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速铁路在我国的建设相对较晚,不论技术条件还是实践水平,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十分明显。为了改进这一问题,相关人员便针对精确测量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高速度、高可靠性和旅客舒适度的要求对轨道的平顺性要求很高,且大多采用无砟轨道铺设,这就对各等级测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GPS-RTK技术;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技术
引言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以及各大交通工程的需要,实时动态技术(RTK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的出现使得工程测量中的传统技术不足得到了有效改善,而且铁路测量工作途径也得到了有效地拓展。以下本文主要就铁路工程测量中RTK技术的应用进行探索,为后续RTK技术更广泛地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1RTK在铁路测量中的技术控制
1.1工程控制测量
铁路测量工作是较为复杂的工作之一,同时也是铁路建设所必须的环节。在当前测量工作中,误差减小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测量误差来说,控制误差最好的方法即是静态测量方法。不过,静态测量使用起来较为不便,因此在当前的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下,使用的主要方式为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动态测量。这种方式在测量过程中作用较为重要,能有效地避免误差,减少相关人员的工作量,最为主要的是,通过使用RTK技术进行全面的信息接受与采集,让测量工作更简单、更方便。
1.2铁路纵、横断面测量
对于铁路来说,在进行建筑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铁路的中线,完成中线设计后,可以依照中线进行相关的铁路横断面和纵断面建设。在使用RTK技术以后,可以完成铁路中线位置的确定,由中线坐标来确定相关的纵横切面,这样一来不仅加快了施工的速度,同时也减少了工作来量,最主要的是提高了精确度,在实用性和经济性上也有了保障。在实际的工程测量过程中,分项较多,因此测量的工作量非常大,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测量方式,不仅会增加人员和资金的投入,也无法保障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以及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还是需要运用RTK技术并辅助相应的仪器。
1.3大比例地形图的绘制
在铁路的建设过程中,如需要建设等级较高同时线路较长的道路,在进行选线时应该使用大比例带状地形图,所以在当前的施工过程中,如果使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测量与检测,会存在许多较为麻烦的问题,首先要建立相关的控制网络,完成控制网络建立后,进行相关的碎片化测量,最后将完成的碎片化测量工具数据进行对接,在绘制相关的大地图。但是如此操作会降低相关的工作效率,同时使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因此在目前通过使用GPS-RTK技术,可以对于相关环境进行动测量,并且工作人员在室内就可以完成工作、采集相关的数据,通过收集的数据完成相关大地图的绘制。在这一过程中,不但减少了人员的工作量,同时提高了人员的工作效率,对于目前的工作有着较大优势。
1.4放样
RTK技术的应用使得铁路工程的放样工作更加方便,只要将工程线路的主要数据输入到外业控制器一个人就可以完成放样作业了,而且这样可以实现实时转换桩号与坐标放样,一旦作业中出现方位偏移,控制器就会发出提醒,并会标识出来,从而方便施工人员更改。
1.5基准站选定
基准站的选址不仅要满足GPS观测条件,还应选择在海拔较高、地势开阔的位置,这样能够确保无线电台能将信号发射出去。因此基准站可以选在具有地方网格坐标和WG8S4坐标的已知点上。
2提升控制测量技术的主要方法
2.1提高重视程度
对于测量技术来说,无论是企业高管人员还是基础员工,都要予以充分认识,明确其中的价值和意义。为此,企业便需要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对其展开宣传,促使员工能够真正感受到精密测量的作用,并在实际建设中对其予以充分应用,尤其是一些关键部分,更要做到合理使用。除此之外,企业还需要全面优化人员的配置,引进新的设备和技术,确保测量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以此保证所有人高度关注精密测量,认真投入其中,逐步形成良好的氛围。
2.2建立测区平面控制网
首先根据放样资料建立测区控制网,将控制点之前的距离定为6km~9km,测量时要与附近的国家控制点进行联测,联测点要多余3个,然后再通过计算得出施工放样的各控制点的平面坐标。
2.3运用RTK测量技术测绘时可能会出现数据链动荡的情况
在使用RTK技术的测量过程中,存在由于传输数据信号与部分电台的频率和波段相同,会导致部分信号出现干扰,影响到数据的传输,所以在此过程中,需要有工作人员对于基站进行相关的调节,提升相关发射频率和接受频率,使其不要受到影响,并且时刻关注电台的电量情况,及时充电。
2.4做好人员培训工作
对于精密测量工作来说,工作人员的综合水平至关重要。如果人员自身的技术能力有限,即便愿意尝试应用,也很难将其作用全部发挥出来。如果某些员工的业务素质不高,则可能不愿进行合理贯彻,导致技术的效果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为此,企业便需要做好培训工作,向其传递最新的理论知识,并对其实践能力展开锻炼,从而明确测量工作的操作方式,明确技术层面的基本要素,时刻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避免由于人为因素导致质量问题产生。除此之外,企业还需要做到奖罚分明。对于表现优异的员工,愿意积极应用精密测量技术的员工,应当给予充分表扬,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而对于无视责任,缺少应有的职业道德的员工,应当给予私下批评。如果问题十分严重,甚至可以追究其法律责任。如此便能有效提升企业在广大群众心中的形象,同时在员工之间也有着更高的信任度。此外,对于人才质量同样需要合理控制,尤其是一些年轻的新人,理应从学识认知、工作经历、工作态度以及实际业绩等4个方面展开思考,并做好相应的培训工作,促使新员工在正式入职前对测量工作有一定的理解,为日后工作的正常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如果条件允许,企业还应当尽可能为员工提供足够的交流机会,促使其拓展视野,提升技术研究水平。
2.5坐标系的转换
铁路测量的过程非常复杂,由于误差的累计,传统的测量方法在测量的过程中无法保证结果是否准确。因此,在进行铁路施工测量前,应该运用RTK技术,并配合相应的仪器进行测量的辅助工作,确定加密点的WGS84坐标来进行参数的转换,这项工作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之一进行。
结束语
将RTK技术与传统测量技术相比来讲,从时效性与精准性方面来说,RTK技术都具有显著的优势,该技术应用于铁路工程测量当中,可以有效的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铁路建设速度和效率也获得了保障。对此,我们要继续加大对RTK技术在铁路工程测量中应用的探索力度,使其成为铁路工程测量工作中必备的技术手段,为铁路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推动国家铁路工程建设事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洋.高速铁路测量技术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21):107-108.
[2]王晓凯.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问题研究[J].铁道勘察,2018,44(05):29-31.
[3]王建红.高速铁路线路水准基点测量有关问题的探讨[J].铁道勘察,2018,44(02):1-4.
[4]许张柱.高速铁路构筑物变形测量与评估信息化系统研究[J].测绘通报,2017(S2):168-172.
[5]姜雄基.铁路轨道控制测量方法应用比较分析[D].大连交通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