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研究异常妊娠产妇护理中针对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本院产科接收的40例异常妊娠产妇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法,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护理前后产妇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情况以及自然分娩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常妊娠产妇护理中针对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产妇的心理情绪状况,提升自然分娩率。
【关键词】 异常妊娠;针对性护理;自然分娩
异常妊娠指的是妊娠期间有异常情况发生的不良症状,其中涵盖了胚胎萎缩、子宫颈闭锁不全、异常出血、胎儿发育迟缓、胎位不正、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症状,在产检发现后予以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使产妇和胎儿的损害程度大幅度的降低。为此本院针对异常妊娠的40例产妇,应用针对性护理中的效果做了临床分析,经研究表明,异常妊娠产妇护理中针对性护理能有效提升患者的自然分娩率,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2月至今于本院接收的40例异常妊娠产妇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法,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20例患者,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为(28.5±1.5)岁;平均孕周(33.6±2.5)周;观察组20例患者,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29.5±2.5)岁,平均孕周(33.8±1.5)周,以上两组产妇年龄、孕周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正常的孕产健康宣教,给予产妇及家属普及有关的知识;鼓励产妇要积极配合治疗,树立其治疗信心,保持乐观的心态待产。指导产妇饮食的营养搭配,遵医嘱服药,合理的适量运动;给予产妇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定期给病房消毒,保持病房的卫生清洁以及空气的流通;定期的产检以及检查生命体征,积极地解答产妇的疑问和顾虑。
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具体方式如下,1)舒适的环境:异常妊娠产妇的负面情绪较大,由于心理压力导致出现焦虑以及抑郁等情况,陌生的环境会加剧产妇的负面情绪[3],所以给予产妇优质的环境护理极为必要,要积极与产妇沟通交流,了解产妇的性格特点,以及兴趣爱好,为产妇制定相关的个性化护理方案,病室设置人性化的设施,让产妇感觉到家的温暖,缓解产妇的心理压力。2)针对性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产妇住院期间要定期给予产妇心理疏导,对于产妇心理产生负担的原因,针对问题找出解决的措施,要耐心的讲解,由于产妇心理的不良情绪会导致胎儿的健康问题受到一定的影响,使其缓解心理压力,列举一些好的案例,树立其治疗信心。3)针对性饮食营养护理:一般异常妊娠的产妇胃口不佳,不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所以要给予制定相应的营养食谱,保证产妇和胎儿的营养摄入,主要以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摄入量供给。
1.3 观察指标
针对两组产妇在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对产妇的焦虑和抑郁实施评分,并对比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
1.4 统计学处理
经SPSS 14.0统计学软件实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应用[n(%)]描述,计量资料应用(±s)描述,组间经t和χ2检验。差异为P<0.05时,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照组与观察组SAS、SDS评分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照组与观察组自然分娩率对比
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几年来,由于不良饮食和生活不良习惯导致异常妊娠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对于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产妇的心理状态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为了降低产妇和胎儿的危害,确保母婴健康成为目前产科的重要课题,所以针对母婴的护理越来越被临床所重视及应用,针对性护理是母婴健康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异常妊娠产妇的针对性护理中,主要以产妇为中心,以胎儿健康为理念,实事求是地展开全面的个性化护理项目,提升并优化护理质量,目的是缓解产妇的不良情绪,促进胎儿的正常发育。异常妊娠产妇的心理波动较大,易产生抑郁、焦虑以及烦躁等情绪,由于心理压力的加大,引发产婦食欲不振,严重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所以实施有效的针对性护理,能够给予产妇和胎儿最基本的营养保证。针对性护理中,护理人员要全面了解产妇的心理变化,及时针对护理措施做调整。在心理方面多鼓励产妇,以胎儿的健康为重,要保证心态的平和愉悦,以亲情般的呵护和指导产妇,降低产妇的防御心理,优化分娩结局。本院针对40例异常妊娠的产妇做了个性化护理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的心理状况以及自然分娩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
4异位妊娠破裂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问题探讨
方法:常规性护理干预被用于对照组患者:医护人员密切监测并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状况、牛命体征、临床症状等,并进行与患者疾病相关的检查,做好术前的准备工作,术后,帮助患者进行抗感染和抗菌治療。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针对性急救护理干预:①针对性急救护理小组的建立:南护理人员、护上、护上长和主任医师组成,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由主任医师和护上长负责,对针对性急救护理措施的相关知识要点进行讲解,告知其注意事项,让护理人员能成功上岗。②建立绿色通道:医护人员要快速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术前留导尿管,检测血型、备血、备皮,为患者注射术前镇静剂,并送入手术室。③术前: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细心观察患者肤色变化,术中则由护上完成上述护理工作,若出现异常状况,都要及时上报医牛并协助医牛采取措施进行处理。④术中:护上要让患者保持呼吸通畅,对患者使用双鼻导管进行及时供氧,必要时可放面罩加压吸氧。同时,对患者的指甲和面部颜色、呼吸和唇周恢复情况等护上要进行密切的观察。而护理人员在于术的整个过程中要担任辅助角色,动作要敏捷,有条不紊地积极地协助主任医师进行抢救工作。于术最终完成工作需要针对性急救护理小组人员的共同协作。⑤于术结束后:对每次护理的实际情况护上长要进行总结,为后续护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5其他方法探讨
(1)护理心理或情绪: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掌握患者出现焦虑情绪的原因是由于对疾病的害怕还是对治疗费用的担忧,然后与患者沟通并针对性地进行開导,同时与患者家属一起为患者提供精神支持,让患者在家属以及护士的共同关怀下提供治疗依从性并排解不良情绪。(2)整体护理计划:通过对患者进行系统全面入院评估,由科室护理骨干组成的研究小组对每位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设计临床护理流程,明确患者诊断/问题项目,确定患者标准教育计划。每一分护理计划都会随患者临床变化进行动态调整。以严谨的态度对待疾病,以确保获得最佳的预后。(3)术前手术护理:在患者进行手术之前一定要做好相关的消毒清洁工作,同时护理期间要注重手术患者的情绪波动,对于患者的问题以平和耐心的心态进行解答,拉近和患者之间的距离,让患者心情放松,在麻醉之前帮助患者熟悉环境,提高对手术的信心。(4)术中护理:护士在护理的过程中动作必须熟练且轻柔,同时还需要遵循快,准,稳的原则,为了防止患者出现体温过低的现象,要用38°C到40°C的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在麻醉或者进行手术的时候要注重帮患者减少身体的暴露,如果必须暴露身体时,也要为患者提供一个隐蔽的空间。进行手术的过程中,要温暖患者,可以通过安抚,轻握患者双手等方式安慰患者,帮助他们缓解紧张的情绪,采用搬移布单法帮助患者过床,这种方法有利于大大减轻患者的疼痛感。(5)术后护理:术后将以往的联合麻醉后护理或硬膜外麻醉护理改为半卧位护理模式。进行心电监护。随时观测血压、脉搏、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直至血压平稳。保留对导尿管的护理,术后24小时之内密切关注患者每个小时的尿量以及性质,如果尿量少或有血尿,要联系医生及时处理,让贮尿袋低于膀胱水平,防止感染。24 h后拔掉尿管,帮助患者排尿。观察腹部切口有无渗血情况。并及时做出解决。(6)出院指导:叮嘱患者和家属,患者要按时吃药,注意饮食等,患者如有不舒服,要及时送至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 曹敏.常妊娠产妇护理中针对性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11):79,94.
[2] 张洪波.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异常妊娠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02(24):188-189.