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伴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各方面都更趋向于专业化与规范化,这使得建筑行业面临的建设要求相应增多。而工程造价管理作为贯穿于建筑工程整个环节的重要性管理内容,工程造价管理的整体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工程的建设效果,因而,重视于工程造价管理的优化十分重要。此种背景下,BIM技术可视化与模拟性较强的特点,使得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优势,逐渐开始进行深入化的应用与普及。针对此,基于对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本文对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及优势进行合理化探讨。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造价;造价管理
引言
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包括投资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均会产生成本,如果建设单位对于工程成本未进行系统且全面的管理控制,易导致成本超支情况发生,增加工程建设成本,引发工程建设双方的经济纠纷,不利于工程顺利投入使用,因此结合该种情况需要工程建设单位采用现代化的先进技术-BIM技术,加强工程建设造价管理工作,利用专门构建的建筑信息模型,从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出发进行有效的管理,促使工程施工时各个环节的作业成本可以显著下降,最终工程建设期间产生的成本较低,处于建设工程的造价预算以内,促使工程可以低成本、高质量的建设完工,工程建设双方均可以获得理想的经济收益。
1BIM技术概述
BIM技术是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的缩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是为建筑全寿命周期提供决策和支持服务的一种新型计算机技术与工程领域技术的前沿技术。目前BIM技术几乎在全世界的工程领域中均已成功应用,BIM技术的出现也加快了工程造价软件的发展,同时也对工程造价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标准。BIM技术涉及到的软件范围很广,例如我们经常使用的re-vit,forer等专业软件,从一定意义上讲AUTOCAD也是BIM软件的一种,现在市场上第三方开发的造价信息软件都可以算做BIM软件的范畴中。BIM建筑信息模型实质上就是用信息模型来表达建筑物或者构筑物的特性和表述它的基本功能,在BIM信息平台上资源是可以实现共享的。
2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2.1在工程造价投资决策阶段的应用
工程造价投资决策阶段最主要的工作是进行及时投资预算,利用BIM技术对工程的投资进行预算,通过有效的将各种建筑信息模型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庞大的信息系统,为工程建设和工程造价投资预算提供了强大的信息支持。传统工程投资预算采取的是编制投资预算指标,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指标的不全面和预算效率低的现象。BIM技术利用二次加工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工程造价指标,编制人员可以从中提取有利的信息进行合理的投资预算指标的编制,提高指标的全面性和预算的效率性。此外,BIM技术还可以从历史的数据库中提取对工程有用的信息,进行合理的调整,设计出多种方案,对成本等问题进行合理的计算之后,寻找到最合适的方案,从而减少了工程的成本,提升了工程的合理性。
2.2BIM在工程设计阶段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采用传统方式进行建筑工程设计时,主要是设计人员根据各种实地考察的数据与资料,在参考建筑工程设计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建筑工程建设方案的设计。这种设计方案因涉及到的人员比较多,部分人员若是存有操作不规范或数据整理不全面的情况出现,都有可能使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与实际情况不符合,进而在进行施工时,因施工问题引发较大的资金亏损。
BIM技术在进行建筑工程设计时,BIM技术能够对各种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然后建立对应的数据模型,使得建筑工程施工涉及到的所有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与业主等,能够根据模型呈现的情况,及时对不足之处进行提出与改进要求,使得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更具合理性,给予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充分数据参考。
2.3招投标阶段
在该阶段工程建设单位需要结合本次工程建设的各项要求,进行基于工程造价有效管理的建设工程招标文件的撰写、工程招标标底与拦标价的设计,以此吸引众多有着较强实力的施工单位参与到工程项目的招投标之中,从中选择出最佳的施工单位承建该工程项目,最终选定的施工单位可依据发包方提供的工程施工工程量清单上的内容与中标价格保质保量、低成本的将工程项目施工建成,与以往常规的招投标工作进行效果对比,可知在BIM技术应用之下,借助于建筑信息模型可以快速的得出精准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上的各项信息,最大化的规避了人工计量建设工程工程量信息的误差大、遗漏问题,确保施工单位可以根据工程量清单上的内容做好施工全过程的造价管理控制工作。
2.4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应用
正式开始施工前,可利用BIM技术对各专业机电管线深化出图,满足房间的净高要求和使用功能,消除影响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潜在问题,避免工期延误、材料计划错误等,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搭建BIM模型时,添加时间维度参数,以动态的形式,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模拟,找出影响施工正常进行的问题,制定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加以处理。由于建立了多方、多专业的有效沟通机制,BIM技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设计变更,结合各参建方自身技术强项,促使各参建方共同参与并进行多层次多专业的三维碰撞检查以及图纸会审。利用可视化特点提出的直观碰撞问题报告,将施工技术方案难点在前期进行推演,施工深化前置,大幅度提升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基于BIM技术的施工现场管理,可以结合轻量化管理平台,实现施工现场各方信息对等,提高工作效率。轻量化平台能将模型与图纸信息、变更信息、质量信息、进度信息、安全信息、成本信息等详细的工程信息资料集成,形成多维信息模型,为工程项目各参与方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交流协作平台,合理安排施工现场的采购计划、人员计划、进度计划等,为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提供支持。
2.5BIM在工程竣工结算阶段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传统进行建筑工程竣工结算时,由于涉及到较多的管理单位,使得建筑工程进行竣工结算的效率,不仅比较低效化,也有可能因核算人员专业水平低或核算不正确,而使得建筑建筑工程竣工结算的数据存有较大的工程,影响了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相对于这种传统管理方式,使用BIM技术进行工程竣工结算,能够在建筑工程模拟性与可视化的优势支持下,对涉及到的数据进行精准核算与分析,然后进行工程计量报告的有效整合,保障建筑工程竣工结算数据的合理性。
结语
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可全面提升工程造价行业效率与信息化的管理水平,可优化管理流程,高效率,精准的完成工程量的计算工作;通过BIM技术在工程造价中的管理,包括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施工阶段以及工程造价管理的工程竣工结算阶段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工程造价的全产业链的管理起到了很好的呈上启下的作用,对于工程造价的信息来源有着可追溯性和真实性,为对工程项目的进一步判断提供技术支持。由此看来,BIM技术对于工程造价管理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业内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黄伟标.信息技术在建设工程造价中的应用与发展[J].信息技术,2016(17):161-162.
[2]许俊青,陆惠民.基于BIM的建筑供应链信息流模型的应用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1,02.
[3]李云春,段胜军,李敬民,等.施工阶段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控制的价值研究[J].价值工程,2019,38(29):20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