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强电施工与设计方法分析 谢敏1

发表时间:2020/5/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期   作者:谢敏1 王奔2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得到了快速的提升。
        1身份证号 36032119890701XXXX;2身份证号33900519850817XXXX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得到了快速的提升。建筑电气行业也不例外,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期间,因为电气安装项目属于重点施工环节,所以在具体施工期间需要做好多方面施工质量的控制。在施工期间不仅需要由监理部门、施工部门做好相应的质量控制,同时还需要确保多单位之间相互配合,做好工程施工动态化、及时性的掌握。对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水平,本文简要分析建筑电气强电施工工程管理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理论性帮助。
        关键词:建筑;电气施工;强电施工;管理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对于周围的条件和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持续的提升,在进行建设的整个过程当中对电气工程进行应用,对于相关的建筑项目来说十分的重要。能够保证建筑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从而为居民提供一项非常合适的居住环境。而作为我国建筑电气工程过程当中的施工前提,我国进行建筑电力设计也是在进行电气工程当中的一项相当重要的依据。而建筑电力工程项目整体的质量和建筑电力方案设计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提升电气自动化,需要更加好的建筑电力管理和设计。
        1电气工程的发展
        电气工程的发展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论述:随着互联网中控技术与智能家居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对电气工程的使用越来越细节化,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的电气工程已经不是简单的控制系统。例如,居民小区的供电开关柜已经可以完成基于微处理器技术的智能短路操作,这种处理器还可以对供电线路运行情况进行在线监控。电气工程的发展更加现代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建筑行业就已经开始认识到电气工程的重要性,并将其设置为独立的工种。1992年我国建筑部首次发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并于2002年制定了《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随着我国“互联网+”政策落实,小区住宅或商用住宅的性能变得越来越智能,建筑行业也更加重视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
        2建筑物强电系统接地原则
        首先是规范性原则。在建筑物的强电系统中,接地设计要严格按照国家的规章制度进行,并参照具体的设计标准,进行规范性的设计,不管是制图还是设计接地系统,都要保证其准确性,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完成后,要进行仔细核对,避免出现设计上的错误。其次是功能性原则。在对建筑物强电系统进行接地设计过程中,要充分意识到接地系统对于建筑整体安全性的重要性,体现出接地设计的功能,主要是保证建筑物中各种电器的安全,同时还要保证建筑物整体的美观性,突出其功能性。
        3强电的施工及其标准化设计要点
        3.1设备荷载设计
        强电的施工及其标准化设计要点之一是设备荷载设计。从建筑物电气工程施工角度来说,电气设备的荷载设计直接关系到后期应用时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所以施工人员应维持各电气设备之间的平衡效果,确保荷载设计中的电流负荷最小值能够达到负荷电流标准,并超出其80%,从而维持三相电路的荷载平衡,达到安全性的要求。如果在强电施工时,三相负荷中的其中一项负荷呈现负值,其余两项负荷必然会加大,这样才能保持三者之间的平衡。所以,在施工设计时一定要确认好三相电路之间的荷载值,避免因为单相负荷过高,出现其余线路荷载极端变化的问题。通常来说,三相线路的负荷情况应维持在3.67的标准内。因为强电系统的施工线路比较多,在敷设时不同线路之间的复杂性也比较强,所以在开展工作时,首先要做好线路的清洁工作,然后在敷设管道内放入滑石粉,提高穿线的速度,减少电路穿过时遇到的摩擦力。另外,在穿入引线时,要确保管道的通畅性,以免管道弯曲受阻。

区分不同导线时,可采用多种颜色进行标注,例如中性线用蓝色表示,PE保护线使用黄绿相间的颜色表示,只有导线顺利穿过,才能确保线路之间的负荷平衡性。敷设电缆时,应确保电缆材料符合信号标准与用电规则,表面不能有破损,在投入使用之前,应做好绝缘检测。敷设时,要保证操作顺序正确,不能相互交叉或重叠。电缆接头位置要做好绑牢处理,严格密封,不能漏出边缘,普通支架只能敷设一层,桥架结构可以敷设2~3层。
        3.2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减少安全隐患
        强电的施工及其标准化设计要点之二是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减少安全隐患。建筑电气施工过程中需要以强弱电工程质量控制为主,提升建筑电气工程质量及用户体验感。以前期准备阶段作为主要控制点,首先从施工安排分配进行控制,避免在施工过程中交叉工作之间出现相互干扰的现象,提升施工阶段施工人员之间的配合默契,让施工过程更加顺利;其次是根据强弱电施工方式的不同,需要根据设计图纸落实两种工程前期的准备工作;最后是要注意施工中的细节问题,认真的研究施工过程中会出现的安全质量隐患,并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在干扰较多的外界环境中影响强弱电工程施工,让施工之间的联系能够更加的紧密且有效,在避免干扰的情况下进行有序的建筑电气强弱电工程施工。
        3.3施工完成后的质量控制工作
        强电的施工及其标准化设计要点之三是施工完成后的质量控制工作。强弱电施工完成之后的设备保护工作需要重视,避免在竣工之后出现设备运行故障,还需要施工人员对其进行维修,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除此之外,还需对所有的接电口进行控制,却保强弱电系统之间的完美连接,为建筑工程提供高质量的供电,提升强弱电工程在整个建筑工程中的价值。
        3.4接地母线设计
        强电的施工及其标准化设计要点之四是接地母线设计。接地母线一般处于布线系统接地线的中心处,是公用的接地连接点,在建筑物中,每一层楼的配线柜都应该和该层的接地母线相连接。同时,和接地母线同一配线间布线所使用的金属架以及接地干线等也要和该接地母线相连接。接地母线同接地线一样,都采用铜质线,一般尺寸为6mm×50mm(厚×宽),所使用的线的长度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另外,接地母线还要利用电镀锡,从而将接触电阻减小,假如没有进行电镀,就需要将导线在固定在母线之前,对母线进行清洁,只有做到这样,才能保证接地母线设计的电阻值处于安全范围内。
        结语
        总之,建筑电气强电施工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不仅是决定建筑电气强电施工项目经济效益的关键,同时也是保障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关键,是提升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的关键,同时也是提高电气工程使用效益的关键。在建筑电气强电施工工程中,工程管理精细化属于建筑电气强电施工中的有效管理措施,强化对于施工人员及部门的多方面管理工作显得非常重要,应当有意识的提升施工技术、施工人员以及设备材料等多方面的质量控制,持续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为了更好的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今后需要进一步的提高信息化系统的应用,优化系统本身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功能,从而为建筑电气强电施工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梁帅.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强电施工与设计方法研究[J].民营科技,2017(8):159.
        [2]张映珍.浅谈建筑电气工程的科学设计与施工[J].中华建设,2017(5):108-109.
        [3]谢瑜.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强电施工与设计方法分析[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7(30):147.
        [4]高天兰.浅析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强电施工与设计方法[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7(13):2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