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改造方案初探

发表时间:2020/4/23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2月5期   作者:高霞
[导读] 针对老路路况复杂,改造条件受限的农村公路,本文研究从实际情况入手

         摘要:针对老路路况复杂,改造条件受限的农村公路,本文研究从实际情况入手,结合平面、纵断面、路基路面结构处理方式等进行分析研究,提供比较合理的农村公路拓宽改造处理方案。
         关键词:农村公路;道路拼接;
        

1   引言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一体化发展进程,完善农村配套设施,优化生活环境,提升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扬州经济的大发展,农村居民对机动化交通出行的需求明显增强,对其载体——镇村公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镇村公路由乡道和村道构成,与县道一起组成农村公路网,是整个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路网的毛细血管,它直接服务于农村居民出行和农村经济发展。
         目前农村公路普遍存在等级低、宽度不足、结构老化、瓶颈路段较多等情况。
         本文主要研究农村公路的改造方案,以寻求比较合理、科学的解决方法,为今后相应道路改造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科学依据,以确保道路工程改造的质量。
        
1.1  农村公路网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镇村公路网结构老化
         随着城镇发展定位的不断优化,区镇、建制村等行政机构的不断整合,农村百姓出行要求的不断提升,原有镇村公路网络结构布置不合理、覆盖范围不到位,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
         (2)镇区外道路等级偏低,限制农村公共交通发展
         扬州市的镇村公路等级高、路面宽度在7米及以上的主要集中在镇区,镇区外分布少且尚未成网,形成不少断头路,影响汽车正常通行,限制了农村公共交通的发展;部分运行公交的镇村公路的服务水平也明显不足,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需求,亟需进行提档改造。
         (3) 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缺失
         村道普遍缺失标志标线体系,临河段缺少护栏等防护,易发生交通安全事故。
        
1.2农村公路改造的目的与要求
(1) 对破损路段的升级改造和对瓶颈路段的改造,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
(2)注重老路资源利用和整合,节约工程投资。减少新建道路的布设,节约土地资源,走集约化发展道路。
(3) 通过完善指路标志体系、提供信息服务、完善出行服务设施和养护管理设施,提高便民和出行服务的水平。最大限度降低交通事故损失,全面提升农村公路交通安全保障水平。
2农村公路改造主要内容
2.1 某农村公路概况
         某农村公路起点为顺接某二级公路,终点为某小桥桥头,改造范围全长约901m。老路为水泥路面,路面宽度为5m,道路沿线两侧为民房及农田,其中路线左侧有排高压线,右侧为连续段河塘,拓宽条件复杂。沿线无交安设施。
         老路钻芯资料如下:


2.2某农村公路改造原则
         由于农村公路路况复杂,改造受限条件较多,线形标准较低,因此原则上道路设计等级采用四级或以上公路标准,设计车速最低采用20 km/h,原则上一条路采用同一标准,但局部段落受客观条件限制,不追求标准的统一。
         本次对于此道路的改造方案,总体原则如下:
         (1)路走向进行单拓宽。
         (2)对路面进行白改白设计。对道路周边没有限制的地区,采取路面补强方案,对道路标高进行抬高;对道路沿线有民房等标高受到限制的路段,采取路面挖除新建方案。
         (3)对沿线交通工程及安全设施进行完善。
2.3某农村公路改造方案
         针对本项目路面宽度较窄,为充分发挥道路功能,进行拓宽改造。
         (1)平面设计
         利用老路,尽量采用原位改造,拓宽路段原则上避让拆迁,少占耕地,采用单侧拓宽。尽量满足线形标准,使线形平顺流畅,行车安全舒适。
         本项目为四级公路,起点处顺接某二级公路,为减少对某二级公路的交通影响,本项目起点为顺接至二级公路路面边缘。
         由于农路沿线桥梁大多维持现状,保留利用,本项目终点放置于桥头。
         老路左侧为一排高压线,右侧为连续的河塘,拓宽条件受限严重,从项目的可实施角度出发,保留高压线,避让拆迁。选择在右侧占用部分河塘单侧拓宽。既减少高压线拆迁、降低造价,又能减少施工拼缝,保证工程质量,但需要做好河塘段的回调方案,防止路面由于不均匀沉降产生裂缝。
         (2)纵断面设计
         纵断面的布设主要受控于路面改造方案及沿线的改造条件。在满足规范标准的前提下,尽量压低设计标高,利用老路资源,以减少填方量。
         本项目对于农田段老路标高有抬高条件,对此路段采取拓宽加铺补强方案,老路纵断面上抬高≥20cm,而起点、终点桥头及民房段由于标高不能抬高,开挖新建路面结构进行顺接。
         (3)横断面设计
         因本项目要通公交车,路面需要拓宽至7m,采用0.5m土路肩+7m行车道+0.5m土路肩的断面。
         (4)路基路面设计
         路面设计根据农村公路交通量及公路等级不高、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经济适用的原则,结合路基条件进行综合设计。
         本项目老路为水泥路面,从钻芯取样来看,砼芯岩完整,以下为碎石,强度较高。从现场踏勘来看,表面病害较少,局部板块断裂。由此可见,对破损板块修补后可直接加铺20cmC30水泥混凝土。
         拓宽段由于位于原状土上,清表碾压后需要新建路基路面结构。
         本次设计对路基结构采用道渣及石灰土进行了比较,石灰土路基整体性好,但施工要求高,需要分层碾压且需要养护,施工周期较长。而道渣施工快捷,但整体性相对石灰土路基差,所以本次设计根据不同路段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路基结构。
         外侧填高较小的路段处理如下:原地面清表碾压后回填≥30cm道渣,然后浇筑20cmC20水泥砼至老路顶平,然后统一加铺20cmC30水泥砼。
         对于河塘段的拓宽,本次设计采用更密实、整体性更好的石灰土进行回填,同时在石灰土路基中增加土工格栅来进一步缓解不均匀沉降,减少反射裂缝,保证工程质量。
         (5)交安设施设计
         江苏省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的实施应按照“安全、有效、经济、实用”的原则。针对影响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整治。
    经对本项目的交安设施进行排查分析,最终采用如下方案来提高道路安全水平:
         全线施划中心单黄线,车道边缘线,并结合路段交叉口增加路口人行横道线。
         在民房段接入道口处设置道口警示桩标注。
         在接入起点二级公路处设置停车等候标志。
4   结论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村道路需要营造“畅、安、舒、美”的交通环境,提高道路通行能力、路况水平、安全水平、出行服务水平和道路文明水平,全面提升道路交通安全保障水平。
         但农村道路繁多,等级较低,路况复杂,改造受限条件较多且建设资金有限,因此原则上道路等级不易过高,一条路采用同一标准,但局部段落受客观条件限制,不追求标准的统一。
         设计时应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改造方案、完善设施配套,不断提升生态人居环境。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