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域、大学问——幼儿园区域活动创设与指导

发表时间:2020/4/30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7期   作者:凌飞
[导读]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主题活动的延伸。
         【摘要】: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主题活动的延伸。它有着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它将幼儿的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对于培养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发挥区域活动的作用,教师必须合理创设环境,有效投放材料。而今,随着《指南》的颁布与实施,让教师有了更多的思考;如何在区域活动中发挥环境的作用,帮助幼儿建构有效的知识经验?让孩子在们在区域活动中健康发展?是教师在实践必须实施的教育行为。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作用

         区域活动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是幼儿自主学习的主要场所。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活动,体验操作和交往的乐趣。而在实际操作中,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投放会直接影响区域活动的开展。那么我们如何创设区角,如何真正发挥区角中环境的作用,在实践中如何在区域活动中发挥环境创设的作用呢?
一、创设丰富的区域环境,让幼儿自由操作探索
《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环境是幼儿发展的支持与保障,环境对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我们在创设区域环境时要紧扣目标,根据目标来提供材料。为此,在投放各种活动区的材料时,除了考虑各自不同的教育目标外,材料还必须蕴含能使幼儿产生探索行为、发展探索能力这样的要求。
二、确立正确的角色定位,让区域活动作用有效发挥
         教师作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幼儿的区域活动中,发挥着观察与支撑的作用,区域活动要求教师从台上到台下,进行观察与指导,要求教师科学地选择内容,恰当指导,全面做好设计工作。它要求教师把教育目标具体落实到每个幼儿身上,及时关注、观察与分析,帮助幼儿梳理与协调,更好地融入到环境中,以确保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三、培养环境创设的积极性,激发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兴趣
为了使活动区真正成为孩子探索科学、自由表现的乐园,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幼儿的主动性,设法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让幼儿积极参与到规则的制定、材料的搜集、环境的布置中。如:“小超市”是幼儿从家里带来的各种瓶瓶罐罐、纸盒等,然后大家一齐动手布置而成……。这些材料来自生活,来自幼儿,让孩子们倍感亲切体验到了自己参与活动和为大家做事的成功感,有效地激发了孩子们的游戏愿望;同时激发幼儿“我们还需要这样做”的愿望,并在做的过程中感受尊重,体验自信,获得自主管理的机会。如:活动开始前请幼儿和老师一起将各个活动区所需要的剪刀、胶棒、彩纸等,根据活动的需要按具体的要求准备好。活动结束时,要求幼儿和老师一起整理收拾游戏材料。

幼儿会很乐意参与这类活动这样既能让幼儿逐步学会整理物品,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也能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愿意为集体做事,同时,也能使他们的合作能力得到提高。
四、投放材料的科学性,促进发挥环境作用的关键
         我们在组织幼儿参加区域活动时,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有些幼儿一会儿摸摸这个,看看那儿,无所事事;有的幼儿虽然一直在一个区域角活动,但他不知道老师提供的材料可以做什么?常常是无意识地摆弄物品。这样的活动区仅仅为幼儿的自由角活动提供了条件,教师无法把握教育目标,因此老师在创设区域角活动内容,投放材料时,自己要明白,我为什么要这样做?要结合幼儿的发展现状,关注幼儿活动的兴趣点,确定合理的区域角目标,投放适宜的材料。同时,在孩子活动的过程中,应适时地调整活动内容,最大限度体现游戏的本位价值。区域活动是通过孩子与环境、材料的互动来实现的,材料的不同,幼儿的操作就不同,在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也就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在材料的提供上应注意材料的层次和动态性,以充分发挥活动材料的优势。
         1.区域材料的层次
         活动区中的材料,可分为高结构和低结构,教师应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活动需要随时进行操作。在科学区内,我们为孩子提供了制作沙漏的空塑料瓶、装饰好的塑料瓶和已经做好的成品,这样更有利于幼儿的操作探索,也鼓舞了幼儿的自主学习。另一方面我们可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提供操作难易程度不同的活动材料,便于对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材料的动态性
         材料的提供不能一成不变,而是要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发展需求,定期不定期地进行调整,补充。在语言区,孩子们已无人问津了,通过观察,发现区域里的图书投放时间长,内容陈旧,也造成了破损严重。于是,我动员孩子把家里的新图书带到幼儿园一起分享。同时,根据近期主题目标有目的地投放一些用于幼儿查阅资料的书籍。果然,语言区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非凡,孩子们相互讲述自己熟悉的故事,介绍自己的新书,并时常光顾新到的科技书籍。材料的动态性还可在各年龄段及平行班之间互动,资源共享,让材料真正地为活动提供服务。
         区域活动的开展,对每个幼儿的个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环境教育的效益,使之更接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为幼儿营造了一个更为自由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幼教新视野》2011年第3期  吉林美术出版社
         3.《学前教育》 2013年11月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