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政务共享交换平台实现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0/4/29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22期   作者:佟强
[导读]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智慧政务成为政府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

         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智慧政务成为政府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根据目前政务大数据的需求,对政务共享交换平台的需求进行分析,提出共享交换平台的实现途径,通过该系统与各个地方现有的业务部门进行对接管理,实现大数据的共享应用。
         关键词:共享交换  政务  大数据
1.引言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电子政务的概念应运而生,政府服务的效率得到极大提高,但政府提供的服务仍旧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政府的公共服务范式是基于服务供给的统一服务。进入21世纪以来,Web2.0以及移动智能终端的发展引起各国和各地区政府部门的重视,利用手机、PDA和其他移动智能终端设备,通过无线接入基础设施提供信息和服务成为各国和各地区政府关注的焦点,这就是当前所处的移动政务阶段,政府的公共服务范式是基于政民互动关系的协作服务。近年来,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语义网络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政府公共服务变得更加智慧、效率更高、管理更透明,智慧政务共享交换平台使得政务呈现出简便、透明、智能和无缝对接等特征。
2.需求分析
2.1政务交换平台功能需求
         数据交换平台依托现有的网络环境,实现交换系统与各数据源单位信息的互联互通和数据交换,支撑部门间横向按需信息交换,与业务应用相对独立。统一的数据交换环境,用于采集和交换各参建部门的信息资源,同时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提供技术保障。该平台采用多种数据采集和数据交换的方式,对数据传输、转换、交换过程实现集中统一控制、规范管理。
2.2数据融合平台
         大数据与传统数据相比,在规模性、处理方式、理论方法等方面存在诸多不
同的特点,如多源异构、存储分散、动态变化、先有数据后有模式等。数据融合平台是一个数据加工融合“工厂”,为落地的基础公共数据资源提供统一的数据转换、清洗、比对、关联、融合等加工处理,把离散的数据原料加工生产为跨部门可共享的信息服务产品。并通过科学的数据更新维护机制,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建立起对政务基础信息资源的统一维护、更新和使用的长效管理机制,以提高数据资源的质量和保证数据资源的安全。
2.3数据服务平台
         数据服务平台作为政务平台信息发布和资源服务的总管理入口,通过统一的用户界面,为用户提供资源管理、共享、处理、分析以及运维监测等服务。
3.关键平台总体设计构架
3.1政务交换平台
         数据交换平台采用先进的系统设计构架,满足业务应用需求为主导。包括资源目录建设、大数据目录管理系统以及信息共享交换系统建设三大部分。
3.2数据融合平台
         数据融合平台支持多种操作系统、数据库,为了方便数据转换和作业,平台包括标准化规则管理、数据融合转换管理、自动化任务调度管理以及数据质量控制等内容。
3.3数据服务平台
         平台包括平台资源门户、大数据展示、共享服务、数据空间化处理、大数据管理
3.4其他关键技术
         智慧政务共享与交换平台利用的其他技术有数据服务平台、数据应用支持平台、数据平台管理服务器、大数据分布式数据库运行服务器等硬件技术。


4.关键技术研究
4.1基于数据仓库技术,实现多源(元)数据融合与联机分析
         智慧政务共享交换平台需要将各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汇聚到一起,对数据实时性要求不高,但数据体量和并发量比较大,这恰恰符合数据仓库系统的特点,基于数据仓库可形成涵盖时间、空间以及属性的多维数据体系,支持多维数据分析,构建可持续更新的城市指标体系,支撑智能化的业务模型和业务应用,传统的OLTP的数据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迫切需要为智慧政务共享交换平台建立数据仓库系统,以满足大量的数据分析和挖掘工作,提高平台的智能化程度。
         通过数据仓库技术可从智慧政务各级专业部门、互联网应用系统等外部系统中通过Geo-ETL进行空间和非空间数据的提取,并通过时空大数据处理和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实体化,形成时空数据仓库的事实表,结合业务数据的特点建立涵盖行政区划等空间要素、年月日等时间要素以及建筑物类别等属性要素的维度表,并遵循星型模型、雪花模型、星座模型等数据仓库建库要求形成涵盖各类基本要素的多维时空数据集,依托多维时空数据集可对汇聚到平台中的数据进行多维时空数据分析,构建城市基础实体和指标体系,支撑平台的信息共享、数据挖掘应用,有效提升平台的智能化水平。
4.2基于大数据计算和存储技术,支持超大规模数据的在线处理和管理
         随着互联网web2.0的兴起,传统关系数据库在应付超大规模和高并发应用时已显得力不从心,暴露了很多难以克服的问题,而NoSQL数据库,即非关系型数据库,则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可以管理PB级的海量数据。
         时空信息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分析借助支持时空大数据的GIS专业软件,以数据获取、存储、管理功能为主,并添加了各种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专题图展示功能,具有空间统计、地理分区、路径分析、选址优化等空间分析方法,在城市建设、交通运输、气象预测、区域发展、决策支持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GIS软件针对时空大数据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如现有数据管理和分析算法难以扩展到大规模的分布式并行计算系统之上、无法满足对非结构化的未知数据的探索性分析的需要等。因此,我们研究基于最新的虚拟化计算基础设施(如OpenStack/Docker)和分布式计算架构(如Spark/Hadoop)技术构建GISpark,支撑时空大数据分析。
4.3基于可视化技术,支持决策分析
         通过高自由度数据编排技术可对不同种类的业务数据进行自定义拖拉拽操作布局,对每一个维度、每一项指标、每一张报表、每一个组件、每一组场景都可进行随心所欲的快速编排,配合自动化智能数据建模技术充分体现数据的灵活性,让数据在多维的视觉下更为生动,准确,直观,真实。
         通过自助式数据分析技术结合智能数据建模、数据编排、可视化交互技术,实现图形化情报信息查询、可视化关联分析、证据链和情报线索发掘等功能。该技术旨在利用人的洞察把人的思想与计算机的运算能力结合起来,通过直观的多维可视、交互手段,帮助人捕捉到事物之间的关联线索。
         智慧政务共享交换平台利用自助式数据分析技术快速建模,高自由度数据编排技术自动化编排,数据沙盘可视化技术展示,实现对大数据的快速建模可视化,辅助决策分析。
1.5.研究结论
         当前我国政务信息资源缺乏共享的主要原因,由于目前我国条块分割的行政体制结构及其中涉及到的各个部门难以协调的利益关系,使得政务部门并不愿意变得完全透明,在法律法规涉及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在政务人员观念转变、信息资源共享技术和当前的制度层面还有一定的改进和变革空间。
         本次研究,建立智慧政务共享交换体系,对于改善政府宏观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改变传统工作方式、实现跨部门业务高效协同、进一步提升政府工作效能、促进经济结构布局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政府社会公众服务水平和推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景.《泛在物联网融合智慧政务应用架构与实现》.电子世界,2019.11.092。
作者简介:佟强(1974.5—),男,汉族,北京市人,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通信信息,大数据,智慧城市
本文系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课题,合同编号:2018-重点-33,课题名称:基于GIS的智慧政务大数据互通互融互动关键技术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