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张顺

发表时间:2020/4/3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期   作者:张顺
[导读] 摘要:国土空间规划是对国家现有空间资源进行合理安排和计划,是以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为核心,从空间内的要素统筹、结构优化以及空间效率提升等方面进行突破运用,城市的空间资源配置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核心。

        新疆新地源土地规划咨询有限公司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834000
        摘要:国土空间规划是对国家现有空间资源进行合理安排和计划,是以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为核心,从空间内的要素统筹、结构优化以及空间效率提升等方面进行突破运用,城市的空间资源配置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核心。基于此,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路径
        引言
        国土空间规划是针对国有土地资源进行的一项综合性安排和部署活动,包括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建设和保护等。通过对国土资源进行科学的规划,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国土空间规划对我国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可以满足我国对国土开发治理的需要,同时可以起到对国土开发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引领作用。
        1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现状
        目前,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首先,国土空间规划必须考虑不同区域的功能和布局,要按照区域发展的理论进行国土空间规划,落实好不同区域的发展定位。比如,雄安新区的战略规划、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规划等都是国土空间规划必须要考虑的重点问题。区域规划要能充分体现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和约束作用,在对国土空间进行规划时,要根据当地的发展指标来实施,同时建立相应的绩效考评方案。但是,目前国土空间规划的指标时效性不强,导致很多指标在落实的时候无从下手,没有参考价值。其次,我国的国土规划基本上还是按照国家、省、市、县和乡镇五级规划体系进行设置的,各个级别严格执行上一级的规划和指导,对于土地利用的相关指标也是从国家层面到地方层面逐级落实,进行任务分解,这样能充分保障我国农业生产需要的基本农田和基本建设的用地管控得到落实。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弹性不足,尤其是一些无法预计的线性工程或者独立选址的项目还不能做到很好的处理,同时地方决策也对国土空间规划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在城乡规划方面,通过规划能避免土地资源浪费,让国土资源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发挥,也让城乡空间布局更加科学有序。但是,在实际的空间规划中存在重视城市规划、忽视农村规划的情况,在规划过程中以人口规模作为规划的参考,导致一些国土空间规划不合理,导致规划管理无序。
        2国土空间规划的导向与路径
        2.1规范国土空间开发秩序
        强化全域管控,健全用途管制,现代空间规划起源于空间用途管制,目的是纠正市场机制失灵,解决空间开发负外部性问题,空间的过度开发和多项规划的重复使用,导致空间均衡性失调,空间使用重复累赘,规划之间相互打架,亟需规范国土空间开发的秩序,使空间利用规范有效。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由初期的理想蓝图转变为成熟期的国家资源资产管理阶段,空间规划亟需转型以适应发展需求。推进“多规合一”,统一空间规划,深化细化用途管制,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在提高国家国土空间治理效率和政府管理效能的同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维护空间开发利用的社会整体利益。
        2.2 拓展“多规合一”内涵,统筹战略引领,建设生态文明
        随着改革的深化,“多规合一”的内涵将不仅局限于空间规划,而且将拓展到区域规划、专项规划等各层面,涉及市政、交通、水利等各部门。实现这一目标,“多规合一”必须要坚持战略引领、生态优先、转型发展、智慧管理等原则,以综合性的战略眼光统筹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承上启下,紧扣发展规划的功能定位,对接国家的战略要求和城市的发展规律,落实资源保护和保障发展双重职能,构筑多中心、多层次、多维度的空间战略棋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例如,上海市在编制2035城市总体规划时,以“多规合一”思想为指导,配套专项规划大纲,分区规划指引和行动规划大纲,分解落实上位规划的要求,指导约束国土开发的强度,推动超大城市“多规合一”空间治理改革。



        2.3优化国土空间管理体制机制策略
        现阶段,我国的规划体制众多,各个体制互不相关却又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众多的规划体制导致规划部门的分工混乱,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人员对自己的职责不明晰,国土空间规划体制机制不健全不顺畅。为了增强效益,需要加强规划的实施监督管理工作,健全管理体制机制。首先,要建立一套保障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法律保障机制、积极推进各类规划“同编同调”动态修改机制及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建立健全各部门“共同引导”建设行为管理机制、“共同构建”项目生成策划机制。其次,要充分厘清国土空间规划部门之间的规划事权关系,建立行之有效的左右衔接、上下协调的对话机制,实现空间用地单一属性,落实部门管控内容,建立完善的空间管理管控体系。此外,除了部门,对于国土空间规划流程也需要一定的精简。例如,相关部门在对国土空间规划进行设计时,需要对一些土地归属、剩余空间利用率以及相应的土地开发利用情况等信息传输的过程进行精简,从而提升城市信息在部门的传导效率等。因此,优化国土空间管理体制机制,是国土控规划顺利实施的重要抓手,推动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实施健康稳定发展,保障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全面展开。
        2.4重构指标体系
        在各个地方部门落实国土空间规划的任务中,要充分发挥指标体系的重要作用。通过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能为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绩效考核提供重要的参考,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国土空间规划指标体系能让区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水平。在指标体系的建设中,要把政策重点向农村建设倾斜、向环境保护靠拢,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迈进,通过调研发现国土空间规划中的不合理因素并积极进行整改。在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指标体系建设中,重视绿色可持续发展,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同时要对美丽乡村建设进行综合考量,通过科学合理的国土空间规划彻底改变农村地区贫穷落后的精神面貌,同时在指标体系建设中要对精准扶贫的指标进行重点考察,要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资源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要注重用地规划的节约化和集
        3思考与展望
        国土空间规划作为全城、全方位、“三位一体”式统筹谋划国土空间的开发保护和整治,作为具有最强战略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的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可以称之为“规划的集大成者”。在未来空间发展当中,最理想的规划融合方式为:在国家、省级层面,国土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实现完整统一,以规划完整协调主体功能区战略与制度,落实国土空间开发,推动土地利用规划与其他规划的有机融合,因地制宜探索创新,构建行政分区,多形式的实时性规划,推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切实落地,将山水林天湖治理和城市建设有机统一,有效推进国土空间开发保护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土空间规划是综合的、多维度的空间开发管理手段,是国家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坚持一种长期战略和短期实施相结合的发展方向,并且要实现经济和资源的一种协调发展,建立全要素全方位一体化的空间保护开发次序,优化国土空间管理体制机制。
        参考文献
        [1]李相国.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N].吉林日报, 2019-06-03(002).
        [2]严金明.规划体系引领国土空间永续利用[N].中国自然资源报,2019- 05-30(003).
        [3]杨建顺.依法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N].检察日报,2019-05-29 (007).
        [4]刘贵利,郭健,江河.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研究[J].环境保护,2019,47(10):33-38.
        [5]叶梦,孙建华.浅谈国土空间规划领域的大数据应用[J].浙江国土资源,2019(05):45-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