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TA 诱导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检验诊断

发表时间:2020/4/2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7期   作者:刘静
[导读] 针对EDTA诱导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检验诊断展开分析探讨
        【摘要】:目的 针对EDTA诱导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检验诊断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9月~2019年7月收治的20例EDTA诱导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检验显示,手工法血小板计数结果为142
×109/L,而EDTA抗凝法全自动细胞分析仪分析显示血小板计数结果(14-142)142×109/ L,与手工法相比明显减少,枸橼酸钠抗凝法血小板计数结果与手工法一致,P<0.05;此外,EDTA抗凝法血涂片检验结果与枸橼酸钠抗凝法检验结果也存在较大差异。结论 临床检验诊断发现,EDTA可减少患者血小板计数假性,通过枸橼酸钠抗凝法与手工法进行检验诊断,其准确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EDTA;假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检验
Clinical diagnosis of pseudothrombocytopenia induced by EDT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test and diagnosis of edta-induced pseudothrombocytopenia. Methods twenty cases of edta-induced pseudothrombocytopenia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8 to July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 clinical test results of the patients were analyzed.Results clinical examination showed that the result of manual platelet count was 142
* 109/L, and the results of platelet count by EDTA automatic cell analyzer (14-142) were 142×109/ L,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manual method. The results of platelet count by sodium citrate anticoagulation method were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manual method, P<0.05.In addition, EDTA anticoagulant blood smear test results and sodium citrate anticoagulant test results are also significantly different.Conclusion clinical examination and diagnosis found that EDTA can reduce the pseudo-platelet count in patients. The accuracy of the examination and diagnosis by sodium citrate anticoagulation method and manual method is high,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 key words 】 : EDTA;Pseudothrombocytopenia;Clinical test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已广泛应用于血常规检测,EDTA是一种被检测认可的血常规抗凝剂。但EDTA能与某些患者的血小板形成聚集物,出现假性血小板减少。由于这种聚集物不被溶血素溶解破坏,血液分析仪易将这些凝块当做白细胞计数,使白细胞相对增高。EDTA诱导血小板假性减少是一种发生于体外的、EDTA诱导的血小板非稳固性聚集,临床表现为无出血现象的重型血小板减少症。极容易造成误诊,给临床诊断及治疗带来困扰。本文结合我院2018年9月~2019年7月收治的20例EDTA诱导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检验诊断展开分析探讨,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9月~2019年7月收治的20例EDTA诱导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9~76岁,平均(56.7±11.4)岁。

对患者采用常规检查方法,检查结果显示血小板计数减少,且全自动细胞分析仪检验中显示存在血小板聚集情况。
1.2方法
        在进行患者症状的检查确认中,分别采用EDTA抗凝法、枸橼酸钠抗凝法两种形式,通过全自动细胞分析仪、血涂片瑞氏-姬姆萨染色法、手工计数法三种方法进行患者血小板计数检验分析。其中,全自动细胞分析仪检测法是通过EDTA盐和枸缘酸钠抗凝管采集患者静脉血,并在采血后0min、10min、20min、1h、2h使用全自动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检测分析;而手工计数法则是在采集患者手指血与0.38ml许汝和氏稀释液混合,通过显微镜对血小板计数进行计算分析;血涂片瑞氏-姬姆萨染色法也是在使用EDTA盐和枸缘酸钠抗凝管采集患者静脉血后,制作血涂片并通过显微镜进行血小板计数检测分析。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突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首先,在对患者血小板计数的全自动细胞仪分析中显示,不同时间患者EDTA抗凝管血小板计数检验结果不同。其中,采血0min后检测结果为142×109/L,10min后为131×109/L,随着时间延长血小板计数结果减少越明显,2h后血小板计数检验结果为10×109/L;而枸橼酸钠抗凝管血小板计数检验结果在不同时间减少变化不明显,P>0.05。
        其次,采血后立即检验对比显示,手工计数法进行患者血小板计数检验结果为142×109/L,与EDTA、枸橼酸钠抗凝的全自动细胞仪分析结果无显著差别,P>0.05;随着时间延长,EDTA抗凝管血小板计数变化与手工计数法检验结果存在较大差异,P<0.05,枸缘酸钠抗凝管血小板计数变化与手工计数法检验结果差别不大,P>0.05。
        最后,EDTA抗凝管血涂片检验显示血小板呈分散分布,且随着时间延长,多数血小板出现聚集,聚集血小板主要分布在血涂片周边和尾部;而枸橼酸钠抗凝管血涂片检验显示,血小板分布正常无聚集形成。
3.讨论
        EDTA抗凝剂作为临床中推广使用的一种抗凝剂,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临床研究显示,EDTA会导致患者临床检验中血小板出现假性聚集,从而对血小板计数结果产生影响,发生血小板计数结果假性减少症状,即假性血小板减少症,在临床中所引起的关注和重视比较突出。在对于EDTA诱导假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的临床研究中显示,其发生率约为0.1%,相对较少,并且多发生于全自动细胞分析仪分析检验中,主要是由于EDTA盐抗凝剂的应用引起的,导致对患者血小板分布的全自动细胞仪检测中不能够明确进行血小板辨认,造成血小板计数结果出现明显降低变化。此外,对于EDTA诱导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原因,临床中还没有形成明确的定论。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在对患者血小板计数的全自动细胞仪分析中显示,不同时间患者EDTA抗凝管血小板计数检验结果不同;采血后立即检验对比显示,手工计数法进行患者血小板计数检验结果为142×109/L,与EDTA、枸橼酸钠抗凝的全自动细胞仪分析结果无显著差别,P>0.05;随着时间延长,EDTA抗凝管血小板计数变化与手工计数法检验结果存在较大差异,P<0.05,枸缘酸钠抗凝管血小板计数变化与手工计数法检验结果差别不大,P>0.05;同时,EDTA抗凝管血涂片检验显示血小板呈分散分布,且随着时间延长,多数血小板出现聚集,聚集血小板主要分布在血涂片周边和尾部;而枸橼酸钠抗凝管血涂片检验显示,血小板分布正常无聚集形成。
        综上所述,EDTA可能导致患者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临床中应注意采用枸橼酸钠抗凝法与手工法进行检验确认,以确保诊断准确性。

参考文献
[1]余海涛.浅谈EDTA-K2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7,7(6):218-219.
[2]张丽军,阚文超,谢传昊,张岚,马风满,成志勇.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治疗相关性脑梗死1例并文献复习[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8,38(5):1126-1128.
[3]王惠,王春霞.机测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实验室观察[J].饮食保健,2017,4(1):258-2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