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学措施

发表时间:2020/5/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5月1期   作者:尹爱君
[导读] 在新的教学背景下,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起到了深远的作用。尤其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实施素质教育就显得更加有紧迫感,为此,教师们更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积极推行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新一届课程变革,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因此,本文分析素质教育理念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痛点,进而找出相关小学语文教学措施的解决方法。

尹爱君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马跑泉中心学校  甘肃  天水  741022
【摘要】在新的教学背景下,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起到了深远的作用。尤其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实施素质教育就显得更加有紧迫感,为此,教师们更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积极推行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新一届课程变革,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因此,本文分析素质教育理念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痛点,进而找出相关小学语文教学措施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素质教育;理念;指导;小学语文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5-153-01

        小学语文教学阶段是对小学生开启智慧和培养全面素质教育都具有积极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推行,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培育小学生语文修养,进一步激励小学生学习兴致,有助于把良好的知识体系教授给小学生,进而完成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基于此,教师们需要积极地把素质教育理念尽快的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全方位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
        一、素质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痛点
        1.素质教育是应试教育的补充,而不是对立面
        素质教育积极推动是为补充应试教育缺失的板块,以便小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进步。但当下教学现状告知大家,之前应试教育的影响已经深深烙在了教师和学生的内心,在小学语文教学进程中始终看重学生的成绩好坏;教师的评比,也更倾向于教学成绩的好坏,结果就是教师只注重针对测评标准来进行教学。假如在这种不良学习环境中循环往复的演变下去,最终会导致教师无热情教学,学生无兴致去学习的恶果。
        2.教师与学生关系逐渐生疏
        受传统尊师重道的思想影响,教师们的教学主体地位是不容动摇的。而在学生们长期求学的进程中,通常不敢挑战教师们的话语权。以至于在当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逐渐的生疏。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日常实践教学过程中日积月累以教师为教学中心的思想影响,根本没有顾及学生在教学中的切身感受,那么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只能是越来越陌生。
        3.没有构建优良的教学气氛
        如果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没有构建一种优良的教学气氛,那么结果会直接导致学生只能沉浸在无休止的作业当中,导致教学质量严重下降。而在当下大多数教学状况依然是教师机械的讲授课本,从不对知识有任何延伸讲解,更加不会对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有任何关注,最终致使教学气氛死板,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无法提升整体的小学语文教学水准。
        二、素质教育理念下关于小学语文教学措施的解决方法
        1.确立方针,改进讲堂教学方法
        小学生长久在应试教育处境中学习成长,已经形成固有的学习方法和思考习惯,很难有自主的创造能力。


基于此,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推动下改进小学语文教学讲堂的教学方法,积极改变守旧教学模式下被迫的教学方法,把教学的主导位置让给学生,使其从内心深入喜爱语文学习,挖掘其自身的潜力。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务必从之前教学主体思想当中走出来,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构建丰富多彩讲堂内容,深入挖掘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全方位的成长。比如:教师在讲授《威尼斯的小艇》课文时,可以使用不一样的方法为不一样的班级授课。第一个教学方法用来培育学生赏析技能,重点培养对课文的了解、积攒与领悟;第二个教学方法用来培育学生创作技能,重点培养学生对语言方式的了解、领悟和运用。这种差异化的教学方法,可以从不同角度都可以使学生把握课文的要点,更有利于培育学生认知技能。为此,教师运用不同教学思路不但可以给学生全新的教学感受,也能刺激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提升自身语文学习成绩。
        2.培育学生发现和思考问题的技能
        目前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学务必提升学生的各项技能。其中对于今后发展有很大帮助的就是思考和发现问题的技能,让学生形成脚踏实地、细心勤学的良好习惯。比如:讲授《乌鸦喝水》,这虽然是比较简单的寓言故事,但在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寓意,教师可以事先设置一些题目进行发问。例如:什么样的故事是寓言故事?乌鸦怎么才能喝着水?由于故事的主人公是小动物,学生本身对动物就有兴致,再加上教师提出的疑问更加吸引学生去发觉课文中蕴含的寓意。通过教师设计的题目,学生不但可以多视角的去领会课文的意思,也可以从中发觉思索解决疑问的方法,并踊跃发表自己的想法,共同学习好这篇课文。教师在讲堂上从不一样方面设置题目新颖的教学方法,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讲堂教学之中,培育学生思索疑问的技能。
        3.突破惯例,改进教学技巧
        教师应指引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所以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进程中务必依据学生成长需求和语文课本自身特征,来制定合理的教学活动,并及时关注到学生自身在接受知识水平上面的差别,对准差别积极改进教学技巧,争取使学生们共同健康成长。然而,小学语文又是主讲语言文字的课程,教师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积累语言文字素材,收集更广阔的文化知识资料,以便于在实际行动中领悟语文的语言规律。比如:在学习唐诗《赠汪伦》时,原文为:“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学生能浅显地领会为一首送别朋友的唐诗,这时就提不起来学习兴致。同时,教师改进教学技巧,搜索另一首关于送别的诗词让学生感受二者之间不一样的表现形式,新颖的教学技巧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踊跃性,也可拓展学生文化层次。比如:教师可以找七言绝句中的《送元二使安西》,原文为:“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通过比对让学生发表二者不一样的表现形式感受。通过新颖的教学技巧,最终完成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的改进。
        总结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学只有不断改进教育观念,注重学生的思想,依据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并且尝试新颖的教学活动形式,培育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才能适应新时代需求,最终实现解决小学语文教学的现代化问题。
参考文献
[1]邹静珊.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探析[J].学周刊,2017,(22).
[2]朱艳秋.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探析[J].课外语文(下),2019,(5):151-151,153.
[3]张瑞梅.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探析[J].文理导航,2018,000(018):P.53-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