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症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20/4/1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月2期   作者:战明宇 张小红
[导读] 讨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的临床分析。
战明宇  张小红
(克拉玛依独山子人民医院;新疆833699)
 
【摘要】 目的 讨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的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0月间我院收纳ICP和正常孕妇74例,按回顾分析法将其中37例纳进对照组(为正常孕妇),剩余37例纳进实验组(为ICP孕妇),分别观察2组孕妇及胎儿的临床特点。结果 实验组胎儿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皮肤瘙痒、新生儿Apgar评分、肝功能状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P对新生儿的危害较大,且新生儿窒息率和围产期死亡率较高,须给予加强护理。
【关键词】妊娠期;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临床分析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症(ICP)多发妊娠中、晚期,临床主要以皮肤瘙痒、胆汁酸升高为特征,且肝胆酸和血液胆汁酸的含量也逐渐增高,ICP患者妊娠后可自行恢复,但对新生儿的危害较大,同时增高围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该病最大的危害是提升胎儿死亡率,严重影响新生儿生命健康。因此本文选取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0月间我院收纳ICP和正常孕妇74例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0月间我院收纳ICP和正常孕妇74例,按回顾分析法将其中37例纳进对照组(为正常孕妇),剩余37例纳进实验组(为ICP孕妇),2组均37例,年龄分别为:22—41岁、23—39岁,平均值分别为:(30.12±2.13)岁、(31.45±2.47)岁,基础资料差异无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2组孕妇从入院到出院期间全程记录ICP患者和正常孕妇的各项指标状况,主要包括:胎儿健康程度、常规肝功能、血清胆汁酸含量、程度、皮肤瘙痒时间等,同时采取血液生化指标,如在;甘油三酯(酶学测定法)、胆汁酸(放免测定法)、胆固醇(酶学检测法)、丙氨酸氨基转酶(酶学测定法)等。测试黄胆程度,可通过测量血清胆红素含量;测试肝功能时,应测量血清中谷草转氨酶(SGOP)或谷丙转氨酶(SGPT)的含量,分别比较2组母婴结局。
1.3观察指标
观察2组围生儿各项指标比较(胎儿窘迫、早产、新生儿窒息、围生期死亡);观察2组皮肤瘙痒、新生儿Apgar评分、肝功能受损等状况。新生儿Apgar评分:皮肤颜色、心率、呼吸、肌张力及对外界的刺激五项进行评分。7-10分为正常新生儿,评分7分以下的新生儿考虑患有轻度窒息,评分在4分以下考虑患有重度窒息。
1.4统计学处理
全文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s)用于表达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百分比表达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其中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围生儿各项指标比较
实验组胎儿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目前临床妇科ICP发病率逐渐增高,且该疾病病因尚不清楚,据有关研究发现,主要是由遗传、女性激素、环境等方面引起,同时该疾病因夜间瘙痒导致众多孕妇睡眠质量急剧下降,从而使之感到精神状态欠佳、食欲不振等现象。
ICP患者早产概率较大,主要是因肝内胆汁可刺激胎膜,从而促进羊膜分泌增多,且ICP的胆汁酸性可导致胎儿宫腔内缺氧,使胎膜提前破裂,甚至引发早产,同时胎膜病理改变可使胎膜功能下降,导致生长受限、死产、死胎等发生率增高。总之,ICP对胎儿及孕妇均有较大影响,其中胎儿危害最大,易导致死胎、流产、早产、宫内窘迫等发生,且围生儿的死亡高。本文研究显示,实验组胎儿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皮肤瘙痒、新生儿Apgar评分、肝功能状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可说明 ICP对新生儿的危害较大,需强护理看护。因此临床需加强孕期保健和高危管理,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并从34周开始每周性NST实验对胎儿进行检测,若发现胎儿窘迫,应立即配合医生采取紧急措施,减少围生儿死亡率,以改善妊娠结局,保证母婴安康。
综上所述,ICP对新生儿的危害较大,且新生儿窒息率和围产期死亡率较高,须给予加强护理。
参考文献.
[1]杨丽,康媛秀,黄玮琳.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分析[J].江西医药,2018,53(10):1124-1126.
[2]马翠,杨光琼,马润玫, 等.208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症临床分析[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8,39(4):117-120.
[3]白玛德庆.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21):142,150.
[4]胡丽文,黄引平.熊脱氧酸对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综合症患者血清甘胆酸、结合胆汁酸及sVCAM-1水平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11):44-46.
[5]封明轩,张明,周韬, 等.儿童肝移植肝显微动脉重建连续115例分析[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17,38(6):343-346.
[6]崔璐,谭云欢.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30例的整体护理研究[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7,34(4):38-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