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四川射洪市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省射洪市 629200
摘要:财务管理工作对于企业是十分重要的,能够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下,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合理采用电子化、信息化技术能够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要不断促进企业财务核算模式朝着现代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这样就能够充分发挥财务部门的作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同时大数据时代对电力企业财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探讨如何应对大数据时代的电力财务工作。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一、大数据时代对电力企业财务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智能电网与移动物联网技术已经全面展开,但是随着各项先进信息技术的更新。“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出现使得电力行业是数据量呈现猛增的趋势,其数据来源也变得多种多样,在数据结构方面开始变得更加多元化。这一变化也导致了传统数据发生了变化,数据形态已经不仅仅只是文字形式,还有大量音频和图像,甚至监控录像,所以,电力企业正在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一定要保证学会在各种各样的数据中分析出最具价值的数据。
1、财务管理的对象和范围发生改变
为了能够提升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大数据是其对于电力企业有着很大的影响,其不断的使得电力企业实现“营财一体化”建设,确保电力财务和电力业务之间有效融合,将传统的财务报表模式进行了改变,促进财务数据在前段实现数据的收集。
2、财务管理的方法发生改变
随着电力企业信息化的深化应用以及各个专业系统的建设,电力企业产生了大量的业务和财务数据,财务管理者往往在面对这些数据时,因为缺乏对数据进行挖掘和探索的高级分析手段,拿到数据后仍然感到束手无无策,数据资产价值还是停留在粗放型阶段。在提升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方面,一定要充分大数据时代所提供出的便利条件,电力企业应该采用企业业务与财务进行一体化的管理方式对其进行管理,进而使财务与业务之间形成一种不可分割的联系,从根本上分析财务数据,摒弃传统的财务报表分析。为此,电力企业急需培养一批既懂业务又懂财务的复合型人才,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和工具,实现财务分析从数字化向智能化的转变。
3、财务管理的内涵发生改变
传统企业财务部门是以会计核算为主,但随着管理会计的发展以及“云大物移”技术的应用,要求财务人员必须从幕后走向前台,跳出原来的核算思维,站在更高的企业管理层次,充分利用大数据思想和技术,不仅要对企业的业务和财务资源进行整合,还要从事经营管控、战略决策和价值创造等增值显著的工作,在电力体制改革中发挥引领作用。
二、如何应对大数据时代的电力财务工作的策略
1、积极建立大数据财务大数据平台
电力企业在进行财务时要想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就应当对企业中不同单位的财务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发现不足并进行规范治理。但由于传统财务方式的限制,工作人员在财务统计时只能采用人工统计方式,这样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极有可能在财务数据统计中出现不必要的失误。所以电力企业财务在财务大数据应用时,应当积极的建立大数据财务大数据平台,实现财务信息的整合共享。
例如,电力企业可以利用企业已有的财务数据平台进行大数据平台的融合,然后让财务平台具有更多的信息处理功能,使财务人员在财务信息处理过程中能够将不同部门和不同时期的财务信息进行多维比较和分析,从中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和不足。而且企业在进行大数据平台构建中,也应当运用大数据技术来进行财务跟踪系统的建设,财务运营人员通过这一跟踪系统能够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跟踪调查,分析财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而辅助管理人员进行风险防范措施的制定。通过大数据财务平台的建立,保证了财务信息的透明化与可视化,有效减少了财务中所出现的各种风险,保证了电力企业的发展效益。
2、推进财务管理智能化创新应用
大数据不仅仅可以运用到财务平台的构建上,而且也能够运用到财务管理智能化创新层次上。就传统的电力企业财务来看,其主要的数据处理方式就是人工操作,如果员工在财务数据操作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失误,就会为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而智能化创新方式则以科技手段来进行人工的替代,一切财务信息都经过智能化设备的处理,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所以企业需要在大数据应用中推进财务管理智能化的创新应用。
例如,电力企业在发展中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来进行智能硬件以及RPA技术的研究,并逐渐将其运用到企业财务中去,让智能技术代替人工自动的进行财务信息多维度汇总、对比以及分析,这能够有效节约财务信息统计的时间。其次,企业应当也需要运用大数据技术、云智能平台技术进行各种智能化机器人的研究,让智能机器人按照财务人员的意愿进行资金收付、预算管理、财务状况对比、资金风险分析等工作,并将财务信息报告发送到管理人员终端。通过这种智能化机器人以及专业化的技术研究,电力企业就可以在财务上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规避发展风险,增强企业发展动力。
3、强化财务职能,优化经营活动
当前部分电力企业已经开始在财务方面进行大数据研究运用,但是总体的效果却不遂人愿。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企业管理人员在大数据应用中没有赋予大数据应用技术主要的职能,最终就导致技术应用缺乏必要的针对性。所以在企业财务中进行大数据的应用时,企业应当不断强化财务职能,优化经营活动。
例如,电力企业在财务活动中进行大数据应用时,应当先派遣熟悉专业的技术人员和财务人员对互联网和财务管理的各方面进行研究,发现技术与管理结合之间的关键点,找到业务和财务联动的契入点,进而制定层次分明的财务与大数据技术结合的计划,并要求财务管理人员按照计划逐步在财务中实现大数据的运用。而且电力企业在进行财务与大数据相互融合时,也应当加强技术监督,及时发现财务与技术融合中所出现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这样就可以保证大数据在财务中的运用质量,实现财务高效性和安全性。此外电力企业也应当对大数据技术的特点进行关注,了解大数据技术在财务中所存在的優势,然后将优势进行放大,确保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够为企业财务带来提升效果。
4、建立电力企业财务大数据运用制度
大数据在电力企业财务中之所以出现各种问题,其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财务人员对大数据技术的不重视和不熟悉。当财务人员能够认清大数据技术的优势时,那就会在财务中采用大数据平台的管理方式进行策略制定,但是当员工对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存在不重视的态度时,就无法真正将大数据的各项技术运用到实地,进而也就限制了大数据在财务中作用的发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电力企业应当在大数据运用中制定制度,增强财务人员对大数据的重视。
例如,企业可以在财务运用大数据的过程中制定《电力企业财务大数据运营管理规定》,并在制度中规定“电力企业财务人员在进行财务数据管理时,应当积极落实企业财务与大数据技术结合的规定,建立专业的财务大数据平台,采用大数据平台实现企业财务预算和资金方面的监控,规避企业财务中所存在的各种风险。而且财务人员在大数据技术运用时也需要积极进行专业技术的学习,不断增强自身大数据设备的操控能力。” 通过这种专业性的规定,不仅可以增强员工对大数据在财务中运用的重视程度,而且也可以提升财务员工的大数据技术操控能力,保证技术的运用可以发挥应有效果。此外,企业也可以在大数据与财务融合中制定《财务大数据应用奖惩制度》,在制度中规定“电力企业将不定期的对财务人员落实企业财务大数据应用策略的情况进行调查,如果企业发现财务员工不能够按照规定进行财务与技术的融合,那企业就会对员工提出批评通报,而当员工能够严格落实企业的大数据运用制度时,企业就会对员工进行鼓励”,或者企业在制度中表明“企业会将财务员工的大数据技术运用能力作为年终绩效考核的指标”。通过这种奖惩制度、年终考核与财务大数据技术应用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促进技术与经营的结合。
参考文献
[1]阿瑟尔.大数据时代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研究[J].纳税,2017,(25):52+55.
[2]欧阳征,陈博宇,邓单月,等.大数据时代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