流会对道路造成阻碍,也会缩短土木工程的使用寿命。
(二)人为灾害
除了自然灾害对土木工程造成威胁,人为灾害也影响着土木工程的正常使用。土木工程的人为灾害,主要分为火灾、生产事故和质量事故三种。其中质量事故对土木工程造成的影响最大,也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种人为灾害[2]。由于土木工程的建筑施工过程不合规定,从而为土木工程的使用埋下隐患,最终导致了土木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火灾的发生,不仅会导致土木工程毁于一旦,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尽管火灾对土木工程的影响巨大,但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升,对火灾的预防力度也在逐渐加强。
二、土木工程抗灾能力低的原因
为了保障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的人身安全,必须要加强土木工程的抗灾能力。通过对土木工程抗灾能力低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对土木工程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运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全面提升土木工程的抗灾能力。
(一)场地选择不合适
建筑场地的选择,对土木工程的质量安全和抗灾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土木工程的设计初期,应对土木工程的建设场地进行严密勘察。除了勘察建设场地的地形地质,还要具体了解建设场地周围的环境气候[3]。通过对建设场地的筛查,能够增强土木工程的抗灾能力,也能够避免泥石流和山洪等自然灾害。
(二)设计方案不达标
设计方案是土木工程建设的核心,也是保障土木工程正常使用的前提。土木工程的设计方案不达标,不仅会降低土木工程的抗灾能力,还会减少土木工程的使用寿命,对施工人员的安全也造成威胁。如果想要提升土木工程的设计水平,就必须加大资金的投入,通过专业化的设计人才,运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设计方案中。
(三)施工不规范
土木工程施工人员的不规范,会造成工程建设中的安全事故,也会降低土木工程的抗灾能力。为了使施工人员规范化的作业,首先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4]。然后对施工人员进行思想观念方面的培训,提升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在保障土木工程质量的同时,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管理维护不到位
土木工程的管理维护不到位,不仅会引发安全事故,还会降低土木工程的抗灾能力。对土木工程的管理维护,主要分为工程建设管理和后期维护两种。对工程建设管理,是指土木工程建设时管理者对施工人员和施工内容的管理。对施工人员加强管理,提升施工现场的监督能力,能够降低工程施工成本,也能够增强土木工程的抗灾能力[5]。而对土木工程的后期维护,是指土木工程投入使用后,管理单位对土木工程的维护和保养。对土木工程进行后期维护,不仅能够延长土木工程的使用寿命,还能为居民的人身安全提供一份保障。
三、提升土木工程抗灾防灾能力的措施
提升土木工程的抗灾防灾能力,对社会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需要通过全方位的角度进行改善,只凭借对土木工程施工过程进行改进,这样是不会取得较大提升的。每当土木工程灾害发生之后,就应该及时对土木工程灾害进行反思。反思到底是哪方面的原因导致,不仅要提升土木工程的抗灾能力,还要把资金和精力投入到土木工程灾害的预防上。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土木工程灾害的发生,将社会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一)完善灾害预防机制
对于土木工程灾害,重点不仅仅在提升土木工程抗灾能力,而是对土木灾害的防御上。完善土木工程灾害预防机制,能够提升管理人员的防灾抗灾意识,加强平日对土木工程的维护。土木工程灾害的预防,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前预测部分灾害的发生时间和灾害强度。在灾害发生前就采取措施,避免土木工程灾害的发生。当灾害无法避免时,土木工程的预防机制也能够提前采取措施,将损失减小到最低。
(二)强化抗灾能力
除了从预防机制提升土木工程的防灾能力,还应对土木工程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从而强化土木工程的抗灾能力。首先设计人员应了解灾害的各种类型和建设场地的具体情况,然后根据掌握的信息利用科技手段进行分析。最后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增强土木工程抵御灾害的能力。
(三)做好灾后重建
尽管通过各方面的改进,能够大幅度提升土木工程的防灾能力,但有些土木工程灾害仍然无法避免。当土木灾害发生后,应第一时间对人员的采取救治。尽快开展灾后重建工作,使人们的生活恢复正常。不仅如此,还要从土木工程灾害中汲取经验,逐渐提升我国土木工程的防灾抗灾能力。
总结:
为了延长土木工程的使用寿命,需要从抗灾和防灾两个方面进行。提升土木工程的抗灾防灾能力,首先对常见的土木工程的灾害种类进行分析,然后根据不同的灾害种类采取预防措施。最后及时做好灾后重建工作,使土木工程尽快恢复正常使用。从灾害中汲取经验,对土木工程的防灾抗灾计划不断改进,为我国社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嘉霖.关于土木工程灾害及防御的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10):165-166.
[2]黄献明,李涛.内涵与策略——建筑与土木工程灾害弹性设计初探[J].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8(01):20-22.
[3]石若利.土木工程的灾害及其防御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02):232.
[4]张翰南.土木工程灾害防治-防排水施工与质量控制[J].四川水泥,2017(02):230.
[5]刘任峰.分析灾害的严重性及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02):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