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阅读和语文阅读是吴忠豪教授在《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提到的两个概念。文章阅读,以范围广泛的文章为阅读对象,以获取信息为目的。阅读时,着眼于文章的内容、思想和情感。语文阅读,以语文教材的课文为对象,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以认识掌握负载信息的载体为又一重要目的,阅读时,要立足于意文兼得。本文以当前语文课堂常见的以阅读理解为重点的课例《火烧云》和薛发根执教的《火烧云》为例,进行对比分析,来诠释“语文阅读”式教学和“文章阅读”式教学的本质区别。主张小学语文课不仅要通过阅读学习知识,磨砺情操,促进智力发展,更重要的是理解语言文字,积累语言经验,学习运用语言。
关键词:文章阅读;语文阅读;“文章阅读”式教学;“语文阅读”式教学
吴忠豪教授在《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提到了两个概念-文章阅读和语文阅读。何为文章阅读和语文阅读?吴教授提出:根据阅读目的的不同,阅读的方式有两类,一是文章阅读,以范围广泛的文章为阅读对象,以获取信息为目的。二是语文阅读,以语文教材的课文为对象,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以认识掌握负载信息的载体为又一重要目的,阅读时,要立足于意文兼得。
一、文章阅读与语文阅读的区别
虽然二者都有获取信息的功能,但实质存在极大差别。
(一)阅读对象的范围不同。文章阅读对象的范围大于语文阅读。文章阅读即为广义的阅读,一般性的阅读。刷微信微博,浏览报刊,欣赏诗文,看药品使用说明等隶属此类阅读。而语文阅读的对象主要是语文教材。
(二)阅读目的和重点不同。文章阅读的目的是通过阅读学习知识,磨砺情操,促进智力发展,着眼于内容、思想、情感。而语文阅读,获取信息只是目的之一。更重要的目的是理解语言文字,积累语言经验,学习运用语言。
(三)文本的作用不同。前者,读者对于文本,往往起于“批文”,止于“得意”。一旦完成“披文得意”的使命,往往“得意忘言”。而语文阅读中,文本语言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它是信息的载体,认识的工具。另一方面,它又是认识学习的对象,通过阅读内化书面语言,学习积累语言感性经验。
《课标》提出,“语文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学科。”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的应当是以积累语言经验,进行语言实践,学习语言运用为重点的“语文阅读”式教学。但是,当下的语文课堂,却依然存在着以分析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情感为主要任务的现象,笔者把它叫做“文章阅读式”教学。现以当今常见的小学语文课例《火烧云》和薛发根老师的课例《火烧云》为例,谈谈笔者对两种教学方式的认识。
二、“文章阅读”式教学课例和“语文阅读”式教学课例及分析
.png)
.png)
.png)
.png)
.png)
通过两个课例对比分析得出:语文教师不能只用“文章阅读”式教学,止步于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而应运用“语文阅读”式教学,把教学内容聚焦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质量。引导学生走进语言的“内核”,发现课文语言与自己语言的差异,指导他们提升语言实践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吴忠豪.《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
[2] 薛发根.《火烧云》课例实录及点评
彭代琼,女,汉,重庆人,小学高级教师,本科,重庆市大渡口区育才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