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0/4/10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5期   作者:王婷婷 王丽平
[导读] 对骨科护理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摘要:目的:对骨科护理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9月内骨科接收的40例实习生分为对照组和组各20例。实施常规教学法的为对照组,给予案例教学法的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实习生带教效果相关指标评分变化情况、护理基础理论掌握程度以及护理基础理论掌握程度。结果:带教后,两组患者的带教效果相关指标评分均较带教前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带教后的带教效果相关指标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习生护理基础理论掌握总优良率及骨科基本操作总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骨科;护理教学;应用
          引言
          在以往的骨科护理教学中,教师仅仅注重对学生传统创业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由此导致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结构不符合,在临床实践中会出现护理脱节的问题。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制定出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应用这些案例指导学生学习,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此,文章从2018年10月~2019年9月来本院进行骨科实习的学生中随机选取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案例教学法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运用,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9月内骨科接收的40例实习生分为对照组和组各20例。对照组女18例、男2例,年龄19-26(24.11±1.36)岁;观察组女19例、男1例,年龄18~26(24.23±1.11)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案例教学法特点
          ①可鼓励学员独立思考。案例教学的每位学员都可就自己和他人的看法自由发言,经过互相交流各自看法区长不断,提升学生自主思考能力,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奋发向上、超越他人。相对于传统填鸭式教学法,其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保证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边听边思考,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②重视双向交流。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员听,学生学习的都是死知识,不能独立思考。但在案例教学之中,学员拿到案例后,可先行消化,后查阅其他理论知识,以自己思维去理解案例相关知识,加深自己理解。且案例教学法可使教师与学生针对同一问题产生交流,加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传递。其与常规教育而言,师生关系更加坚固,师生氛围更加和谐。
          1.3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对骨科实际护理中常见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观察组:实施案例教学法:①案例的选择:带教教师以教学大纲要求为基础,选择骨科日常工作中常见的护理问题、难点问题来进行教学案例的设计,增强案例教学直观性和真实性,并在具体教学中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层次、渐进的提升案例的难度和深度,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②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带教教师积极主动的和骨科专业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在沟通中让护理实习生述说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通过分组的方式来让实习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讨论和思考。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带教效果相关指标评分。带教后,两组患者的带教效果相关指标评分均较带教前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带教后的带教效果相关指标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护理基础理论掌握程度。观察组总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骨科基本操作掌握程度。观察组总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一般说来,案例教学主要通过应用教学案例创设真实性较高的教学情境,促使真实病例与实物、影像及图文间相结合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增加教学双方间良性互动,提高课程灵活性及开放性,增强学生护理问题自主解决能力,以达到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同时,传统教学法侧重于突出带教教师的作用,主张带教教师单独开展骨科相关专业护理理论知识传授,将教师视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提倡学生以带教教师思维为出发点完成学习任务。相较于传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主要通过引入教学案例等方法发散学生思维,而以案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对于实验室师资队伍的要求相对严格,能指导学生秉持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逐步适应教学进度及教学氛围,客观上要求学生提前详细阅读理论知识点,便于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不断拓展自身知识积累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大量研究证明:在骨科实际护理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通过将本科室相关案例引入教学,并对真实的案例情景进行还原,将图文资料、影像资料、实物展示以及真实病例相结合,可以更有助于激发骨科实习生度本科相关知识理论的探讨思考,从而提高实习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提升了骨科教学课程的开放性,使骨科教学更具灵活性,全面提高了实习生对护理问题的解决能力,整体促进顾客实习生全面发展。刘丹等人在《骨科护理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价值评估》一文的研究中提出案例教学法属于现阶段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应该被广泛应用于各科室护理教学,而不是仅仅局限于骨科教学。该文通过相关研究,对65例实习生进行案例教学法,其护理基础理论考核优良率高达96.92%,基本技术操作考核优良率为95.38%;并且实习生沟通能力评分、批判性思维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常规带教的65例实习生。因此得出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护理实习生骨科护理基础理论知识及基本技术操作技能的掌握水平,并且可以显著改善其沟通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这一理论。综上,在骨科护理代教中实施案例教学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朱俊霞,廖碧琼.案例教学法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8(19):18.
          [2]于春妮,赵海平.案例教学法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07,22(9):78-80.
          [3]刘丹,王高频.骨科护理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价值评估[J].继续医学教育,2017,31(3):49-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