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全面提升自然资源治理水平

发表时间:2020/4/14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4期   作者:李文
[导读] 健全完善自然资源治理体系,既是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摘要:健全完善自然资源治理体系,既是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提升自然资源治理能力的制度保障。文章在分析我市自然资源治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健全自然资源治理的建议:健全自然资源法律体系和制度;重视廉政;加强合作。
       关键词:自然资源,治理能力,生态文明
       菏泽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2019年11月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活动课,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员干部要在主动担当作为时,既要处理好开拓创新与担当作为的关系,还要处理好发扬优良传统和勇于创新的关系,更要处理好绿水青山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凝结干部精神气,汇聚发展新动能。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作风,坚决贯彻落实“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十二字方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锤炼本领,全力尽责,勇于开拓创新,不断攻坚克难,为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全面建设和菏泽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其次,按照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等方面改革的要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不断健全自然资源治理体系。最后,菏泽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副书记、局长李建强调要讲政治、顾大局,坚定不移守初心;要强信仰、勇担当,持之以恒担使命;要用好辩证法和方法论,加强对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的统筹谋划;要坚持知行合一,奋力谱写自然资源和规划事业改革发展新篇章。但是在实际自然资源治理中还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下面就着重阐述问题并给出合理的建议。
1自然资源治理存在的问题
1.1自然资源法律体系和制度体系不健全,资源开发利用相关者权责不清
        一方面,我国缺乏综合性的自然资源法,对自然资源的功能定位、权利划分、管理边界、流转制度、权益保护等缺乏系统、明确的界定;另一方面,现行的各资源单行法具有一定的部门倾向,侧重于资源属性管理和行业管理,对资源的空间属性、资产属性、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等考虑不足,不利于自然资源的整体保护和系统治理。从制度体系看,资源产权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资源交易制度等不够完善。资源治理相关主体的职责不清、权益保障不到位。例如,资源使用权的权益没有得到充分保障,公权侵犯资源使用权的现象时有发生。
1.2资源所有权和监管权混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权益地方化、部门化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所有权人不到位,所有权人权益不落实。名义上全民所有的自然资源资产权益实际分散在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之中,形成了“谁管理、谁拥有、谁受益”的局面。例如,一些地方为了经济的发展,不惜破坏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导致自然资源资产权益的流失,有的资源利益地方化、部门化,损害了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
1.3自然资源分散管理,系统整体性不足
       以往自然资源由不同资源管理部门分散管理的模式割裂了自然资源间的有机联系,不利于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也不利于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资源的分散管理还容易带来缺位、错位和越位的现象。如,各类资源利用规划在空间上存在交叉、重叠,甚至冲突矛盾。


2自然资源治理举措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自然资源的范畴在不断地拓展,自然资源的资产属性、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不断凸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等新的理念得到普遍认可。自然资源治理有利于完善自然资源治理体系,有利于实现山水林田湖草各类自然资源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在完善我国自然资源治理体系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需要按照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要求,完善和健全自然资源治理体系。
2.1健全自然资源法律体系和制度
       注重资源正义,维护法律尊严和地位,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注重调处资源领域的矛盾,努力构建共享资源红利的制度氛围,打造资源利益共同体。为此,建议建立健全国有自然资源资产保全机制、资源纠纷调处仲裁机制、公共资源分配监督机制、资源领域腐败防范惩处机制等。依法保护资源使用权权益,完善资源流转制度,一是完善资源产权确权与登记制度,为资源使用权物权保护提供基础;二是明确资源使用权及相关权利流转制度,减少流转限制和行政审批,扩大流转范围,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三是完善征收征用以及资源使用权撤回和变更的程序,赋予权利人听证、申辩等事前程序性权利和事后救济措施,防止公权对私权的侵害;四是完善补偿制度,扩大补偿的范围,提高补偿的标准,做到合理补偿。
2.2重视廉政
       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持之以恒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实施细则和省委省政府若干措施,锲而不舍抓好作风建设,聚焦突出问题驰而不息纠正“四风”。牵住主体责任“牛鼻子”,落实好“一岗双责”。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要促融合。融合主要是系统内部的融合、处室之间的融合,要结合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注重做好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有效解决思想认识不统一、工作理念不合拍、步调节奏不一致等问题。
2.3加强合作
       按照自然生态系统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在日常工作中,要树立大局意识和合作观念,主动加强与发改、住建、水利、生态环境、农业农村、应急管理、林业草原等部门之间的合作,统一管好山水林田湖草这个生命共同体。要改作风。继续按照省委省政府“四个奔着去”工作部署,要面向基层,奔着问题去 ;心系群众,奔着困难去;立足本职,奔着落实去;围绕大局,奔着服务去。要树形象。自然资源部门作为业务上的大部门,要树好形象,工作中要集大成谋长远顾大局,建立容错纠错机制,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充分调动激发干部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久久为功,扎实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要站高望远,多从全省大局出发谋事干事,善于讲风格,敢于谋全域,以良好的工作业绩感人服众。
结语
 总之,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对美丽中国的历史召唤,作为一个公民,特别是作为一名公务人员,下一步,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扎扎实实抓好主题教育,奋发有为做好各项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提升自然资源治理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凯.两山论、两条底线与自然资源治理[J].中国环境管理,2019,11(04):99-104.
[2]邓玲.健全自然资源治理体系的几点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9,32(08):39-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