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向前发展,石油天然气的需求越来越大,国家为了保障油气资源战略安全以及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需要,大力推动西气东输等重点油气储运工程,油气田所采出原油、天然气通过管道输送到各大炼化企业,再将各种油气产品运送到下游用户。油气储运工程作为关系国家油气战略安全以及百姓民生福祉的工程,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社会各界的关注。油气储运在给千家万户带来便利的同时,储存、输送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油气管道及储运设施安全保障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油气管道及储运设施;安全保障技术发展现状;展望
引言
油气在储运中是一种危险的能源,需要小心谨慎,同时油气储运中存在的问题比如管道的腐蚀以及老化,油气的挥发和浪费等等都是在储运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因此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加深技术研究,使油气运输管道形成规范化的网络布局。油气储运在未来的发展中一旦研发出了更加成熟的、创新的技术对于国民的生活以及经济的增长都有重要意义。
1、油气储运概述
油气田生产过程中的油气储运技术的应用,将油气田生产的石油和天然气进行储存和运输,将其输送给用户,达到用户的使用条件。管道输送油气的模式比较突出,结合长距离管道输送的特点,实施自动控制和管理的方式,不断提高油气储运的效率。油气储运存在安全风险,基于石油和天然气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一旦发现油气泄漏事故,极易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甚至引起人体中毒,导致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因此,重视油气储运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是非常必要的。油气储运的关键技术措施,包括降低油气蒸发损耗的技术措施、预防静电的产生技术措施等,为安全的储运创造有利的条件。安全的进行油气的储存和运输,才能提高油气储运的安全性。针对油气田生产矿场上,油气储运中出现的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引起事故的原因,采取最有效的技术措施,合理规避安全风险问题,保证油气储运的正常进行,达到油气田生产运行管理的技术要求。我国的油气储运技术措施向着长距离管道输送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长距离管道输送系统的投入使用,提高了油气储运的经济性,同时保证安全有效地输送,降低油气储运中的事故率。促使油气储运技术达到安全高效的状态,遏制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避免发生严重的环境污染事故,提高油气储运的安全环保性。油气储运的管道系统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实施网络化运营的模式,提高管道输送系统的自动化程度,逐步实现人工智能管理的状态,降低管道输送人员的劳动强度。
2、油气管道及储运设施安全保障技术发展现状
2.1管理体制不够完善且混乱
经过细心分析,可以发现当前我国油气储运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并不到位,其实就是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存在很多管理上的漏洞,无法全面地排除安全隐患和找准环保建设方向。在实际的油气储运工作过程当中,管理体制如果不够完善,很多方面所表现出来的都有很多纰漏。比如说,在进行相关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分工到位和责任落实到位这一模块时,因为管理体制不够严谨,落实下来的工作会存在较强的缺陷,也会使工作效果大打折扣。除此之外,因为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油气储运工程的安全和质量都得不到保证。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所带来的管理漏洞是明显的,那管理体制过于混乱带来的管理漏洞则是加剧的。所谓的管理混乱,表现在管理流程不够规范,管理人员不够负责,使得程序和工程结果都十分混乱。
2.2油气存储技术
油气储运技术中油气的存储技术非常重要。油气存储主要分为良好总,一种是地下水封洞库技术,另一种是吸附油气技术。我国的地域辽阔,地下情况复杂,在进行油气储存,选择地下水封洞库技术时应该对地域情况进行勘察和了解,选择最合适的地点进行油气储存,建造地下水封冻库与其他技术相比,更加安全高效,并且降低了建造成本,是一种环保的技术。吸附油气技术还不够成熟,具有一定的难点,但是如果此项技术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具有经济优势,在技术的研究中面临着热效应问题以及活性炭的使用和再生问题等。
2.3管道材质、防腐材料
由于油气储运是一个长期、连续的油气输送过程,管道本身的材质、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防腐蚀性。油气储运管道选材审查不严、材质与设计要求不相符、钢材质量不合格或杂质较多,都会导致管道的抗腐能力较低,后期油气输送过程中发生腐蚀穿孔现象。另外,管道防腐材料是否选择合理、防腐材料是否在管道上均匀涂抹等都会影响防腐材料的防护作用,进而影响整个油气储运管道的防腐能力。
3、油气管道及储运设施安全问题的应对方法
3.1管道材质优选
油气储运管道材质的优劣是管道防腐措施的首要环节。管道材质的优选一般要遵循五个方面原则:一是以材质的优劣为第一出发点,其次考虑价格因素,选择信誉较好的管道生产商进行合作;二是选择钢材强度较好、纯净度高的材质;三是根据油气储运的实际量来选择管道直径大小,避免直径过大造成成本浪费、直径过小影响流速的情况发生;四是根据油气输送过程中的输送压力以及埋于地下的管道承压能力,来选择管道的壁厚;五是优选焊接工艺,应该采用无缝焊接工艺,这种焊接工艺可以保证焊接面平滑,避免焊缝工艺带来的非金属杂质以及凸凹不平的焊接面。只有做到以上五方面,才能真正实现油气储运管道本质上的防腐。
3.2建立油气码头、储罐、管网等基础设施公共信息平台
建立油气储运公共信息平台,将企业的油气储运基础设施、生产作业情况、服务条件、技术标准、价格标准等信息录入平台,相关管理部门和企业实现共建共享。
4、油气储运行业研究成果与展望
(1)冷热原油交替运输技术,行业专家成立了非稳定传热数学模型,对运输冷热原油距离出站口不同距离管道附近土壤温度变化情况分析;(2)多相混输技术,在管道传输成品油的过程中,油品不同则会导致接触面出现一层混油,管道不同其混油量也不同,而导致油品质量不佳。我国技术人员对变管径和混油切割技术的研究中,设置了方程组,以数值计算为依据来探索其改善方法,以提高油品和企业经济效益;(3)控制防腐技术,当前采用的防腐技术较多,比较常见的就是阴极保护数值模拟技术。该技术当前还存在缺陷,在利用杂散电流进行干扰腐蚀的过程中,会引发油气储运中一些问题,当前还缺乏有效解决方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选择具体防腐技术,当前比较有效的形式就是时变模型和分步模型应用技术。我国油气管网的规模大、分布广,其途径环境复杂且敏感点多。在管道高压输送中,油气由于具有易燃易爆特性,且具有污染性,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会严重危害到生态环境、能源供给与生命安全。要通过研究油气管道及储运设施检验评价、安全保障技术,来提高其状态监测、风险评价和缺陷检测等能力,通过事前预控来降低事故率、减少损失。此外,提升管道及储运设施施工水平,也可提高其运行安全性,比如在未来科技发展下,3D打印技术向着打印机大型化和打印材料多样化发展,可以直接打印管道,解决制管、现场焊接施工等问题,保证工程质量和作业效率。
结束语
在新的油气储运工程的形态下,油气发展处于兴盛时期,但是现阶段的油气储运资源却十分紧缺,由此引发的问题也十分严峻。为了保证社会各界行业所需的能源能够供给足够,管理工作人员也应优化地研究和探索,提升国民对油气储运工程技术的关注度,并合理科学地制定出相应的可行性策略。相信,通过安全管理和环保建设,完善管理程序,健全管理体制,再者强化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最后加强管道泄露的检测技术,能够顺应当前倡导的绿色环保工程理念,推进油气储运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志峥.油气储运设施安全的重要性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8,38(16):19-20.
[2]张超.油气储运设施安全的重要性探讨[J].化工管理,2018(22):72.
[3]马超.油气管道及储运设施安全保障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34):174-175.
[4]李海涛.油气管道及储运设施安全保障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J].建材与装饰,2017(35):130-131.
[5]努尔曼·提拉江.新探油气管道及储运设施安全保障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J].石化技术,2017,24(08):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