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校的组成细胞就是班级,细胞的优劣,对“机体”的健康与活力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作为一个班级的管理者和组织者,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管理的主要力量。所以,在学校工作中,班主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学生的第二个家长,班主任应正确认识自身的角色,勇挑重担,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关键词:班级管理;班主任;角色;作用
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力量,班主任既要科学管理班级,同时还要按时完成学校的课程安排。为此,班主任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耐心细致的开展班级的各项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以此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现状
在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中,为了提高管理质量,需要不断创新管理方式。通过开展课堂管理实践,在各项班级活动中,充分尊重和认同学生,激发他们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有效学习。但在实际的班级管理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存在,对顺利开展班级管理活动带来直接的影响,也不利于对学生开展行之有效的教育。因此,亟待班主任发挥自身的作用,不断改革和完善班级管理方法。目前,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1、不重视与学生的沟通
一直以来,在班级管理活动中,班主任都是主导者的身份。因为小学生自身年龄特点,班主任言行举止,都会对小学生人格素养产生影响,小学生学习模仿的对象,就是班主任。而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一些班主任不重视与学生的沟通和有效交流,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仅凭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而在传统观念的制约下,一些班主任将对学生的教学作为重心,而不愿意与学生进行沟通,
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和管理。即使是进行交流,也是高高在上的姿态,缺乏有效的交谈与沟通。
2、没有及时更新班级管理方式
很多班主任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没有与学生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及时调整班级管理方式,对那些低年级的学生,也仅仅实施简单、单一的管理方式。小学生因为自身的年龄特点,比较听话,容易管理。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中高段的学生也随之提高了自身的认知能力。如果教师在教育学生和班级管理过程中,依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就会使小学生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和教师形成对立面,对班级的有效管理极为不利。
二、发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的相关建议
1、班主任要不断完善自己,树立榜样形象
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就是班级。班级管理好坏,与顺利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组织者,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具有极高的地位。班主任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而小学生又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他们会在各种场合,对班主任的一言一行进行模仿。班主任怎么做他们就怎么学着做。因此,为了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要求班主任要高标准严要求自己,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班主任身上,也存在着缺点和不足,并非十全十美的。所以,班主任应加强学习,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提升各个方面的修养,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反思自己,扬长避短,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帮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能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开展班级的各项教学活动提供保障。
2、形成有效的沟通方式,充分关心爱护学生
班主任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应遵循真诚、平等的原则,对管理方式不断创新,以形成有效的沟通方式,以平等和友爱的态度,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对学生的想法切实了解,重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班级犹如一个大家庭,而班级的中心,就是班主任。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班主任应像父母一样,对每一个学生平等对待,并给予足够的关心和爱。努力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主动亲近学生,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给每一个孩子平等的学习空间。由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在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方面,都会有一定的差距。为此,班主任应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而不是仅仅看表面现象,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客观和公正的评价。在班级中,班主任犹如一个平衡杠,要对学生进行实时引导。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心理进行调节,努力发现和挖掘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也不能给予他们特殊的待遇,这样会导致他们滋生骄傲情绪,走向极;而对于学习、纪律各个方面表现差的同学,也不能进行歧视和打击。应在班级管理中采取有效措施,帮助这些学生改正缺点树立信心。
3、合理分配班级各项事务,增强班级凝聚力
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应充分发挥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明确班干部的职责,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合理分配班级的各项事务。这样会将每一个学生的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使他们更加热爱本职工作,能更好的为同学、班级、老师和学校服务。例如,班级的体育委员,选那些热爱各类体育运动的学生担任;班级的组织委员,选择那些有组织活动能力的同学担任;而班级的学习委员,则委派有学习能力且成绩优秀的同学担任。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长处,帮助其他同学共同提高和进步。除了班委会的组建,班主任还应细分班级各个方面的工作,明确班级每个成员的职责,对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进行锻炼。大家互相学习和监督,共同成长和进步,以此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4、严格班级管理,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
任何一个集体,都要做到纪律严明,奖惩分明。作为一个班集体,既要对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同时还要制定与班级相适合的规章制度。为了增强制度的说服力,需要全班同学通过讨论,和班主任共同制定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这样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才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与支持。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的特点认真研究,在制度中明确规定,如何处罚违法班级制度的学生,如何表扬和鼓励表现优异的学生。比如说,对待犯错的学生,需要上交一份错误说明书,将错误的大小、性质以及带来的不良后果,在说明书中写明,同时还要表明态度,今后该如何改正这些错误。这样督促学生对自己错误的正确认识,同时在写作的过程中,还能对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进行锻炼。同时,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还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课堂评价机制。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践。通过构建科学的评价机制,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充分激发出来。
5、善于表扬,巧妙批评
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养料,就是赞美。而作为教育者和班级管理者的班主任,应拿起表扬的武器。发自内心的赞赏和表扬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并保持阳光的心态严格要求自己,以不断取得更大的进步。小学生都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但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基础、心理素质和成长环境,有的学生勤奋好学,头脑聪明,有的学生活泼好动,不遵守纪律,班主任应对他们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进行挖掘,并给予适当的引导,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对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一定的促进作用。作为班主任,对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了解。并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采取因材施教的措施,引导学生成长和进步。
例如:王刚是这学期新转入我班的同学,他来自农村,成绩不好,还经常违反纪律。但我发现这个学生有体育特长,比较擅长长跑。所以我选他当班级的体育委员,并多次在班会上点名表扬他,充分肯定他的工作。从这之后,他在工作上更加干劲十足,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逐渐的,他的学习成绩也有了提高,在各个方面的表现都非常出色。
结论:小学生因为自身的特点,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心智。因此,小学阶段最难管理,而作为班级领导者的班主任,不单单要在日常教学中传授学生书本知识,还要肩负培养学生的重任,采用行之有效的措施管理班集体。新的历史时期,班主任应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探索科学的管理方法,以此对学生全面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班主任工作不可忽视情感教育[J]. 刘琳,何长杰,杨卫丽. 卫生职业教育. 2004(03)
[2]小议班级管理工作的关键期[J]. 郑小龙. 卫生职业教育. 2004(19)
[3]论班主任工作中的五个重要关系[J]. 徐泽胜.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3(S1)
[4]班主任应重视学生的“核心朋友圈”[J]. 卓尚栋.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21)
[5]班主任工作的“柔”与“刚”[J]. 李通. 文学教育(中). 2011(03)
[6]用心感受 用爱温暖——班主任工作点滴体会[J]. 陈桂珍. 黑河教育. 2012(12)
[7]浅谈班主任如何与学生架起沟通的桥梁[J]. 刘春惠.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