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和处理

发表时间:2020/5/6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6期   作者:王俊霞
[导读] 对护理人员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常见的风险进行分析
         摘要:目的 对护理人员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常见的风险进行分析,思考针对性的处理对策以提升护理质量。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妇产科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选择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常规组与观察组,前者实施常规形式的护理,后者分析护理风险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常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低于观察组,同时前者出错率也高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妇产科患者进行临床护理中增加风险预防,根据风险预防进行护理措施的优化制定,减少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妇产科;风险预防;护理对策
         引言
         社会的进步,法制的完善,使得人们对自己的权利及义务更为关注。近年来,尽管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完善,但医患纠纷还是屡屡频现,这是既有医院方问题,也与患者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有关,人们需要明明白白的看病治疗。妇产科的患者是较为特殊的群体,多数为待产的孕妇,因此,患者以及家属对于就诊的要求更高,妇产科的医护人员承担的工作压力也就更大,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发生医疗问题,影响医患关系。所以,妇产科属于高风险科室,特别是妇产科的护理工作存在风险系数更大,积极在做好预防工作对于规避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妇产科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选择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常规组与观察组。其中,常规组平均年龄(27.06±1.27)岁,16例患者为妊娠合并贫血症,14例患者为胎位不正,6例患者为早产;观察组平均年龄(27.25±1.35)岁,14例患者为妊娠合并贫血症,15例患者为胎位不正,7例患者为早产。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竞争异常的患者,家属和患者同意开展本次护理对比。
         1.2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
         1.2.1风险管控意识薄弱
         妇产科毋庸置疑是属于高风险部门,这就要求,首先妇产科要有部门管控风险机制,并严格落实;其次妇产科护理人员要对部门管控风险机制充分了解并执行,同时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风险管控意识。但目前现状是,大多数医院对于妇产科的管控风险没有充分的认识,更别说建立完善风险管理机制,这一方面是缺失的;而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薄弱,不仅缺乏对病患的风险管理意识,同样对于自己在实施护理中个人可能面对的潜在风险也缺乏足够的认识,这也是出现医患纠纷、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
         1.2.2科室管理制度不完善
         当前妇产科大多数的护理工作问题都体现在人员的编制方面,人员的编制不合理会导致部分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显著提升,再加上工作任务过于繁重,导致护士长期处于加班状态,休假时间比较少,护理人员普遍需要照顾大量的患者,在如此忙碌的工作环境与压力之下,很难去妥善照顾每一位患者,从而导致护理风险问题的形成与事故的发生。
         1.3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形式的护理,观察组分析护理风险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对策。

(1)组织护理人员定期开展实际业务操作培训,不断提高护士专业操作技术,确保护理人员能够正确处理护理过程中的意外情况,有效化解风险。(2)构建科学且全面的妇产科护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妇产科需要根据相关的服务制度和护理操作要求制定全面的护理制度,通过专业培训的方式增加护理人员对岗位工作的认知,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技能和服务意识,让他们更好的投入到临床服务中。这样可以引导护理人员更好的投入到护理操作中,给妇产科护理注入更多的推动力,强化最终的护理服务质量。(3)完善医疗设备及医药用品的清查制度。医疗设备是否完好无损直接关系着突发情况下能否及时应对抢救。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护理人员在严格监管医疗设备及医药物用品使用情况的同时,还需做好其使用记录,确保医疗设备及药品准备充足,以备紧急情况之需。(4)对医院硬件设施进行改进和更新。提高妇产科的设备水平,做好对病区的设施检查,为孕产妇以及相关患者、婴儿等提供可靠的医疗保障,同时确保整个护理环境的优质性,规避油渍、水迹等问题,保持地面干净,在病房内需要做好充足照明,确保护理环境的优质性,保障护理服务安全性。
         1.4疗效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两种护理方式的运用效果。
         1.5统计学处理
         统计数据应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常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低于观察组,同时前者出错率也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 论
         护理安全是指护士在为患者进行护理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护理制度与相关操作规程,要严格的执行医嘱,确保患者的治疗安全性。妇产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妇产科收治的患者数量较多,是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较高的科室,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及时接受治疗,本文结合实际,对妇产科护理常见的风险进行分析,提出预防与处理措施。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知常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75.00%)低于观察组(94.44%),前组护理人员的出错率(22.22%)也高于后者(0.28%),体现出明显的差异。同时,常规组的护理纠纷为16.67%,观察组为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当前关于妇产科的医护服务工作仍然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其中护理服务过程中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问题最为明显,在护理工作中安全隐患意识淡薄以及护理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护理人员的责任感不强烈、业务掌握不熟练以及护患沟通的质量不足均属于引发护理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今后,需要进一步提升对于护理相关问题的排查工作,总结关于低质量护理服务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改进针对提高,促使妇产科护理服务质量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参考文献
         [1]王忠华.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和处理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22):196-197.
         [2]陈延勤.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常见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探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06):55,74.
         [3]帅兴莲,鲁慧玲.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及其处理措施[J].名医,2018(7):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