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理化检测样品预处理方法比较研究

发表时间:2020/4/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20期   作者:张 澜
[导读] 现当今,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逐渐改

        摘要:现当今,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逐渐改善,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食品理化检测可以更好地保证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但是,从食品理化检验现状可以看出,我国食品理化检测准确度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关键词:食品理化检测;样品预处理;方法比较?
         引言
         近年来,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对食品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食品理化检测担负着重大责任,一定要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食品理化检测包括了众多项目,工程量庞大,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而仔细分析这些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可以降低误差,从而提升检测结果的可靠性,确保食品安全,为消费者提供保障。
         1食品理化检测中存在的误差分析
         1.1食品理化检测的系统误差
         食品的理化检测过程离不开仪器和试剂的使用,系统误差指的是检测过程中由仪器和试剂引发的误差。仪器不够精准、实验方法不正确、实验原理不科学等都会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一些检测机构为了压缩设备的采购成本,在选择检测仪器时经常会购买一些质量较差、价格低廉的设备,在食品理化检测过程中使用这样的设备势必会造成很大的误差。在正式使用仪器之前,都需要进行校验及核查,这样有利于更好地掌握系统误差。但如果检测人员事先没有对仪器进行检查,而将其直接投入实际检测之中,误差势必会因为仪器原因而大大增加。另一方面,仪器操作人员对仪器的工作状态也起着一定影响。不同的操作人员会有不同的操作习惯,对仪器的反应也不同,并且和仪器相比,操作人员的精神状态更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操作人员一旦在检测过程中融入了自身的主观感受或经验操作,都会加大系统误差。
         1.2食品检测方法误差分析
         理化检测需要设计一定的方案进行检测试验设计,但无论检测分析方法如何精密,总会有受局限的地方,因此由于检测方法造成的误差也是难免的,这就是方法误差的来源。方法误差主要集中在实际检测试验操作过程中,检测方法操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有误差的出现,如果不加以控制,这些误差累积起来就可能引起检测结果的很大不同。例如索氏抽提法是食品中脂肪检测的重要方法,按标准方法在理想条件下进行检测操作,因为方法误差的存在,其检测结果不尽相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检测食品样品的不同及其性质的复杂多样。食品的制作过程对于有机溶剂的溶解性没有要求,但食品理化检测要求食品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这样才能进行接下来的检测操作,而不能在有机溶剂中很好溶解的食品,会影响其理化检测测定结果。
         1.3食品检测操作误差分析
         目前食品理化检测过程主要是人为操作,因此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操作误差不容忽视。例如,酸碱滴定是理化检验过程中基本的操作,酸碱滴定管在使用前未进行润洗、滴定管内残留液体未进行清除、没有进行防试样吸湿操作等,这些错误操作都会影响检测结果。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因操作者操作不当造成溶液的外溅、试剂的加错、刻度的读数不准、实验记录错误等,这些不按规定操作都会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度。杂质掉落入样品中会污染样品而影响测定结果,即使操作过程无误,其检测结果也不再准确。因为操作误差主要由人为因素产生,而主观操作是误差出现的主要原因,因此操作误差可以看做是主观误差,更加体现出人为失误对于检测结果的影响。


         2食品样品预处理方法
         2.1有机物破坏法
         工厂废弃物污染会导致铜、铅等重金属元素渗入农田、河水等环境,经植物根系吸收后,经过生物体内物质循环,参与蛋白质、糖类等物质的组成。因此,该农作物加工后的食品存在严重的重金属超标问题。在食品检测环节,为了能够将重金属与干扰组分或者结合分子相分离,通常需要采用一定方法进行预处理。例如,采取火腿肠样品5g,经500℃马福炉高温灼烧成灰白色后,所得残灰即可用于金属污染物质的测定,如果一次灼烧不彻底,可以采取二次灼烧。该法称为有机物破坏法,空白值低,操作简便。然而,湿法处理,如浓硝酸、浓硫酸等强氧化剂处理所得待测组分,空白值偏高,容易产生有害废弃物质。
         2.2蒸馏法
         食品的组成物质种类丰富、成分复杂,性质也是各有差异。根据各组分挥发度的不同,常在常压、减压或者水蒸气的环境中分离、净化待测组分,提高食品检测的准确度。狄蕊等依据《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GB/T5009.34-2003)规定,采用蒸馏法对食品中亚硫酸盐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了不确定度分量及不确定度评定结果。戴志英等研究了比色法与蒸馏法测定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差异,两者测定结果没有显著差别。
         2.3浓缩法
         浓缩法是指借助加热等方式除去食品中大量的水分,该法可以提高食品待测组分的浓度,便于测量分析。周湘平等使用AmberliteCG-120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固相萃取剂,预浓缩环境水样中的Cd(Ⅱ),然后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FAAS)测定洗脱液中Cd(Ⅱ)的含量从而确定水样中的Cd(Ⅱ)浓度,获得了最佳的分析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以及回收利用PWAX混合型弱阴离子交换柱吸附食品中的合成着色剂,采用氨化甲醇溶液洗脱,结合平行浓缩仪,测定食品中的合成着色剂。通过短时间的浓缩,提高了回收率和稳定性,可用于大量样品的测定。
         2.4物理分离法
         物理分离法只是物质之间的物理属性发生改变,根据具体操作的不同分为蒸馏法、溶剂提取法。蒸馏分离法是根据一体混合物各组分挥发度的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具有分离、浓缩、净化的多重效果。食品检测的预处理过程中经常使用水、稀酸、稀碱、乙醇、乙醚、石油醚等作为提取分离试剂。溶剂提取法可用于提取固体、液体及半流体,根据提取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浸提法和萃取法。例如,采用蒸馏法可以较为准确地提取称量食醋中的挥发酸。溶剂提取法是利用组分在互不相容的溶剂中的分配系数的差异,使得某种充分与其他组分相分离。例如测定果汁饮料中山梨酸或者糖精含量时,先用石油醚萃取该物质,再挥发除去石油醚,最后用比色法测定;测定脂肪含量时,借助专用仪器,先用乙醚提取脂肪,然后再加热蒸发除去乙醚,最后称重测定脂肪含量。从新鲜番茄中乙酸乙酯提取番茄红素,pH值4、50℃浸取5h,提取率达到46.12μg/g。与蒸馏法相比,溶剂提取法分离效果好,应用广泛,溶剂提取法的关键点在于萃取剂的选择及萃取的环境条件。
         结语
         食品理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广大人民的食品安全问题息息相关,本着对人们身体健康的负责态度,相关部门的检测人员以及领导干部必须从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入手,重点解决食品检测中的技术问题、样品选取和配制问题、检测方案选择问题以及科学实验方法消除系统误差问题,从而确保食品理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不漏掉有问题的食品,为人们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陈德兰,杜书楠.影响食品理化检测准确度因素[J].现代食品,2019,(09):29-30.
         [2]林娟.谈谈食品理化检测中的若干问题[J].科技资讯,2019,(25):214.
         [3]蒋若勇,徐林.食品理化检测质量保证探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8,8(22):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