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线路故障原因分析及运维管理控制策略分析 徐心虎

发表时间:2020/5/8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2期   作者:徐心虎
[导读] 摘要: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所处环境较为复杂,故障现象时有发生,做好配电线路运维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邑县供电公司  山东省德州市  251500)
        摘要: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所处环境较为复杂,故障现象时有发生,做好配电线路运维管理工作尤为重要。下面文章主要对配电线路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并对运维管理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配电线路;线路故障;故障原因;运维管理
        引言
        配电线路是供电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维护管理不到位,将会对用户用电的安全稳定造成威胁。因此,应该高度重视配电线路运行的管理和维护。由于各个地区的配电线路运行的具体情况不同,造成了管理措施的要求不同。
        1配电线路故障原因分析
        1.1负荷率低、无功不足的程度较高以及管理不严谨
        在城市的电力设备中使用比例最大的就是感应电动机的使用,它在工作的时候与变电器是有很大的相似处,它们都需要一些无用功,可是在城市之中也有的地方发展的不是很好,所以他们对于这方面的探究也是比较少,所以说就会有问题的出现。在城市之中它们的无用功技术不好,就会导致功率的因数达不到合格的标准,这样在电路最末端的用户接收到的电量也是非常的少。不仅由于技术上的问题,最后还因为管理的不好,在城市中有很多胡乱接电网的情况存在,这就会造成安全隐患。
        1.2监督模式和工作标准不完善
        目前,我国配电运维一体化模式普及程度越来越高,意味着传统的运维工作会发生转变。运维一体化模式虽然有其自身优势所在,但在实际操作时,会很容易导致运维人员任务增多、运维管理水平难以得到提升。运维人员需要承担重要的维护、管理及检修工作,还要对设备进行检修和验收。目前,一体化工作模式需要进一步改进,以保障运维质量。传统的互相监督要逐渐替换成制度监督,重新定义工作标准,以满足运维一体化模式下的各项要求。
        1.3配电线路设备故障多发
        配电线路具有设备点多面广、运行环境复杂等特点,运行过程中较易发生故障。常见的配电线路故障主要有相间短路故障、过负荷、单相接地故障及缺相等等。短路故障是电力系统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故障,一旦发生将会对整个电力系统造成巨大的影响,从而引发其他故障。过负荷故障主要是指配电线路所能承受的电流小于实际线路运行的电流,使线路运行过程中严重超载,从而造成线路设备损坏甚至起火。配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也是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较常见的故障类型,造成该类故障的原因是配电线路电缆单相绝缘击穿、架空线路单相绝缘击穿等。出现接地故障后,若不能及时将故障隔离或者消除,将存在较大的运行风险。缺相故障多发于配电线路,如果配电线路缺相运行将会对用户侧设备造成严重影响。
        1.4配电网结构不合理
        随着电力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配电网的科学、规范布局愈发凸显出其重要性。而现实的情况却是配电网的布局没能跟上实际的需求,配电网的布局大部分还是旧的传统模式,没法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即使是新型的电力设备,在这种旧的布局模式下,不仅不能充分发挥其性能优势,而且很容易产生新的故障,严重降低了配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伴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各个地方拆迁、改建、扩建、新建的工程项目对已有的电力设施影响很大,这些变化势必也造成了配电网的变化,而传统的配电布局,不能紧贴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实际,很容易造成新的配电网的载荷不平衡问题。


        2配电线路运维管理控制策略
        2.1完善安全技术交底
        首先,需要检修维护工作负责人员对工作票进行认真填写,工作许可人员以及签发人员需要认真审核工作票信息;其次,工作许可人以及负责人员需要对安全措施予以制定、审核、确认,对许可手续予以办理;然后,负责人员需要对工作班成员进行有效组织,对班前会予以召开,保证安全技术交底工作质量,对工作票进行认真学习;最后,需要对负责人员、领导人员进行考核,要求其清晰作业任务、作业程序、危险点。
        2.2健全管理机构,引入科学的管理方法
        健全的配电网运维管理机构是提高供电质量的根本保证,电力企业必须建立健全专门的运维管理部门,充实有能力的人员到部门的领导和成员岗位,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工作规章制度,从管理和制度上加强对配电网运行的监控和管理。各个运维小组责任分工必须明确,需要相互协调和配合,共同接受上级部门的检查和监督。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提高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具体工作中,不断引入新技术和新方法,提高运维技术和管理水平。具体工作中,必须针对不同区域的用电差异,灵活安排和开展工作,根据当地的实际用电情况,因地制宜实现对特定配电线路的维护和管理。管理部门应切实加强管理和指导工作,学习和应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及时检查和发现下级单位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予以帮助解决,往往能大大降低具体工作的失误,从而避免造成更大的问题和损失。
        2.3完善配电设备的管理
        首先,负责检修的工作人员要定期对配电设备进行检测,提高检测力度,一旦在检测中发现配电设备存在某种问题应立即对其进行处理或者更换。其次,重点关注老旧设备的运行状况,这是因为老旧的配电设备是引起配电线路发生故障的元凶之一。所以工作人员在检测的过程中,对其中马上到达使用年限的配电设备进行更换。最后,对配电设备及时更新换代。先进的配电设备不仅能够提高配电设备的工作效率,还能确保配电线路平稳有效的运行,有效减少故障的发生概率。
        2.4加强整体规划,合理设计配电结构
        为了提高配电运维管理水平,减少不必要问题的发生,要合理规划一定范围内的配网,使其能够有效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有效计划区域内的用电总量,保证电网结构合理,科学规划和设计配电网络结构,要保证配电网络符合实际情况。确定断路器的使用量以及断路器之间的距离,实现断路器的迅速响应,提高故障的处理效率。通过合理设计配电结构,既可以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又可以保障配电运行安全,使运维工作更加容易开展。
        2.5形成周期性检查管理模式
        随着社会发展,各行各业对于电力需求也是只增不减,所以说电力企业必须要增强电力维修的强度以及时间。维修的人才也必须是专业的,电力的维修速度不可以低于电力发展的速度,时代发展以后传统的电力检修模式已经没有办法适应现在的电力发展了,现在的检修模式就是当电力出现问题的时候,与其相连的计算机会提醒,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检修,不浪费资源、人才、时间。电力公司在维修的时候还需要根据电力损坏的程度制定检修的标准,情况比较紧急可以率先维修,注意典型的故障例子,以后出现类似问题时候可以直接进行维修。
        2.6应用大数据以及自动化等先进技术手段,提高配电水平
        配电网的建设是智能电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的能源互联网将以配电网为主干,必将使的将来的能源供应和消费模式发生重大变革。新能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储能技术、物联网技术、通信技术、大数据技术将会给配电网的发展带来强大的技术支持和机遇。必须不断探索和研究,将这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应用到配电网的建设中,让配电网发展的更加智能、安全、可靠、高效、绿色,并大大提高配电网的运维和管理水平。
        结语
        电力企业在实际的运维管理中要了解配电线路发生故障的各种原因,不断提高配线电路的运维管理能力。电力企业要想配电线路能够平稳有效地运行,必须建立完善的运维管理制度,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对运维管理提出建议和意见,规避不利因素对配电线路的影响,让人们能够享受平稳的电力供应。
        参考文献
        [1]任苗壮,李泉涛.电力运维检修工作中的危险点和预控措施分析[J].科技风,2019(23):203-204.
        [2]刘浩全.配电系统运维与检修的难点分析及处理[J].中外企业家,2019(22):136.
        [3]于韶华,张帅.电力运维检修工作中的危险点和预控措施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9(8):1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