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反季节绿化施工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美化城市的同时,带给人们更加美好的心情。本文阐述了园林反季节绿化施工的重要意义,结合反季绿化施工应该遵守适栽性、因地制宜等原则,从苗木选择、运输、土壤处理、反季种植等方面分析了反季节绿化施工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绿化;反季节绿化施工技术;因地制宜;适栽性
引言:在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居民对自然环境的要求也在逐渐提升。相比于南方部分地区的“四季如春”,北方的季节变换泾渭分明。每当秋天来临之际,花草树木均会迅速枯黄、掉落,尽管人们对自然规律已经习以为常,但通过现代手段,开展反季节绿化施工工作,让城市在寒冷的冬天多一分“生机”。
1.园林绿化反季节绿化施工的重要意义
城市化建设过程的初级阶段,人们没有考虑到自然植物的重要性,造成了大量滥砍滥伐的现象。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植物在生态体系中不可撼动的地位,因此,现代城市建设朝向园林化发展。在我国北方居民的认知中,四季变换蕴含自然常理,只有在春、夏、初秋才会欣赏到绿色。然而传统的园林绿化施工建设已经不能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绿化需要,因此,开展反季节绿化施工,不仅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对于园林绿化种植的限制,还能够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增添更多的绿色,让城市居民呼吸更多的“清新”空气。根据目前的技术,反季绿化工作已经被多个城市正式提上日常工作议程,除了“增添绿色”的根本目的外,还可以从形状、品种等方面着手,探索更多适合本地栽种的反季绿色植物,从而提升城市物种多样性,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定义。
2.园林绿化反季节绿化施工应遵循的原则
园林反季节绿化施工遵循的原则如下:
第一,注重适栽性,做到因地制宜、扬长避短,避免出现“橘生淮北则为枳”的现象。对于很多苗木来说,适宜的土壤环境是一切栽培方式的基础,特别是反季节种植,原则上违背了万物生灭的自然法则,为了打破时间与空间的界限,技术人员应该反复测算栽植土壤的真实环境,结合气候条件与反季节植物的生长特性,制定出科学的栽培方案,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成活率,从而使大量反季节绿化植物能够真正投入使用。
第二,在现代反季节植物栽培过程中,核心因素是植物(树种),而土壤环境可以进行人工调整。为了提高反季树种的成活率,早期的土壤成分配比工作以及后期养护管理工作必不可少。通常情况下,反季栽培树种的常见选择是杨树、泡桐等植物,其成活率较高且对土壤环境的需求并不苛刻。栽培成功后,后期维护成本较低,非常适合大面积应用。在有特殊需求的地区,需要选用苏铁、银杏等对土壤环境、自然条件要求较为严苛的树种时,需要特别注意监测土壤中的营养成分,尽量保持原有状态,必要时可以用功效相近的物质进行代替,从而达到相关标准。此外,当其成活后,为了保证正常生长,需要加大养护投入力度。
3.园林绿化反季节绿化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3.1选择苗木
相较于南方正季反季温差相对较小的条件,北方反季温差大、自然环境差,因此在开展园林反季节绿化施工前,应该挑选合适的苗木,在苗圃基地培育成活后,将之移栽到土壤成分相近的地区。一般来说,气候因素能够对苗木的反季生长造成较大的影响。基于此,反季苗木在选择时应该重点考虑适应性,如果选用了不当品种,过高的死亡率不仅不会达成反季绿化的目标,还会造成极大的浪费。
比如北方冬季的最高气温在0℃以下,部分地区最低气温甚至达到零下30℃,所以在苗木选择时可以选取抗寒、耐寒性较强的植物。此外,受温度影响,正反两季的土壤环境和营养成分也会有所不同,如含水量、酸碱程度甚至土层的软硬度,均会对反季植物成长造成影响,故而设计人员必须着重考虑相关要素。
3.2苗木运输
苗木在苗圃基地培育成功之后,接下来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之安全、迅速地运送到目标位置。首先,北方冬季气候干燥,无论是地表上下,相比于春夏两季,水分含量较低,因此,最好选择阴雨或者飘雪天气,除了避免根部土壤水分蒸发过快导致根系干枯,还能通过雨雪从外部吸收水分。其次,运送现场的苗木数量应该尽量与实际需求保持一致,否则囤积的苗木在无法摄取营养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大面积死亡。再次,苗木装车前应该采用草绳等工具进行包裹,目的在于方便“群体补水”,保证树苗时刻处于湿润状态。将树苗装车过程中,必须注意按照一定的方向整齐摆放,呈现根(必须保证土球包裹)在前、冠在后的景象。此外,为了避免运送过程中由于车辆颠簸致使树苗出现损伤的情况,应该将树干捆绑牢固,提高抗颠簸程度。最后,到达目的地后进行树苗卸载时,应该轻拿轻放,绝不能出现根部土层破损,否则将反季植物的根部直接置于完全陌生的土壤中,成活率极低。
2.3土壤处理
园林反季节绿化施工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对土壤的处理工作。北方地区由于气候寒冷且空气湿度较低,土壤中液态水含量极地,整体情况时“硬、凉、干”。因此在开展植物反季栽种前,应该对土壤进行松土处理,保证松软、透气的同时添加适当的肥料,保证土壤中营养充足,使之达到植物反季培育的标准。首先,采用物理、化学手段相结合的探查方式,检测土壤成分。比如最初可以用筛土的方式,将土壤中存在的大小石块清除干净,一般情况下,需要进行筛土的土壤深度应该在30cm以上。其次,如果土壤中黏土成分较多,可以适当掺入一些沙土,此举能够增加黏土层的空隙,使其透气性、渗水性均能够得到显著提升。最后,北方冬季土壤营养成分缺失较为严重,因此可以适当适用复合肥,在时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施加腐殖质,使土壤的贫瘠程度得到改善。此外,不同的苗木对于土壤的要求不尽相同,故而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对待每一种反季绿化种植的苗木。在施工期间,工作人员应该多方了解实际情况,从而保证苗木的正常生长。
2.4反季节种植
园林反季节绿化工作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非常多。比如银杏、柳树、榆树等落叶乔木类的植物,除了保证存活、生长之外,还应该考虑到其生长后的形态是否会对应用区域造成影响,经过详细的调查研究之后,可以开展相应的修剪工作。在夏季开展种植工作时,常常对树冠进行喷水操作,使其时刻处于湿润的环境中。然而到了冬季,在保证大部分夏季栽培工作不变的情况下,还要考虑设置保暖、防风、防冻等必备的防护措施,如在树干上缠绕麻绳、涂抹防冻涂料等。当栽种工作完成之后,技术人员可以及时建立土堰结构,尺寸应该略大于苗木种植坑,目的在于防止土层出现渗漏的情况。此外,针对部分无法自主完成排水的种植坑底部,可以铺设一些砂石层,从而起到加固土层的作用。北方冬季寒风凛冽,经常出现树木被风刮倒的现象,因此工作人员应该适当布置一些固定结构,提高反季苗木的成活率。
结语:反季节绿化施工技术虽然已经在大中城市中得到了推广,但从业人员应该不断总结反季节植物栽种经验,不仅要保证植物在冬季的反季节生长,还应该充分考虑来年春天的正常生长,带给城市居民更多“生机”的同时,使之符合自然规律,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齐晓燕.现代绿化施工中反季节种植与养护技术[J].乡村科技,2019(28):61-62.
[2]龚雨华.反季节种植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园艺,2019(18):187-188.
[3]王金春.园林施工中苗木反季节栽植技术探析[J].现代园艺,2019(18):64-65.
[4]陈光辉.简析园林绿化工程中反季节栽植技术[J].绿色科技,2019(17):67-68.
[5]黄文达.园林绿化施工反季节栽种方法探析[J].四川建材,2019,45(09):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