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普及网络云共享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推进,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管理系统不断完善,网络实验室的概念逐渐进入到传统实验室管理领域。实验室管理系统(LIMS)使用计算机网络,以信息化的形式来管理实验室,不仅对实验室的仪器、数据、人员、试剂、耗材以及测试流程更加快捷、方便地管理,还将计算机网络、人机交互、数据共享等结合起来,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和工作效率,实现资源共享。基于此,本文对LIMS在实验室管理中的作用做了简单的探讨,以供相关人员的参考。
关键词:LIMS;化验室管理;物资管理;人员管理;仪器设备管理
1、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架构
在系统选型的初期调研阶段,B/S(浏览器/服务器)架构与C/S(客户端/服务器)架构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两个词语。每个实施厂家都说自己的架构优于另一种架构,导致我们陷于一种无法抉择的境地。那么到底哪一种架构更适合作为LIMS的架构呢?让我们来好好分析一下。
1.1、B/S架构
这种架构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部署方便,只需要在服务器进行一次部署,就能够在任意能够连接服务器的PC机甚至手机、平板等终端上通过浏览器进行访问。并且因为它是基于WEB技术进行开发的,在界面的美观性和灵活性上要比C/S架构的好。
但是正因为它可以网内任何终端的浏览器进行访问,在带来便利性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上的问题。采用浏览器访问的模式,让用户可以轻易地获取到服务器的地址和访问参数,从而可以利用这些参数伪造正常的用户对系统进行攻击。而且因为这种架构将所有的核心都放在了服务器上,一旦服务器宕机,所有用户都将无法访问系统。这对于一个正常运行的企业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而且对于实验室来说,样品的数据录入与采集是有很强的阶段性的。在某一时间内会进行大量的数据录入,这些计算如果都放在服务器上,短时间内对服务器的负载无疑是巨大的,而过了数据录入的集中时间,服务器的负载又会大幅降低,且资源消耗会从CPU密集型转变为IO密集型,这两种资源消耗类型对服务器的配置截然不同,要想保证两者都满足,就会出现服务器配置特别高但整理利用率低的情况。
1.2、C/S架构
对于企业来说,很多数据都是需要保密的,因此一个系统的安全性是在针对LIMS进行选型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的,在这一方面,C/S架构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通过在每个访问终端安装客户端的方式来达到数据交互的目的。每个客户端自身都具有完善的安全策略,能够极大程度的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并且因为每个客户端都是一个独立的终端,一个客户端出问题并不影响其它客户端,用户完全可以在其它客户端上进行操作,等这个客户端故障排除后再使用该客户端。对于数据录入过程中存在的大量的数据计算,该架构完全在客户端中完成。看似巨大的数据计算量一旦分散到数十个客户端中就能轻易地进行解决。
但是部署的复杂度是它的一个缺点。在部署过程中,它需要为每一台需要访问数据的终端都安装一个客户端,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工作量,并且因为每台客户端的软硬件环境不同,因此在系统安装初期总是会遇到各种兼容性问题。而且在系统运行的中后期,当原有的功能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时,这种架构让我们很难再添加新的功能,只能是委托厂家进行系统升级或另外选择其他的厂家,不过这个周期往往很长且会产生大量的额外费用。
在实验室对LIMS系统进行前期调研选型的过程中,安全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而单纯的B/S架构或C/S架构无法满足我们所有的需求。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混合式的架构,一种整合两种架构的优点,祛除两种架构缺点的架构。在这方面上,我发现中智软创代理的LABWARE产品在两种架的整合上做得非常好。
在最重要的数据安全方面,这款产品采用了C/S架构作为它的主架构。同时在功能扩展方面,这款产品采用了内置代码编译器和网页编辑器的方式。有了网页编辑器,用户就能够做出包含不同功能的界面,然后通过给不同的员工分配不同的界面实现对权限的粗略控制。
有了内置的代码编译器,当系统运行过程中有新的功能需要添加时,系统的管理员就能够通过代码的形式在系统运行的中后期对功能进行充分的扩展。
2、LIMS在实验室管理中的作用
2.1、仪器设备管理
(1)仪器设备类型管理
仪器设备的类型管理是所有设备管理静态数据的基础。通过仪器设备的用途或者分析原理将仪器设备分成不同大类,通过类型细化仪器设备,可对设备进行添加、删除和编辑等操作。设备信息添加更新简洁,在仪器库表中有10列为可配置列,供设备管理人员使用,并可以一键式导出设备台账。并且界面以树状展示所有的设备,做到即详细又直观。
(2)仪器设备维护事件管理
直接在LIMS上提交设备维修/保养申请。加工完成后,设备管理人员直接在LIMS上完成维修/保养确认表。整个记录过程将直接上传至相应的仪器设备档案,并可单独统计导出。仪器设备维修事件管理功能是判断仪器设备性能的主要依据。它允许设备管理人员在大量的仪器和设备中找到需要监控的仪器和设备,以减少设备的突然故障。维修事件的积累也是仪器设备报废和更新的主要原因之一。
2.2、物资管理
(1)材料类型管理
实验材料比较复杂,包括日用玻璃器皿和各种试剂。为了使材料的分类更加清晰,不与测试样品混淆,在材料类型管理中增加了“材料类别”,区分添加的类型是日常检验样品还是库存材料。细分,材料信息可以从产品名称增加到单价属性。物料类型管理是物料管理的基础。只有明确的分类才不会与检验过程中的分析样品产生冲突。
(2)库存管理
在库存管理中物质入库、领用申请、发放确认、成本核算均在LIMS上提交、统计。物资入库、确认发放,库存结余均会自动统计。库存物资搜索更加方便,并可以自由组合物资一键式导出物资台账。并根据不同的物资设置库存底线值,到达底线物资管理员界面会出现“低限提醒”。LIMS中的库存管理模块有效的提高了库房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让库房管理人员从频繁的盘库中解脱出来,并能直观的掌握库房物资的整体情况。
2.3、人员管理
(1)人员档案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包括详细的个人信息、健康状况、子女信息、考勤记录、培训情况、考核情况等。“人事档案查询”是为管理者查询人事档案信息,查看所有人员的档案信息。“个人人事档案查询”是指查询个人档案信息,只能查看自己的个人档案信息的个人。
(2)人员考核管理
考核管理分为年度考核和日常考核两个方面。每日考核分为月度考核和周考核两部分。考核结果与人事档案和月度考核总结同步。传统的评估管理记录碎片化、统计困难,LIMS中的评估模块集成了小事件,使得以往繁琐的评估任务变得简单。年度考核采用匿名打分方式。考核表中的绩效评分可以参考月度考核总结表,以支持考核。通过LIMS年度评估的统计、计算和搜索更有效。
总而言之,LIMS作为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平台,它的出现给现代实验室管理带来了许多概念和形式上的变革。根据实验室的管理需求对LIMS进行管理模块进行深入开发,大大提升实验室的整体的管理能力,提高工作效率,让LIMS成为化验室管理的得力助手。
参考文献:
[1]周桂萍,赖德明,曾娜,黄静欣,欧阳国基,李逸兴.浅谈内审在实验室质量管理中的实施和作用[J].广州化工,2018,46(05):177-178.
[2]石云.能力验证在实验室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现代食品,2017(15):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