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蔬菜种植模式及生态农业技术推广运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0/4/29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9年19期   作者:裴传秀
[导读]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餐桌上的蔬菜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餐桌上的蔬菜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因而人们越来越关注有机蔬菜的种植和培育问题。本文主要阐述有机蔬菜的种植模式,并深入分析生态农业的技术推广运用,从而为广大群众提供绿色无污染的有机蔬菜,也为我国生态农业的不断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关键字:有机蔬菜;种植;农业技术;推广

         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正在面临严峻的考验,绿色环保的有机蔬菜正在逐渐走向千家万户的餐桌,成为老百姓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机蔬菜的种植主要集中于基地种植,在其种植过程中对土壤、空气以及水源等因素也有着较高的要求。为了有效提高人们的身体健康水平,减少农药以及化肥残留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有机蔬菜的病虫害防治也与传统蔬菜种植有着较大的区别。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生态生态农业的不断发展,各地区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引入优秀的专业人才,有效提高生态农业技术,为我国生态农业的不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有机蔬菜的种植模式
(一)基地选择
         为了全面推广生态农业种植,各地纷纷加大了有机蔬菜的种植力度。在有机蔬菜的种植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合理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不断提高有机蔬菜的质量和产量。有机蔬菜在基地选择的工作实践中,首先要确保种植区域的完整性,并将有机蔬菜与其它蔬菜进行分开种植,确保有机蔬菜品种的纯正性;其次要在种植基地内进行有机蔬菜的区域转换,并在两年之内将基地内种植的传统蔬菜逐渐转换为有机蔬菜,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市场销售;最后,有机蔬菜进行基地种植时,要根据基地的实际情况,设立一定区域的缓冲带,防止有机蔬菜的成长过程遭到破坏,从而为广大群众提供质量上乘、绿色无污染的有机蔬菜[1]。除此之外,有机蔬菜的种植基地对水源、空气以及土壤等因素也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因此在基地选择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建立适宜的有机蔬菜种植基地。与此同时,单一蔬菜的长期种植会严重影响该区域的土壤状况,并产生不同程度的病虫灾害。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有机蔬菜的种植基地应定期更换基地种植的蔬菜品种,为有机蔬菜提供更为优质的生长环境。
(二)科学培肥
         科学培肥是有机蔬菜种植的关键步骤,可显著提高有机蔬菜的质量和产量,对生态农业的大范围推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提高有机蔬菜培肥的科学性和高效性,菜农们要根据不同蔬菜的生长状况以及土壤肥力,选择适宜的时间进行肥料补充。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有机肥具有较强的固氮作用,是土壤中氮元素的重要来源,在有机蔬菜的种植过程中得到了大范围的使用。有机肥大多以绿肥为主,这种以农作物本身为肥料的方法也具有较强的环保作用,且能够满足有机蔬菜所需的正常需氧量。除此之外,菜农们还应合理使用沼肥,为有机蔬菜的生长发育提供必要的养分支持。沼肥主要是由沼液和沼渣组成,具有蔬菜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如氮、磷、钾、钠、钙等,是一种绿色无公害的肥料来源。在有机蔬菜的施肥过程中,相关人员要注意肥料的配备比例以及施肥方式,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对蔬菜生长的影响,使农作物能够最大程度地吸收所需的养分和微量元素。
(三)防病治虫
         病虫害是影响蔬菜生长的重要因素,但是通过农药来达到防病治虫的传统种植方式,会使得蔬菜的表面残留大量的化学成分,这些化学成分严重危害了食用者的身体健康。在有机蔬菜的种植过程中,为了减少农药残留,并达到防病治虫的根本目的。

工作人员会根据蔬菜种植的实际情况,采用轮换种植、性诱剂以及生物导弹等方式,来有效降低病虫害对蔬菜生长造成的影响,比如性诱剂能够有效防控甜菜蛾和斜纹蛾;BT乳剂可以有效防控鳞翅目害虫;生物导弹可以有效防控菜青虫和瓜野螟等害虫,除了以防控技术之外,工作人员还可充分利用一些物理手段,比如通过人工捕捉、粘虫板以及太阳能诱杀等方法来达到防病治虫的根本目的[2]。
二、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
(一)加大宣传力度
         为了全面推广有机蔬菜的种植模式,相关部门必须对生态农业技术给予足够的重视,并根据所属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宣传制度和推广方案,有效提高生态农业技术的宣传力度,使广大菜农充分认识到发展生态农业技术的必要性,使其切身体会到生态农业技术给他们带来的经济效益,从而有效调动农民朋友参与有机蔬菜种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除此之外,宣传部门还应建立一定面积的生态农业基地,使菜农们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到有机蔬菜种植与传统蔬菜种植之间的差别,使他们更进一步的了解有机蔬菜种植的优势。与此同时,宣传人员还应深入到田间地头,帮助菜农们切实解决有机蔬菜种植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为其讲解专业知识以及种植技能,有效提高宣传工作的实用性,为我国生态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二)合理引入先进技术
         为了进一步提高有机蔬菜种植的质量和产量,有效降低病虫害对蔬菜生长发育的影响,相关部门应该合理引入国内外先进的种植技术,为我国生态农业的不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比如,相关部门可以根据当地有机蔬菜种植的实际需求,引入无土栽培技术、田园清洁技术以及节水灌溉技术等,从而不断提高有机蔬菜种植的效果,在保证绿色无污染的前提条件下,不断提高其经济效益和市场效应[3]。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应根据不同蔬菜的病虫害状况,引入行之有效的虫害防治技术,为有机蔬菜的生长发育奠定夯实的基础。为了进一步落实有机蔬菜绿色理念,相关人员在防治病虫害的工作实践中,应切实做到以下几点:其一,不得使用残留性强以及含有剧毒成分的农药,这些农药的使用虽然可以高效率的防病治虫,但对人体的健康也具有十分严重的影响;其二,有效总结不同蔬菜的病虫害情况,深入探讨其形成原因以及发展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寻找切实可行的防控策略;其三,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进行基因改造,有效降低蔬菜种植过程产生的病虫害,从而达到成功防治的目的[4]。
(三)吸引优秀人才
         为了我国生态农业的长久稳定发展,相关部门必须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制度,为优秀人才提供丰厚的薪资待遇以及发展发展空间,不断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加入,为我国生态农业的不断发展灌注新的生机和活力,从而有效加强生态农业的技术改革,为有机蔬菜种植的大范围推广提供强有力保障。除此之外,相关部门也应不断加强内部人员的培训工作,为其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从而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在有机蔬菜的种植过程中,工作人员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种植基地,并根据蔬菜的自身特性进行科学培肥,不断引入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有效提高有机蔬菜种植的质量和产量。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应加强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有效其加强其宣传力度,合理引入其先进技术,科学优化其种植环境,不断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从而为我国生态农业的不断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贺斌.有机蔬菜种植模式及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探究[J].农家参谋,2019(24):14.
[2]刘洪.有机蔬菜种植模式及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应用[J].种子科技,2019,37(13):105+107.
[3]吴训友.有机蔬菜种植模式及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应用[J].农家参谋,2019(17):51.
[4]王广辉.有机蔬菜种植模式及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应用[J].热带农业工程,2019,43(02):37-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