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爱琴
(江苏省泰兴市精神病防治院;江苏泰兴225419)
【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肺心病患者的舒适护理治疗过程中辅以健康教育,分析护理模式对患者恢复产生的影响。方法:本次实验需分为两组研究对象,从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心病患者中选取94例,将其随机均分。给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患者舒适护理模式并辅以健康教育,分析两组护理成效。结果:在护理效果上,观察组的四项评分都比对照组的评分高,因此观察组的效果更好。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3.62%,对照组为78.72%。观察组总体上结果比对照组更好,差异非常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过程中,如果对肺心病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模式并进行健康教育,患者会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康复进程加快,患者对这种护理模式也很满意,值得推广。
【关键词】肺心病患者;舒适护理;健康教育
肺心病全称为肺源性心脏病,恶心、心悸、头痛等是主要的临床表现。有资料显示,中老年人是肺心病的主要发病群体,病情周期长,容易复发,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1]。如果在肺心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采取舒适护理模式,并进行健康教育,就会减轻患者痛苦,加快恢复健康进程。本次实验从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心病患者中,选取了9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护理结果进行探讨分析,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从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心病患者中,选取了9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对照组47例患者中,女性23例(48.94%),男性24例(51.06%),患者年龄分布范围是:55岁~77岁,平均(65.92±2.14)岁。观察组47例患者中,女性20例(42.55%),男性27例(57.45%),患者年龄分布范围是:56~80岁,平均(76.09±2.85)岁,对比了患者的所有基本资料,发现数据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本次实验需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研究对象,将选取的94例研究对象随机均分。给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常规护理的方式,给予观察组患者舒适护理模式并辅以健康教育。具体舒适护理措施如下。
1.2.1舒适的体位护理。肺心病的临床症状之一就是呼吸困难,患者为了缓解痛苦,一般采用端坐或者半坐的姿势,但这样的体位保持时间稍长就会使患者疲劳,难免心中烦躁。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可提醒患者不宜长时间保持同一体位,要勤换体位,防止褥疮的出现,为更加舒适,可在头部、上肢和臀部处防止海绵垫或抱枕作以支撑,减少身体疲劳感[2]。
1.2.2舒适的环境护理。病房环境是否舒适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康复进程,还影响患者的心理。护理人员在患者刚住院时主动为其介绍病区环境,减缓患者的不安。按时对病区进行消毒,保持空气流通,控制房间温度和湿度在合适的范围,及时关心患者,询问患者的意见或建议,对病房环境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舒适的就医环境能减缓患者压力,排解低落情绪,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1.2.3舒适的气道护理。肺心病患者因痰液多不易排出,护理人员要经常帮助患者排痰,但时间不能过长,否则患者会出现缺氧症状,因此排痰要用粗细适宜的管子。护理人员为患者排痰的手法要熟练,指导患者使用正确的排痰体位和方法,鼓励患者多饮水来湿化气道,减轻痛苦[3]。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护理结果,包括健康教育、护理操作、患者配合度和病房环境四项内容进行百分制的评分。发放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项。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20.0软件包对肺心病患者的护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对护理结果的评分采用计量方式和t检验,对患者满意度的调查采用计数方式和检验差异显著性水平为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结果对比
在护理结果上,观察组的四项评分都比对照组的评分高,因此观察组护理效果更好(P<0.05)。见下表1:
3讨论
肺心病是由肺组织、支气管等病变引起心肺不同程度的损害,严重的会危及生命,其发病群体主要是中老年人。该病会使患者出现咳嗽、心悸、食欲不振等症状,病程长,病情反复不易痊愈,摧残患者身心。因此,如何有效缓解患者痛苦,加快患者康复是一个重要课题,而新兴的舒适护理模式辅以健康教育对肺心病的治疗有一定的作用,主要是为患者营造舒适的环境,提供贴心的护理,平缓患者心理压力,引导患者养成正确的生活行为习惯,掌握自我护理的正确方法,从而加快患者康复速度。
肺心病为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较大,病程又长,病情容易反复不易痊愈,为家庭增加了经济负担。大部分患者是中老年人,长期的身体痛苦使其心力交瘁,有时顾虑到家庭,就会出现心理焦虑,消极治疗的情绪,为治疗工作带来困难。护理人员和家属要及时与患者进行交流,说明该病的情况,平复患者心情,缓解压力,鼓励患者重拾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经过对本次实验的结果分析发现,在护理效果上,观察组患者在健康教育、护理操作、配合度等方面的评分都高于对照组。在满意度上,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3.62%,对照组为78.72%。观察组总体上结果比对照组更好,差异非常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治疗过程中,如果对肺心病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模式并进行健康教育,那么患者会更加积极配合治疗,康复进程就会加快,具有临床意义,患者对这种护理模式也很满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岳琴.舒适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肺心病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7,6(01):115-116. 40
[2] 尹玉萍.老年肺心病患者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J].世界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44):203~204.
[3] 徐桂蓉.舒适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肺心病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7,14(35):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