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焦玲

发表时间:2020/5/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期   作者:焦玲
[导读] 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业的发展也十分迅速。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业的发展也十分迅速。随着课程改革程度逐渐加深,小学数学教学绽放了更大的光彩。核心素养作为小学生日后全面发展,社会发展所必须拥有的素养,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应积极开展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积极的开展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
        引言
        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获得较为综合、全面的发展。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得到提升。
        1数学核心素养的定义与内涵
        所谓的数学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学习数学之后,能够针对生活中出现的相似问题,应用自己的所学知识进行解决,最主要的就是能够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其实数学核心素养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学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后天慢慢培养起来的,所以一个人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低,能体现出一个人数学学习能力的水平。数学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数学意识,数学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通过这几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能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有一个自己的推理思考并得出结论。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就是培养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学习数学方法,同时锻炼数学逻辑思维的能力。
        2核心素养视角下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2.1整体的教学观念比较落后
        教师的观念指导着教师进行教学实践。数学学科属于比较基础的学科,而且也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小学阶段学好数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但是部分教师整体教学观念较为落后,主要表现为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重视给学生讲解基础知识,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拓展思维;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以自我为主体,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这些都是教师教学观念落后的体现。
        2.1教学方法落后且内容单一
        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陈旧,而且毫无创新性。主要表现在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照本宣科,严重阻碍了教育的发展。这样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在这一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十分枯燥,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无法对数学学科的学习提起兴趣。同时,教师按照教材内容讲课,教学内容比较枯燥,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教师整体的教学水平不高
        教师的职业比较特殊,要求教师要按照教学的发展不断去学习,而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水平,从而更加高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但是现如今,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水平仍然处于有待提高的水平。部分教师教学经验缺乏,在课堂上仅是以背教案的方式进行教学,丝毫没有考虑所采取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合不合理,缺乏良好的教学调控能力,更无法把握课堂进度,这些都是教师教学水平不高的表现。
        3提高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具体措施
        3.1培养学生的生活化意识
        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在情境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将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这种真实举例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一种亲切感,使其对学习内容产生更加强烈的求知欲望,并且灵活地将数学知识运用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中。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以下统称“教材”)一年级上册中的“认识图形(一)”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记录家庭不同物体的形状,以及与哪些图形相似,然后让学生在记录中对图形概念有所了解,认识到数学与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并且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对数学学习的意义产生全新的认知,进而实现核心素养的不断增强。
        3.2丰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培养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可以更好地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其针对同一个问题想出不同的解决方法,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对于学生现在的学习来说很有帮助,而且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生活中也大有益处,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有针对性地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兴趣,应当不断创新教学方式,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在小学阶段完全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展开教学。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既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打破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通过互动式教学,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想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3.3利用小组合作探讨数学难题,培养学生沟通合作能力
        学会学习和与人交往是学生所需具备的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对此进行关注与培养,可利用小组合作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例如,在进行“比例尺”教学时,将学生分为4人一组,每组发放一张白纸,让学生在白纸上画出讲台和课桌的缩放比例图。在学生动手之前,提醒学生要把握好实物和简易图的比例,不可将图作的太大,也不可太小,要根据白纸的大小合理作图。学生纷纷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了积极的探讨,并合作分工,有的负责测量实物尺寸,有的负责记录数据,有的负责画图,大家集中探讨如何选择“比例”,用怎样的方式作图效果最好。通过组员共同出谋划策,合作沟通,最终解决了这一教学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与人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等核心素养都得到了有效发展。
        3.4运用多元化的学习方法
        多元化的学习方法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融入课堂教学中,且能在多元化教学中得到更多的教学启示。教师在教学时也可以运用情境教学,为学生学习创设更加新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由此可见,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如果教师想要让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也是十分必要的。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用视频给学生呈现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学习内容,逐渐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时刻保持积极的状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结语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开展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教师运用探索和实践的方法优化教学模式,使数学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联系生活实际、组织学生实践等方式都能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其各方面的能力在引导下不断增强,实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同时为学生接下来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丹萍.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J].小学科学(教师),2018(5).
        [2]姜党梅.小学数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学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3).
        [3]吴庆礼.核心素养参照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3)
        [4]王立红.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7,15(13):162-163.
        [5]王艳辉.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之研究[J].新课程(上),2017(08):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