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律失常这种疾病具有起病较急且病程发展较快、死亡率较高的特点,按照分类大致可以将其分为急诊快速性心律失常和急诊缓慢性心律失常。
1什么是急性心律失常
急性心律失常在之前已经提到了,可以将其分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快速性的心律失常主要指的是患者的心脏搏动频率已经超过了正常的范围,并且起源部位或者是冲动传导途径异常所导致的心律紊乱现象,这也是导致患者出现心源性猝死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临床治疗中对于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分类主要是按照病理生理学的方法以及按照心律失常发生的具体部位进行分类,当然一般在治疗过程当中采取后一种分类方式是比较简洁的,有利于医生临床思维的分析以及病情的处理。
患者的心搏频率如果低于每分钟60次还出现了各种心律紊乱的现象,则可以判定为急性缓慢性心律失常,它的发生率不如快速型心律失常高,但是部分比较严重的患者很有可能会在病情发生的过程当中出现晕厥或者是猝死现象,在这其中临床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即是房室传导阻滞,这也是年轻患者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而对于中老年群体而言,冠心病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别是急性下壁或右室梗死现象,通常还有可能会存在病态房结综合征。
2急性心律失常患者如何安全有效用药
进一步分析急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可以根据QRS波宽波分为窄QRS波心动过速和宽QRS波心动过速,当QRS波群时限小于等于120ms,即为窄波,而大于120时,则为宽波。而判定为宽QRS波心动过速的患者大多数都是室性心动过速,大约10%为室上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或预激。一般几种患者在处理比较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患者的时候,首先应该要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进行详细评估,在必要的时候应该要进行紧急的电复律或者是心脏起搏治疗。
对于被判定为窄QRS波心动过速患者,例如表现出QRS波较为规整的患者,首先应该要考虑患者存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比较少数的情况有可能是由于房性心动过速或者是心房扑动伴2:1房室传导产生的。对于这类患者可以选择用腺苷、钙离子拮抗剂,例如维拉帕米采取静脉注射的方式治疗。腺苷和维拉帕米会通过减慢患者房室传导的作用,从而发挥出抗心律失常的效果。在使用过腺苷之后有可能会表现出面部潮红、呼吸困难等一系列不良反应。6~12毫克的腺苷加入2~5毫升的葡萄糖当中,以弹丸式的方式采取静脉的方式推注,这种治疗方式可以对于判定为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提高转复成功率可高达90%以上,但这种治疗方式对于窦房结和房室结传会造成很强的抑制作用,可能会导致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等一系列缓慢性的心律失常,再转复过程当中,应该要给此类患者采取严密的心电监护,由于其药物作用时间较短,仅为数10秒,再转复的过程当中通常不会存在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但是这种治疗方式对于存在冠心病、严重支气管哮喘、预激综合征的患者禁止使用,对于伴随着有窦房结功能障碍的老年患者,也需要在深入了解病情状况之后谨慎使用。
由于药物和用药方案并不会造成致畸反应,且作用时间较短,所以视情况可以用于怀孕期的妇女。
维拉帕米对于目前急诊室转复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是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在首次采取静脉推注方式进行治疗时,选用的剂量应为5~10毫克,推注如果没有任何的治疗效果,可以在15~20分钟之后重复使用同样剂量同样方式进行操作。在执行推注操作的过程当中,应该要严密监测患者的心率变化,出现心动过速终止应该要立刻停止注射操作。由于维拉帕米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剂量过多或者退出速度过快,有可能会引起患者血压的下降,有的时候还会导致窦性停搏以及房室传导阻滞,这些方面也是治疗过程当中需要多加注意的。由于存在负性肌力的作用,所以血压偏低、出现心力衰竭的患者不宜使用这种药物来进行治疗。
对于室上速、室速以及心房颤动的患者,胺碘酮是其在疾病治疗过程当中最常使用到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同样也是使用得最广泛的药物。这种药物尤其适用于宽QRS波心动过速以及致命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在判断之下,如果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可以将胺碘酮药物的使用剂量控制在150~300毫克的范围之内,然后在5~10分钟完成静脉注射操作,在最初的6小时应该要采取一毫克每分钟的速度给予药物治疗,随后可以逐渐减慢给药速度降低为0.5毫克每分钟维持。胺碘酮的治疗也同样可以用于心房颤动以及室性心动过速的转复。在临床治疗过程当中,48小时以内判定为心房颤动的患者,都可以考虑直接用药物进行转复,而对于已经持续超过48小时的心房颤动患者,应该要建议行食道超声检查,在排除患者左心室血栓的情况之后,再应用药物进行转复治疗。对于判定为心房颤动且伴随着有预激的患者,应该要严禁使用腺苷、钙通道阻滞剂、洋地黄以及β受体阻滞剂等一系列可以起到减慢房室传导作用的药物。同样对于存在心室颤动以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性心动过速或心房颤动伴随着预激的患者应该要立即进行电复律的操作治疗。
在判断之后,对于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应该可以考虑应用异丙肾上腺素或者是阿托品进行治疗,同时对于已经在使用的能够起到减慢心率作用的药物,要将其停用。在此基础上一定要注意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此类患者对于阿托品药物一定要谨慎使用,在采取了药物治疗方式之后并没有任何治疗效果或者是症状继续加重的患者,应该要尽快采用心脏起搏进行治疗。
在对于急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突发性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大多数情况下都有可能会导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从而引起患者休克、急性心衰以及猝死等较为严重的情况发生。在缺乏一定治疗条件的社区,若是存在诊断和治疗上的困难,应该要将患者立刻进行转诊操作,在途中也应该要做好周全的准备。例如要使用药物将患者的室率降至一定的安全水平范围之内,对于存在致命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要及时给予妥善处理,将其病情得到合理控制,诊断不清或者是对于患者的心律失常存在鉴别困难的应该要给予中性处理,然后及时的采取转诊操作。某些患者还有可能会存在各种合并症,应该要在进行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情况下给予相应的处理,对于原发病进行积极的控制。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与患者家属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