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沉降段路基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20/4/30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月1期   作者:陈巧玲
[导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资金投入也逐渐增多,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公路工程建设水平的提高。公路作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象征,为交通运输、日常出行都奠定了稳定的基础。如果公路工程存在质量问题那么也会影响公路自身的正常运行,其中沉降现象的发生就是较为严重的一种质量缺陷,对此做好沉降段路基施工技术控制非常重要。下面文章就对公路沉降段路基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公路工程;沉降段;路基;施工技术
1公路工程沉降段施工的重要性
        公路工程建设不仅包括城市内部的基础道路部分,还包括与桥梁、隧道等相关交通体系的连接。在公路工程建设开发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影响,特别是沉降段部分不良土基常见质量缺陷的问题。做好沉降段路基施工质量控制,不仅可以提高公路工程的使用寿命,还能确保整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目标的实现。这也就对公路沉降段施工提出较高的要求,从沉降段控制角度出发,做好施工技术控制能够保证地基基础的稳定性,严格按照国家标准与相关技术要求做好沉降段设计与路基施工技术管理,具有一定的价值效益,还需要从细节入手做好管理工作。
2 公路工程沉降段路基施工常见问题分析
2.1 路基结构设计不合理
        结构设计是路基施工的主要依据,如果结构涉及自身存在问题那么工程质量也就难以得到保障。从当前公路工程施工情况来看,结构设计不合理现象较为常见,这也是引发路基沉降的主要原因。在实际施工中经常遇到不良地基的情况,而选择合理的路基结构并配合科学的加固措施,通过钢筋混凝土搭板、增加钢筋等方法,能够提高路基的稳定性。但由于设计工作缺乏前期现场勘查,公路工程实际承载量与抗压性没有进行准确的计算和分析。在设计中搭板形式上无法满足运行需求,在长期行车作用下就会出现跳车问题,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也增加了路基沉降的可能性。
2.2 回填用料选择不合适
        公路工程施工中回填是一个重要的作业环节,回填质量对公路工程基础稳定性、承载能力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如果在前期进行回填材料的选择上就存在问题,那么再好的技术操作也无法挽救,从而引发不均匀的沉降问题。比如:某工程在回填作业中没有结合现场环境、土质条件选择相适应的回填材料,而是选择粘性土进行回填,不仅无法达到应有的加固效果,还会引起基础部分的弱化,降低了基础部分的承载能力,无法承受上部荷载作用、自重,最终导致质量问题的发生。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公路回填材料的选择也会导致压实度不足问题,受到回填材料、施工工序等方面影响,路基回填压实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沉降不均匀问题时有发生,公路桥梁沉降性差异较大,影响公路整体的平整度。
2.3 地基处理不合格
        地基处理不合格主要是针对一些不良土基而言,其中以软土地基最为常见。软土地基自身承压能力较差、含水量高、流动性强,在基础作业前需要进行不良地基的处理工作,需要关注天气变化、地下水等方面对地基基础的影响,如果外界降雨量大、路基处理方式选择不合适都有可能引起基础变形、不均匀沉降、大面积隆起等现象。虽然我国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上有很多的方法,比如:换填、强夯、灌注桩等等,但不同技术措施所具有的优缺点也各有不同,只有选择相对应的地基处理方法,才能起到最好的加固效果。
3 公路工程沉降段路基施工技术要点措施
3.1 沉降段结构优化设计
        沉降段在公路工程建设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相关部门在进行公路工程沉降段设计中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设计标准特别是在搭板设计方面。

这就要求公路工程结构设计人员能够结合现场情况和自身经验,对沉降段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设计,紧密结合现场情况及通车后的行车荷载、交通量等数据,在准确的调查基础上进行设计,从而逐步优化设计方案,选择技术、经济、安全都能够符合要求的结构体系,降低沉降段沉降现象的影响,为后续施工提供有力的参考。需要注意的是当公路与桥梁有连接的时候,需要关注搭板结构的设计,通过合理的搭板形式提高公路工程的使用寿命,在施工中严格按照搭板施工作业流程,做好立模、浇筑作业,保证公路桥梁的整体性,提高行车舒适度。
3.2 保障回填土材料质量
        填料对于公路工程基础质量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在进行公路沉降段路基施工中应该关注路基填料的选择与施工,从填料质量入手保证基础部分的稳定性。回填施工作为公路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够为后面路面作业提供可靠的支持,填料选择需要从两方面出发:种类和质量。不同填料在结构上、质量上都有所不同,路基出现沉降问题很大一方面是由于地质条件变差所导致的,这就需要在填充的同时考虑当地水文地质条件,选择适当的加固处理进行填充处理,并考虑填充回填材料与土层之间的关系,确保两者的紧密结合,从而起到混合强化的效果,减少填料压实下的变形,提高整体的稳定性。以此为前提利用压实机械对填料进行压实作业,通过实验确定压实遍数、压实度,减少后续行车荷载引发的变形问题,提升公路的使用寿命。
3.3 强化地基处理
        公路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是不能忽视的一个环节,对地基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加固,能够提升整个工程的质量水平,更好地满足行车荷载与舒适度等多方面要求,在满足质量安全基础上提升公路经济效益。公路施工企业在现场作业中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当前不良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结合现场情况、软基厚度、工作量大小、工期进度等多方面要求,选择最为合理的处理方式,制定科学有效的处理方案。从当前来看,我们常见的地基处理方式有换填法、CFG桩、预压法、排水固结等等。其中换填法的作业原理较为简单,将不良地基挖除进行晾晒或者优质土回填,以达到降低含水量,平衡软基内部结构,密实加固的效果。而CFG桩的应用施工速度快、成本低,通过桩体形式与软土形成紧密结合,根据现场土质条件选择含水量低、压缩性强的材料进行填充,能够很好的起到降低沉降、紧密压实的效果,在公路沉降段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对于软土地基来讲其加固处理的主要目的就是降低含水率,增加土质密实度、强度的效果。
3.4 合理选择施工排水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中路基受到水分的影响较大,这也是造成沉降段不稳定与不均匀沉降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水分的不均衡对整体结构造成不良影响,也不利于正常的车辆通行。在公路沉降段施工中应该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水文地质对沉降段不均匀沉降成因进行分析,并考虑当前道路下排水措施的选择,保证路基最佳含水量能够达到设计标准要求。在具体施工中考虑临时的排水措施与长期的排水系统设置,对于降水量较大的地区做好地下水位分析与监测,进一步优化公路路基防排水施工。根据要求设置排水沟槽、管路能设施,避免由于水量过多对基础部分造成浸泡影响结构稳定性,从多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公路沉降段路基的工程质量。
结 语
    综上所述,造成公路工程沉降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只有从实际问题入手采取有效的施工技术措施,才能保证公路路基整体质量安全。在施工中相关单位必须加强软基处理、填筑压实、搭板设置的要点控制,以此为公路工程建设提供稳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翔.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14)133-134.
[2]徐军兴.试述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6(5):125-126.
[3]孙鹏翔.简述市政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J].建筑·建材·装饰,2015(5):271.
[4]海志坚.公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7(22):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