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乡镇农田水利存在问题及发展策略解析

发表时间:2020/4/13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邢长军 侯守红
[导读] 乡镇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离不开农田水利工程作用的有效发挥。
       【摘要】乡镇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离不开农田水利工程作用的有效发挥。但在具体工作中,一些乡镇忽视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对农业种植和生产效益提升产生不利影响,有必要采取完善措施。本文探讨分析新时期乡镇农田水利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发展策略,希望能为具体工作开展提供启示。
        【关键词】新时期;乡镇农业水利;问题;发展策略
1.前言
        农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到社会主义速度发展极快的今天,农业发展方面一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先后经历了几次农业的改革,例如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两大改革阶段。但当时的农业水利发展不尽人意,并且呈现出了历史新低的局面。直到1978年,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的成功,以及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才使得中国农业水利的发展逐渐走向上升期。到目前为止,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但是相对于西方国家而言,我国目前的农田水利建设规模速度,以及农田现代化水平还相对比较落后,为了增强农业水利的发展,必须解决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足之处。
2.新时期乡镇农田水利存在问题
         在乡镇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建设水利工程有一定的必要性,能够帮助乡镇民众减轻自然灾害,避免恶劣天气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1]。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此外,经济增长的同时,乡镇的人口数量也达到了提升,人口的大幅度的增加,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弊端,随着乡镇地区各大工厂的崛起,导致了乡镇地区水资源的污染,生态用水大幅度减少,农田作物灌溉水量达不到要求,从而导致了生产的减亩,经济发展日益衰弱。目前为止,乡镇农田水利设计初期,在设计的时候没有仔细勘察地形,设计出的设施很多都不符合当地的地形特点,大大的减少了水利的灌溉,由于设计的不规范,一部分原因导致了目前农业水利的发展瓶颈,乡镇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离不开农田水利工程作用的有效发挥。以提高农田水利的健康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实现高效节水的灌溉方式,必须采取并逐步完善治理措施。
3.新时期乡镇农田水利的发展策略
         在具体工作中,一些乡镇由于忽视了忽视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从而对农业种植和生产效益提升产生了不利影响,有必要采取完善措施。

为此,本文就上述内容进行了对其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科学建议,以供参考:
3.1重视乡镇农田水利的节水工作
         在农田水利的管理上,利用灌溉排水工程措施调节农田水分状况和改变区域水情分布,消除水旱灾害,科学利用水资源,乡镇地区,土地资源相对来说比较丰富,水资源却比较稀缺,目前,我国淡水资源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在全球排名第4,但是比较于我国人口资源,我国可引用的水资源相对来说较少,我国淡水资源的分布相对较少,多元化的利用水资源相对来说更有利于农业的发展[2]。特别针对于水资源比较紧缺的乡镇地区,做到一水多用,同时加强农田水利的管理。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也要注重对水资源的保护,保护水资源的同时也是为农业的安全用水提供了良好的水源。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的合理建设,对增进我国农业产量,增加人民的经济收入有重要意义[3]。
3.2完善乡镇农田水利管理体制
         建设更为完善的农田水利体制,大幅度利用井水以及河水对农田进行灌溉,设计更为合理的节水体制。另外,加强对农业水利发展的技术投资,更好的实现农田水利的利用价值,加强对缺水地区和偏远地区的技术支持,提高缺水地区以及偏远地区的生产水平,同时有效的降低了自然灾害。
3.3重视乡镇农田水利的管理维护
         我国的水利工程大多是20世纪60年代所建设的,年代较为久远,设备也较为陈旧。由于制度的不合理,这些设备有些年久失修,出现堵塞,断裂等情况,大大减少了农业的效益。要想完善农田水利的管理,必须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以及修缮的工作,完善农田水利的节水性能,把建设放在第一位。
3.4健全乡镇农田水利工程设施
         各个地方政府应该把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放在第一位,明确目标,组织各个乡镇探索实施,进一步落实农田水利的发展,例如,加重对农田水利技术人员的培养,保证基础设施设备的质量与数量,加强对农田水利的服务意识,自行组织人马,进行水利设备的监督与管理。改进目前的灌溉技术,增加水资源的利用率,使水资源的利用达到最大的效益。
4.新时期乡镇农田水利发展的效益
    社会主义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水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长,其中,农业的水资源需求量是各个行业的老大,农田水利的设计,不仅扩大了农业的种植面积,同时也减少了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此外,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的国家,水利是农业的命脉,高效的节水方式,让水资源提高利用率,在节约农业用水的同时,相对应的增加工业用水以及生活用水的使用率,从而为社会的发展产生更大的效益。
5.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国情出发,还是从农业本身的发展来看,农田水利是我国重要的发展方式,我国从新中国成立开始,一直都把农业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农田水利取得成功,提高农业用水的安全性,增强了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顺应了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提高农田的生产数量以及质量,在促进乡镇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提升了我国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罗玉晖. 乡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分析[J]. 科技与创新, 2017(24):93-94.
[2]马春雨. 新时期乡镇农田水利存在问题及发展策略探究[J]. 农民致富之友, 2017(2):287-287.
[3]许敏. 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及其发展策略[J]. 农民致富之友, 2018, 591(22):2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