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天通电力有限公司 河南省平顶山市 467000)
摘要:对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简单阐述,分析了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作用,并结合笔者工作实践经验,就配电网自动化建设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配电网;自动化技术;供电可靠性;作用
引言:对于电力系统而言,现阶段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趋于广泛与成熟,且基于传统配网技术融入了更多先进的控制技术与方法,从而形成了现代自动化技术,使得系统具备了自动故障定位、隔离故障以及馈线自动化等功能。根据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现状,不难发现其在实践应用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对于电力企业管理工作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尤其是在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方面有着正面的作用。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围绕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实践应用展开研究,分析其对供电可靠性产生的影响,为推动电力系统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概述
早在20世纪中叶,配电网系统就已经开始运用自动化技术,尽管当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水平并不高,但取得的成效却是非常显著的。自自动化技术应用于配电网系统之后,发达国家相继围绕此展开深入的探索与研究,并从控电、变电以及配电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上世纪80年代,基于自动化技术的配电网模型基本成型,当然在技术层面上依然存在一些瓶颈。到了90年代,在计算机技术得到普及与推广的背景下,配电网自动化建设水平有了实质性的提升,配电技术的优化程度不断提高,为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所谓的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就是在电力配电网中同时运用计算机技术、电子通讯技术与网络技术等技术手段,从而提高配电网系统运行水平的一项技术。在传统模式下,配电网技术的实施主要以人工操作为主,其运行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发生故障问题时往往难以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这对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显然有着较大的影响。而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出现则使得这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关于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连续性。在面对突发故障时,基于配电网自动化技术能够及时使系统在第一时间内做出反应,从而及时排除掉故障,促使系统运行恢复正常。该项技术的运用使得停电时间得到大幅度缩减,从而减小其对人们生产与生活的影响,整个系统可以实现全天候24小时运行,供电可靠性得到了显著提升。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在未来各领域对电力资源将会有着更大的需求,因此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的意义将会变得十分重大。与此同时,通过运用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对于电力事业的建设而言也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在该项技术的支持下,配电网供电的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提升,整个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同时在经济层面上也可以有效控制因停电造成的相关损失,在电力领域有着十分高的应用价值。
二、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作用分析
1 实现自动故障定位
在配电网系统没有引入自动化技术之时,一旦配电网出现故障问题,想要在第一时间发现并排除故障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在确定故障点位置时,电力工作人员的检查工作量非常大,并且还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干扰,换言之就是故障定位效率极低。而基于自动化技术的运用,使得配电网系统的故障定位趋于自动化,工作人员可以及时找到故障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从而使配电网维修趋于高校,使得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得到提升。
2 反馈系统提高故障维修效率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运用特点还体现在反馈系统的构建,该系统是以故障定位为基础而发挥作用的。当故障定位系统对故障点位置进行判断后,反馈系统就会及时上报故障部位,从而缩小了故障范围,并且在排除故障后能够自动恢复供电,从而大幅度减少了维修实践。此外,反馈系统还能够利用计算机技术完成故障处理,快速解决一些小故障问题,从而增强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
3 设备检修高效化
在传统配电网检修模式下,由于具体操作流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并且设备检修的范围较广,内容较多,因此设备检修的效率普遍偏低。在设备检修过程中,电力工作人员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并且检修过程是出于停电状态,因此整个配电网系统的供电可靠性会受到较大影响。而基于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建设,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电力设备的使用年限与运行状态可以通过系统进行查询与分析,进而提高检修工作的针对性,减少检修实践,提高检修质量。
三、配电网自动化建设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策略探讨
1 加强组织管理,明确管理职责
电力单位应该针对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的管理内容,组织专门的人员负责管理工作。具体来讲,企业应该选择技术水平较高,业务素质过硬的骨干组建管理小组,保障整个管理团队的综合能力。其次,电力单位还应该完善责任机制建设,明确管理成员的职责。在工作实践中,电力企业应该根据管理成员的特长,遵循合理性原则对其分配工作任务,充分发挥其岗位与能力优势,从而提高配电网自动化建设水平,为提高供电可靠性打下扎实的基础。
2 加强工作人员岗位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
电力企业在建设配电网自动化过程中,应该对电力行业及电力系统的发展现状进行细致分析,为工作人员提供更多培训与学习的机会,构建一个完善的岗位培训体系。具体来讲,企业应该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学习先进的技术手段与管理经验,并根据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遵循目的性、针对性原则,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促使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得到提升,在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从而实现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提升。
3 完善技术手段,提高技术服务质量
在配电网供电线路管理与维护工作中,企业应该积极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配电网系统的管理效率。具体来讲,在工作实践中,应该及时修正与清理配电网供电线路周边的障碍物,做好线路与设备的调换与维修工作,促使线路运行状态趋于高效化,最大限度的减少应线路故障与老化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在选择供电线路导线时,企业应该优先考虑绝缘材料,通过构建架空电缆、地埋电缆的方式,提高电缆布设的合理性,减少电力故障率,从技术层面上为配电网自动化建设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4 坚持因地制宜原则,优化技术方案
考虑到配电网系统所处的区域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中,应该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对各项技术方法进行综合利用。例如将地埋电缆运用到低压线路中,再比如选择绝缘导线架设到树木较多的区域,从而减小电力风险,提高配电网供电的稳定性。
总而言之,当前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依然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对于提高配电网供电稳定性而言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在未来电力事业发展过程中,电力行业从业人员有必要围绕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展开深入研究,并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其作用,为提高配电网供电稳定性,推动配电网系统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赵航宇,赵洪山.配网自动化技术对供电可靠性影响分析[J].陕西电力,2015,43(1):10-14.
[2] 李明霞.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引入对提高供电可靠性作用的分析和研究[J].现代科学仪器,2018,(4):101-103,126.
[3] 胡绍勇.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3):158.
[4] 麻向东.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J].数码设计(上),2019,(11):212-213.
[5] 覃明炜.配网自动化技术对供电可靠性影响分析[J].低碳世界,2016,(30):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