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疝气科普小课堂

发表时间:2020/5/8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8期   作者:袁敏丽
[导读] 小儿疝气是是儿童在幼儿时期多发的一种外科疾病。小儿疝气疾病,主要可以划分为先天性的腹股沟疝以及脐疝两种。引发小儿疝气的主要原因,是先天性因素。在目前医学技术的发展阶段,可知腹股沟疝的主要造成原因,是由于小儿的鞘状突尚未完全关闭所导致的。而引发脐疝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脐环未能完全缩小闭合。脐疝的发病,也可能受到胎儿时期成长发育的效果的影响。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由于生长发育不完全,也很容易出现脐疝。对于小
(江油市第四人民医院  四川江油  621702)
 

小儿疝气是是儿童在幼儿时期多发的一种外科疾病。小儿疝气疾病,主要可以划分为先天性的腹股沟疝以及脐疝两种。引发小儿疝气的主要原因,是先天性因素。在目前医学技术的发展阶段,可知腹股沟疝的主要造成原因,是由于小儿的鞘状突尚未完全关闭所导致的。而引发脐疝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脐环未能完全缩小闭合。脐疝的发病,也可能受到胎儿时期成长发育的效果的影响。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由于生长发育不完全,也很容易出现脐疝。对于小儿疝气的治疗来说,存在一定的局限和难度。如果小儿的年龄超过了一周岁,其腹股沟疝病症则无法自愈,需要借助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常规的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气的手术是疝囊高位结扎,在手术过程中配合使用腹腔镜,具有更好的手术治疗效果。通过手术方式治疗脐疝,在进行切除疝囊的操作之,还需要缝合修补。下面对小儿疝气的相关常识进行科普。
1 小儿疝气的病因
小儿腹股沟疝的根本原因是鞘状突没有及时闭合。如果婴儿腹壁发育状况不好,容易发生腹股沟疝。过度用力哭闹、便秘、咳嗽,会导致腹内压增高,从而引发疝的形成。小儿脐疝的发生原因是脐环没有闭合。在婴儿时期,两侧腹直肌前后鞘在脐部未合拢,留有缺损,这就给脐疝的发生提供了条件。孩子的大声哭闹、便秘、腹泻、咳嗽等,都可能导致孩子的腹腔内压力增高,从而引发小儿脐疝。
2 小儿疝气的临床表现
特征性临床表现:腹股沟区或脐孔出现时有时无或时大时小的包块。包块在站立以及哭吵等使腹内压增高的情况下出现或者变大,而发生早期平卧或停止哭吵后包块多可自行或用手按压后消失。随着年龄增长,疝囊将不断增大,可能造成嵌顿和绞窄,严重者可能会睾丸或卵巢梗塞、萎缩。
3 小儿疝气的临床检查和诊断
小儿疝气的典型体征,是腹股沟区或脐孔出现大小有变化的包块。早期患者平卧时可消失。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典型的小儿腹股沟疝或脐疝。通过配合使用B超等检查,可以辅助诊断不典型的小儿腹股沟疝或脐疝。同时可以与鞘膜积液、隐睾等疾病进行鉴别。
4 小儿疝气的治疗与预防
小儿疝气的治疗方式:(1)保守治疗:对于年龄不超过1岁的小儿腹股沟疝和脐疝患者来说,应尽可能选择保守治疗的方式。一是因为小儿腹股沟疝和脐疝在一周岁之内有很大的可能自愈,二是因为一岁以内的幼儿如果接受手术治疗,对其身体的破坏过大,可能超过幼儿能承受的限度。如果在保守治疗的过程中,幼儿的病情程度较重,或者是出现反复的脱出问题,可以使用疝气带对局部进行压迫,防止疝内容物突出。如果在保守治疗期间,幼儿总是大声哭闹,不配合治疗,或者患儿由于自身原因出现咳嗽、便秘等问题,都会导致患儿腹内压增高,不利于病情的恢复。如果幼儿在大声哭闹期间疝块无法回缩,可能是发生了疝嵌顿,应立即送完医院就诊。(2)手术治疗:通常情况下,对于1岁以上的小儿腹股沟疝和脐疝患儿来说,已经没有自愈的可能了,应做好手术治疗的准备。如果是患儿的自身情况特殊,例如腹股沟疝很大,或反复出现嵌顿现象,则可以先不考虑年龄的限制条件,因为患儿的实际情况仅仅依靠保守治疗,并不能解决眼前的急性病症,继续坚持保守治疗,容易给患儿的健康带来更严重的威胁。

超过一周岁但体质虚弱的患儿,其身体的实际情况也不能支持其进行手术,可以在身体素质稍微加强的时候再进行手术,避免幼儿在手术过程中有较高的麻醉和手术风险。可见,确定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年龄并不是绝对因素,更重要的是结合患儿自身情况来考虑。目前阶段,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合脐疝的最常用手术方式,就是疝囊高位结扎术。疝囊高位结扎术的规模较小,安全系数较高,对幼儿身体造成伤害的可能性较小。
小儿疝气的发病与先天的发育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很难有效预防。为了尽可能预防小儿疝气的发病,可以注意孩子出生前的营养状态,降低小儿疝气的发病率。在出生后,尽量避免孩子经常哭吵,对于其他疾病引起的咳嗽、便秘症状,应积极进行治疗,避免婴幼儿的腹内压增高,有利于降低小儿疝气的发病率。小儿疝气的预防手段:(1)小儿疝气的患者,多是刚出生不久的婴儿,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的发病率更高。因此,孕期的母亲应注意充足摄入均衡的营养,给胎儿提供更好的发育环境。(2)小儿疝气需要接受良好的日常护理,通过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也可以对小儿疝气的发病,起到预防作用。(3)在婴幼儿期,注意避免将孩子的腹部裹得太紧,这样可以适当降低腹腔内压力。尽量控制婴幼儿的独立站立时间,以免肠管下坠,引发腹股沟疝病症。(4)应注意控制孩子平时的运动量,逼避免过度运动,劳逸结合,避免在长时间的运动过程中,孩子的腹压增高,引发疝气发病。(5)在饮食方面,多给孩子食用容易消化的、富含纤维素的食物,避免孩子由于大便不畅,腹腔内压力过大。(6)如果出现其他疾病或由于孩子自身身体原因所导致的咳嗽时,应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防止因为腹压升高引发的疝气。
通过上述对小儿疝气的科普,希望可以为预防小儿疝气提供参考。小儿疝气的发生概率大概是1-4%,男生比女生要高得多,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的发病概率更高,所以为了避免幼儿患上小儿疝气,应积极了解小儿疝气地相关常识,做好产前产后的护理,才能有效防治小儿疝气。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