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运行检修管理模式分析 冯磊

发表时间:2020/5/8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2期   作者:冯磊
[导读] 摘要:杆塔倾斜倒塌、断路、线路短路等均属输电线路运行安全方面存在的客观现实问题,会负面干扰供电稳定,甚至会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及财产安全。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吕梁供电公司  山西吕梁  033000)
        摘要:杆塔倾斜倒塌、断路、线路短路等均属输电线路运行安全方面存在的客观现实问题,会负面干扰供电稳定,甚至会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及财产安全。鉴于此,本文对输电线路运行检修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行检修;管理模式
        引言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要加大研发智能电网系统的力度,同时结合输电线路专业知识与相关科学技术来建立健全完善的输电系统,从而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输电线路的检查
        强大的工业生产需要足够强大的电力供应,必须首先解决安全问题,技术人员必须检查设备的安全性,以确定线路的损坏和破损。输电线路的电气设备容易老化,由于电气设备持续破损导致故障,尤其温差变大时,发生故障的概率就会明显增加,线路短路、避雷器损坏之类的问题是十分常见的。另外来说,当雨季到来时,更要做好线路的检查工作,了解线路是否出现了腐蚀。在线路处于供电状态时,要对连接器进行检查,确保不会出现接触故障,此外,线路温度必须要适时监控。一旦发现有异常的话,相关人员必须要在第一时间予以解决。
        2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干扰因素
        2.1自然因素带来的影响
        暴雨、台风和泥石流等非常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往往会造成一些较严重的线路故障。出现故障后,检修人员不容易寻找到有关故障区域,在雨水、冰雪覆盖的地区,即使找到了故障区域,工作人员维护电力线路也十分吃力。如果没有快速确定故障范围,不仅无法尽快恢复供电,还有可能引起更严重的问题。例如,塌方严重的区域,如果没有及时找到故障原因,维修工作难以顺利进行。此外,雷电对线路也有着严重的危害。在雷电多发区,输电线路更易发生跳闸,复杂的地理形态特征更影响了这部分区域的电网可靠性。
        2.2线路外破隐患带来的问题
        一些外部原因,如高速公路、高铁等施工会影响电力线路的安全,工作人员没有按照规定正确使用大型施工机具也会对电力线路的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许多电网企业安装了在线监测装置,这样能够更加有效地监控电力线路中的重点区域,防范外破风险。同时,还利用无人机定期查看重要地域,对外破隐患的排查加大力度。这些措施都降低了外破隐患给电力线路造成的危害。此外,部分电网企业与施工方还签订了安全协议,减少了施工中的安全管理隐患。
        2.3人为因素
        没有从本质上认识到输电线路的重要性,保护策略过少,未有效执行既有保护方案等同样均影响输电线路运行安全。环境污染日渐加剧是客观事实,因此输电线路必需要具备更加理想的绝缘子性能。植树造林力度连年加大的一个基本意图就在于修复环境、恢复生态,不过其同样在某种程度上增大了输电线路火灾风险,丘陵、山地等地带尤其如此。此类地带已呈线路消防安全的重点区域。输电线路同样会因工程施工不合理而受到损坏。例如,偷盗地下电缆、矿石开采过度而直接损害输电线路地基等人为损害已严重威胁了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必需引起全面关注并加大管理力度。
        3加强输电线路运行检修管理的措施分析
        3.1加强带电作业设备的管理
        日常检修的过程中,作业设备对检修工作的影响是较大的,尤其是带电作业设备,稍有不慎,人员安全就难以保证。因此说,电力企业一定要做好设备管理工作,设备存放的环境应该要保持干燥,维修、实验工作要定期展开,确保设备能够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带电作业的过程中,选用的设备应该没有任何质量问题,这样方可使得检修工作更为安全,检修效率也能够大幅提升。


        3.2引用先进的输电线路检修技术
        当前时期,电力行业的发展速度持续加快,在此背景下,输电线路检修的相关技术也更为成熟,若想使得检修效率有大幅提升,必须要将先进技术予以有效应用。现阶段,应用较为普遍的检修技术是红外测温技术,当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故障段的温度通常会有明显升高,此时通过红外测温技术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寻找到故障位置,而且不需要停电,这就使得检测效率大幅提升。确定故障位置后,可选择最佳措施进行处理,确保故障范围不会扩大。对于检修人员来说,此种技术的应用使其工作难度降低很多。
        3.3人力巡查和研发状态巡视系统
        人力巡查是目前巡视输电线路安全状况最有效的方式。目前,维护输电线路系统的研发进展并不明显,而使用人力检测输电线路并判断输电线路的安全状况,有着较为直观的优势,还可以分阶段进行评估巡查。所以,各企业和单位在大力研发输电线路检测系统的同时也应当重视人力巡查。当然,人力巡查也有许多缺点需要解决。例如,人眼和望远镜存在不小的误差,可能无法准确及时地发现输电线路中的细微问题和预测线路的使用寿命。此外,由于输电线路铁塔的高度问题,运维人员也可能无法十分准确地判断通道内的其他故障问题。因此,各企业和单位应该加大力度进行人力巡查,同时以输电线路监控设施观察到的信息为基础,辅以直升机和无人机定时快速巡查,多种方法同时运用,才能更好地监控输电线路。
        3.4确定检修周期
        输电及配电线路检修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项目:(1)标准项目;(2)非标准项目。其中标准项目由多个检修内容构成,分别为检测不良绝缘子、铁塔螺栓加固、清扫绝缘子、刷油漆、砍伐防护区内的树木及扶正倾斜铁塔等。这些检修内容都会在规程内体现,电力企业通常会依据规程进行检修计划的编制,并严格执行检修计划。但电力企业内部改制后,企业需要自负盈亏,为节省成本,电力企业不仅需要考虑检修质量,而且要强调检修成本和检修时间的重要性。实践结果表明,保障运行维护效果是达成上述目标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使电力企业始终把握线路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编制的检修计划才更为合理,由原来的按期维修变为现在的应修必修,不应修必不修和修必修好。由于检修工作量较大,并且多为停电作业,要求检修人员对线路绝缘子老化概率进行计算,以此为条件,合理调整绝缘子检测周期,如果线路绝缘子老化概率小于万分之一,则无需对该型号的绝缘子进行检测。布置在线路上的绝缘子串,检修人员应该以月或降雨次数为周期对其进行检修,检修内容为清理和涂硅。只有选择合适的检修周期,才能使检修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未来几天有雨,则工作人员无需对绝缘子串进行清理和涂硅,在降雨后完成检修即可。究其原因,主要是降雨会使清理和涂硅的效果大打折扣。输电及配电线路的检修周期需要合理安排,要求电力企业深入调研,掌握线路的实时状态,以降低线路检修的难度和工作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经常使用的输电线路维修检测工作类型为定期维护,但是定期的维护工作并没有能够对输电线路的运行进行实时的监测,这就又造成了企业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资源的浪费,成本的增加。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维修策略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在保障电力系统使用安全的基础上,维持电力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俊城.输电线路运行维护与检修技术探析[J].技术与市场,2018,25(07):119-120.
        [2]杨龙.输电线路运行检修和防雷技术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2):140-141.
        [3]华逸民.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措施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8(06):148.
        [4]彭志明.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一体化标准技术探讨[J].数字通信世界,2017(12):247.
        [5]寇建明.简析输电线路运行中常见的问题及其维护检修[J].山东工业技术,2017(17):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