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机电研究设计院股份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在建筑结构基础设计过程中,不仅设计技术复杂,且直接影响着整体建筑的质量。所以,设计人员在实际的基础设计中,应该重视并不断探究设计原理,充分比较方案,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对基础设计产生的影响,并且提出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从而提升整体建筑的品质,推动我国建筑行业长远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结构基础设计要点。
关键词:房屋建筑;基础结构设计;研究
引言
基础设计对建筑结构整体质量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提升建筑结构设计质量,相关设计人员应提升自己基础设计水平,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从而对设计质量提供一定的保障。在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时,因其基础设计工作相对复杂,涉及的因素较多,所以应对各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并注重设计细节,同时抓住设计要点,以保障建筑整体结构的安全可靠性,充分发挥建筑的效用,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1房屋建筑结构基础设计的原则
1.1开展多防线设置工作
多种类多方面设置方式以建立建筑结构基本防线,比如,当建筑施工过程中受到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影响,可以通过开展多防线设置工作为自身的基础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稳定性,同时还可以增强建筑整体对外力的抵抗能力。
1.2遵循房屋建筑设计要求
建筑结构作为一个整体,其基础设计工作对其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不同建筑结构中的构件区别较大,所以应采用不同的手段对其进行设计。相关设计人员在对建筑进行基础设计时,应对建筑结构受到的影响进行一系列的具体分析,并明确各设计阶段的先后流程,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施工图阶段等各个阶段应完成对应的设计深度,同时对各施工建设环节进行分类整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对外部影响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从而保证建筑工作的顺利开展。
1.3建筑构件与结构整体关系调控合理化
在建筑结构中,其中每一种构件都具有一定的平衡性,而建筑结构基础设计阶段应先确保房屋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并遵循建筑的应用要求,从而提升建筑结构的整体平衡性。通过合理设置建筑结构各节点,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外部因素对建筑的影响,还可以使建筑结构各构件保持一定的平衡性,从而防止建筑后续工作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而降低自身的效用。
在考虑结构构件的平衡性之外,应保持建筑整体设计的平衡性。如果只考虑建筑结构的承重性及抗压性,一旦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将会大幅度降低房屋结构的适应能力,严重时将会导致建筑整体结构出现变形以及断裂的情况发生。而在建筑基础设计时,单一考虑建筑整体的柔性程度,建筑整体也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结构变形的情况,从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效用。所以,在对建筑基础结构设计时,应做好刚柔并进的前提工作,以保证建筑结构设计的平衡性,从而提升建筑整体的效用。
2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基础设计要点
2.1独立基础设计
独立基础,又叫单独基础,是一种无需投入较高的成本,且地基土适应性较强,具有理想的抗震性能的基础类型。所以,其在框架结构设计中十分常见。设计人员应结合地基土的特点设计基础。独立基础的形式丰富多样,如阶形基础、坡形基础、杯形基础等,设计人员可结合工程实际选择不同的基础形式,可单独选择一种基础形式,也可多种基础形式组合使用。独立的基础普遍设于承重柱下,其与现浇基础共同形成统一整体。
2.2桩基础设计
桩基础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其通常应用在地基下部硬度较大,地基上部承载力较弱的工程当中。
桩基础按照传力方式可以分为摩擦桩和端承桩;若按施工工法分类可以分为灌注桩和预制桩,其中灌注桩分为钻孔桩和挖孔桩,预制桩分为打入桩和振动下沉桩;按照桩成型效应可以分为挤土桩、部分挤土桩和非挤土桩。
基础加固的过程中,桩基础也十分常见,如锚杆静压预制桩以及高压旋喷桩等,桩基础的桩身长度较长,能够将上部荷载顺利地传到地层底部。
桩基础设计工作中,根据具体建筑类型的特点采用对应的布桩密度,并采用合适的桩基类型。
2.3箱形或筏型基础设计
箱形或筏形基础在地基土承载力较弱或对地基基础承载力要求较高的工程中较为常见。在设有地下室的房屋建筑中,箱形或筏板基础在加强基础稳定性的同时,也可将其作为地下室的地面。在箱型基础和筏形基础设计中,设计人员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基础弯曲应力,如结合桩基础,形成桩箱基础。将上部结构和基础结构作为统一整体,以共同作用分析法为基础完成工程设计。再者,箱形基础和筏形基础施工中均使用大体积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的几率较高。对此,设计人员可采用设置伸缩缝的方式抵御温度变化所引发的变形问题,要求其宽度在20-30mm之间。
3加强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基础设计的措施
3.1完善设计前准备
工程基础设计中,设计人员需结合地质勘查报告的详细数据、工程性质和工程规模明确基础设计的形式、等级,并以基础设计等级要求为依据,选择计算参数。在工程建设中,参照基础设计要求将其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在设计中要考虑工程的复杂性、工程规模、功能特征及地基问题对建筑物的破坏等因素[3]。
3.2合理选型
设计人员在工程设计期间,应地勘报告、建筑体量及荷载等多个参数后,选择基础设计形式。设计人员要就不同基础形式进行全面的计算、分析和比较,从而选出最优基础形式。目前,城市住宅要求日渐提高,建筑的类型和功能更为丰富,高层建筑日益普遍。在基础设计中,筏板基础和桩筏基础受到了人们的青睐。设计人员需在设计中综合考量多个因素对工程基础设计的影响,以此加强设计效果。
3.3加强施工图纸审核
建筑基础受力十分复杂,设计人员需考虑受弯、抗剪和基土变形所引发的沉降问题,并注重验证和计算,编制满足基础设计的施工图纸,且将其送至审图部门审核,通过审核后方可应用在工程施工中。
3.4加强基础结构承载力的设计
现阶段,建筑工程大量存在着主楼裙房一体的结构,应考虑主楼与裙房基础的沉降差的影响,对主体结构的地基承载力计算,应充分考虑地基基础两侧的超载,如主楼采用箱型基础,裙房采用条形基础,是考虑将箱基和条形基础梁联合设计,主楼取得补偿,从而极大减少沉降,而裙房采用条形基础梁从而产生较大沉降,两者联合来达到消除主楼裙楼沉降差的目的。当超载宽度大于基础宽度两倍时,可以将土层厚度作为基础埋深,基础两侧超载不等时,选择最小值。地基变形计算也在地基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当建筑地基产生过大的变形时,不仅会影响到这个建筑的质量,甚至还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和安全 [4]。
3.4加强基础结构抗浮设计
若建筑物基础存在浮力作用时,应进行基础抗浮的设计,通过计算其抗浮稳定性来达到目的。若建筑物基础抗浮稳定性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可采用增加基础压重或设置基础抗浮构件等方法,若基础整体抗浮稳定性满足要求而局部不满足抗浮稳定性要求时,可以采用增加基础结构刚度来达到抗浮目的[5]。
结束语
现如今,城市建筑数量明显增多,建筑的类型也日渐丰富,传统的基础设计方式与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存在偏差。而高质量的基础设计有利于加强建筑的整体性,为住户打造性能更为完善的居住空间,进而推动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峰.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基础设计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24):65.
[2]池新锋.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基础设计方案分析[J].江西建材.2019(02)
[3]宋尧.关于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基础设计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8(13)
[4] 李重啸. 浅析房屋建筑结构的基础设计方案[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2018(33)
[5]党昱敬.地基基础抗浮设计[J].建筑技术,2018,49(03):319-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